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第2/3頁)

有皇帝這個光圈在,即便是演的稍微差一點,看起來也不一樣。

閻君們忽然想起來:“好久沒開宴會了。”

“沒什麽值得慶祝的事。”

“李存勖身邊那些殘害忠良的優伶下地獄,還不值得慶祝嗎?”

“這件事我們喝過酒了。不能為了慶祝這件事,讓李存勖本人來獻藝。”

“這倒也是,現在李嗣源雖然不錯,可是他太老了,不知道還能撐幾年。李存勖正當壯年,可惜不學好。”

“他們倆……還想著戲呢?”

這可真是戲比天大啊,人怎麽能對個人愛好如此虔誠,還沒被祖先揍老實麽?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若問誰自在,皇帝在唱戲。

劉邦認真的點點頭:“他們倆雖未謀面,卻志同道合,難為我這老鬼要做鴻雁傳書。這次也是他們倆拜托我來說此事。”

嬴政冷冷的問:“漢高祖頗有聲望啊。”

“這是自然。”劉邦微微一笑,別看你得意,可整日坐在這裏如同泥塑木雕,既不能隨心所欲,又不能隨意任用親信。後世有口皆碑,暴秦就是暴秦,大漢就是大漢,中原人自稱為漢人,這幾個沙陀皇帝改為‘漢姓漢名’。

你品,你細品。

砸吧砸吧嘴仔細品。

嬴政到現在為止也沒有多優秀的修行,自然不會讀心術,不知道他心裏在想什麽。只是在看到劉邦的一瞬間下意識的嚴肅起來,嚴陣以待。“究竟是他們想較量才藝,還是你從中教唆?”懷疑是送信的壞老頭暗中作祟,幫忙挑唆。

劉莊沒有說話,他相信自己家高祖能幹出這種事來。

閻君們議論道:“讓皇帝來獻藝是不是不太好?”軟禁和叫出來當眾演戲的性質不同,除了少量高官之外,幾乎沒人知道他們被軟禁,百姓對於‘在街上見不到皇帝’這件事適應良好,甚至沒感覺有差。

“不是不太好的情況,他們現在還不應該出來。”

“對,轉告李存勖,如果他經過審核恢復自由之後,願意當戲子優伶,閻君自會宣召他。”

劉邦呵呵一笑:“他們倆都怕對方沒有以後,希望能在對方下地獄之前,了卻夙願。除了皇帝之外,還有誰配與皇帝相比。”這句話倒是實話,李存勖覺得李隆基比自己過分,自己只害了自己,李隆基害了天下。李隆基呢,則覺得自己老邁昏庸情有可原,對面正當壯年,放任優伶搞黨爭,敗壞了大好河山。

“你們正好也在為難,不如設下比鬥,贏的重獲自由,輸的下地獄。”

閻君們斷然拒絕:“那不行。”

“他們倒是敢賭,不行。”地獄是為了懲罰惡人,維持天地正氣,維系新出生的嬰兒保持業障清除幹凈的狀態。

“回去告訴他們,可以把兩個帝鎮暫時相連,讓他二人……想怎麽比都行。勝負自行評定,沒有獎懲,賭一個虛名。”

“不行!!”王嬿恰好來到這裏請假,慌忙叫到:“容稟,朱溫為人兇殘,好殺戮劫掠,一旦二鎮相連,恐怕我們的宅地家產不保。”秦漢兩家打架時也有約定,不去拆家,唐朝更是穩定團結,朱溫那是光棍一條,什麽都不怕,要是讓他過去可太危險了。

劉邦談了半天,最後回家時無可奈何的告訴劉徹:“哎,果然失敗了。”本打算讓閻君們親自主持這次兩個皇帝的戲曲比賽,好叫唐朝那些素質將來肯定能有丹藥吃的皇帝暗恨秦始皇,內部恨李隆基是一回事,外人拿唐朝皇帝取樂是另一回事。我沒有能力幹掉嬴政,李世民可未必。沒想到他們堅持原則,就是不上鉤,可惜啊可惜。

劉徹慢慢悠悠的點點頭:“張昭遠這個人果然早慧,人誇他七歲能誦古樂府、詠史詩百余篇;尚未成年,就遍讀《九經》,傲視同輩。這《三代興亡論》寫的倒好。如今他在修撰唐史,將來可以看看。”這個人的史觀正確,文筆也不錯。

劉邦踹了他一腳,閃避及時,沒踹上:“倆伶人比鬥的事交給你負責了,還是一樣的印章。”

劉徹眼睛一亮,微微一笑。他早就試過,小帝鎮也是一樣的壁壘,用他的印章一蓋戳,能進去。但是他誰都沒告訴,自己也只是伸手試了試,沒有親自進去。

倆皇帝確實想要藝術交流,也深深惋惜沒有被關在一起,如果在一起二人可以團結起來,憑借武力,保證自己追求藝術的空間。

又被各自的祖父/父親罵了一頓,只好取消計劃。

小帝鎮那些原先的居民,南北朝十六國的皇帝皇後們紛紛趁著假期回來,就為了看看李存勖到底是怎樣英勇無敵,又是怎樣演戲演的活色生香。看過他唱戲的人不是很多,傳聞又很浮誇。

馮有好奇道:“我聽人說,唐莊宗能扮男扮女不差分毫,裝龍像龍裝虎像虎,諸般活色生香不在話下。”她兒孫跟著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