第308章 遼國+遲疑(第3/3頁)

打點好禮物,換了正式的遼國禮服,前去拜訪。

剛到門口就被攔住了,號稱廣開大門,允許天下鬼魂前來回事的閻君殿竟然大門緊閉。

遼國使者問:“莫非是我等外臣禮數不周?”

都尉安撫道:“閻君一切無事,不拘禮數,只是今日有一件大事,沒做決定之前,不見一切人。”趙匡胤突然就去世了,他雖是宋朝的皇帝,卻和唐朝的皇帝一樣,有類似於風疾的問題。根據醫館裏神醫們持續研究和追蹤,風疾心疾這種事可能是代代相傳的,有一家人從漢代到唐代,個個都有心疾。現在閻君們正在探討,宋太·祖趙匡胤算不算是統一天下,他應該去向何方。

七天之內必須出結果,要不然就麻煩了。地府並未修造鴻臚寺,但他可以緊急商量一下,把藏書樓增加這個範疇,藏書樓和封存卷宗的地方不在一處,是單純的藏書之所。前樓,後館,有很大一片住宿休息之處——看書看累了想睡覺這種事在鬼魂們身上也很常見。

……

閻君們一開始探討的還很融洽,但越來越激烈,有人認為差不多就行了。

但嬴政說服了很多人:“若要強求安西都護府也回歸麾下,確實強人所難,但燕雲十六州一日不歸,中原必受其亂。在哪裏修造長城都不行。”

國家疆域一直在變化,統一天下的標準也在變化,但怎麽說也得四下安寧才說。

“遼國強盛,西夏漸興,你這是強人所難。百姓苦亂戰久已,早已被六十年間兵峰嚇破肝膽。”

嬴政道:“最基本也得攻到居庸關,作為天險屏障。”那山真不錯,易守難攻。作為皇帝要是能移山填海就好了,何必去修長城。中原全是平地,周遭都是高山,那多爽快。

朱砂痣閻君忽然問:“你當年去過?”

“第一次去的。東臨碣石後,從八達嶺取道大同,再駕返鹹陽。”

閻君們對著地圖和六十多頁厚的‘宋遼兩國實力報告’研究了一整天——主要是看這一行行的數字,反復對比研究。正如五代十國時期,對百姓們的道德要求放低,為了求生幹點壞事都可以放過,不是殺人就行。現在也得考慮,是主觀問題還是客觀問題。

“楊堅現在雖以仁君而得神鬼之名,卻沒什麽朋友。”閻君們依然覺得他不可靠。

王猛全程未發一言,終於建議道:“何不折中而行,倘若宋朝今後有人收服燕雲十六州,再將他們遷去大鎮。現在嘛,同樣是篡位之人,與五代十國正相襯。”

“比起飛鳥盡良弓藏來說,杯酒釋兵權算是仁政。”

嬴政冷冷道:“現在是杯酒釋兵權的時候嗎?”他和他弟弟都是領兵大將,又抓緊了皇帝對禁軍的控制,還有敵人虎視眈眈,然後讓大將們都辭職去做富家翁,將來如何?皇帝自己帶兵去打仗嗎?每一代都由皇帝訓練禁軍,禦駕親征?唐朝都做不到。

“對,後蜀孟昶真仁君,那句‘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多麽動人。蜀地百姓富庶,被宋軍大批劫掠。”

“十四萬人齊卸甲,更無一個是男兒?”後蜀雖然富裕,但是慫啊。

許負幽幽的說:“我去人間巡遊時,為趙匡胤趙匡義兄弟相面,他二人並無獨夫之相。”所謂的帝王之相,其實是獨夫之相,獨夫的解釋有很多,在相面的範疇內可以簡單的歸結為‘老子天下最厲害沒有人能和我相提並論——dei,我就是皇帝’,李世民有,他把周圍鄰國都揍了一頓,趙匡胤沒有,接合民風和國力以及杯酒釋兵權、政治風格來看,他們只能賭和遼國誰先被文學軟化。

……

趙匡胤把弟弟召進宮喝酒,談論許久,探討針對遼國的政策,雙方意見及不統一,被胖弟弟氣的要死。趕趙光義離開之後越想越氣,氣的心臟病發作。就在自己的屍體旁邊徘徊良久。

看到皇帝身死的消息被悄悄送到宮外,趙光義在雪夜徒步入宮,繼承帝位。雖說封王+開封府尹就等於是太子,但他其實還沒考慮好,究竟是二十多歲、能征善戰仁愛冷靜的兒子更適合,還是名望很高的兄弟合適呢。

必須選一個政策主張和自己一樣的人。還沒選好,突然就死了。

趙光義:我我我,我來!

然後他就稱帝了。把兄弟二人的子女都稱為皇子皇女。

趙匡胤:唉,畢竟是我弟弟。

惆悵的到了地府,見到田園風光的小鎮,還有砂鍋大的拳頭。

郭榮的脾氣不算太好,現在更為暴躁:“香孩兒,好一個殿前都點檢!”

趙匡胤一看事已至此,當即提拳一架,這事兒是自己不對,但也不能挨打。

二人都是弓刀石馬步箭俱佳的人,郭榮少年從軍,如今也沒落下拳腳功夫,趙匡胤的太祖長拳赫赫有名,二人打的飛沙走石,呼和聲不絕於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