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第2/3頁)

李曄看了看掛在竹竿上示眾哥哥,為他求情:“僖宗十二歲登基,別的皇帝是經過應有的教育,但自己存心懶惰,他不一樣。大臣們見不到他,太監們勸他昏庸嬉鬧不理朝政,等到僖宗醒悟時為時已晚。”

李治:“我們心裏有數。說你自己。”

李曄嘆了口氣,頹敗的跪坐在地上,娓娓道來,繼位之後非常努力,還比較冷靜,先是奮勉的壓制了宦官,同時招兵買馬,積累了十萬軍隊,打算克服強藩。朱溫覺得自己已經夠重了,不需要再養寇,曾經在黃巢之後稱帝的節度使秦宗權被部下爭奪了一番,打斷腿獻給朱溫,朱溫拿他去獻給朝廷。

之後就開始一敗塗地,先是兩次征討李克用都兵敗,從此威嚴掃地,被大臣肆意譏諷。

被迫出逃時,被李茂貞的盟友自己的大臣截獲,軟禁了三年。

回到京城之後,被宦官們反撲,軟禁在少陽院中,鐵汁澆鎖,用小洞送飯,差點要被逼退位,宦官們又畏懼大臣們借故反撲,把皇帝送給朱溫。

“朱溫曾是黃巢的愛將。”

“這我知道。”李隆基說:“如黃巢賊蕩平門閥之爭,朱溫賊也根除了宦官這一積弊。”沒錯都殺光了。

李曄嘆了口氣:“我逃去鳳翔,朱溫圍城,城中百姓每日餓死……我每日在行宮中自行磨豆麥煮食。所供禦膳肉食恐怕是人肉,不敢擇食。李茂貞糧絕,將皇帝奉還朱全忠……朱全忠賊性不改,將朕身邊黃門、供奉、優伶等人,依次替換。”

他無可奈何,又不敢直接責怪天意,就寫打雷:只解劈牛兼劈樹,不能誅惡與誅兇。

武則天:“且慢?替換?怎麽替換?”

“用容貌相近的人頂替。”

眾人紛紛倒藥喝。

又給他也倒了一碗:“天意不幹擾人間,陰間也不幹擾人間。”

“但人間也無法幹擾陰間,等朱溫死後下地獄,與黃巢相會,就知報應不爽。”

“快要禪讓了。”曹丕冷笑道:“我可能是帝鎮中第一個知道禪讓真像的人。”

“嗯,沒有人比你更懂禪讓。”

曹丕點點頭:“除了楊堅和李淵。”

李淵有些不好意思,喝了一口藥茶:“這個嘛,報應啊。”

李世民一臉淡定:“讓你們學習射箭,學了嗎?隔壁小帝鎮因為久無人居正在漸漸縮小。我們李唐有二十名皇帝,四周包圍起來,讓朱溫無處躲藏。”

……

朱溫非常個性,以前‘禪位’都要先受九錫,然後大臣勸進,準皇帝說我不,大臣們說在這種事情上說不要就是要,然後接受禪位的皇帝嘴上說著不要,身體卻很誠實的登基。

朱溫也說:“不要。”

大臣們:“好的咱們按流程來。”

朱溫瞪眼:“老子不要九錫,老子現在就要登基,不要形式主義,誰支持?誰反對?”

然後他就登基了,國號為梁,朱全忠的名字也不好再用,又改名。

李唐皇帝們大多都可以自由出入帝鎮,武曌本來去向存疑,有了修為只有不需糾結爭辯,同樣隨意出入。至於其他皇帝應得的神鬼丹還需要推後些時日,太忙了。眾人除了戴著帷帽去遊逛集市之外,就是去隔壁看看朱溫的亡妻。這婦人雷厲風行,姿容過人,意態溫柔,夠格當皇後。

男子同樣可以帶帷帽遮擋沙塵,有些不願意被人認出來的男鬼,也堅持出門戴帷帽。

李曄隔著壁壘罵道:“朱全忠,無恥之徒!”

朱溫的亡妻元貞皇後張慧住在不知是誰留下的土堡中,聽見人叫罵就出來了,從容道:“天下無道,能者居之。若不稱帝,必為朝廷所誅。”現在的局勢不是有德者居之。

這話本來很流氓,可她長得好看,態度又很平和,就好像占理似得。

地府眾人知道朱溫有多彪悍,大唐年間朱溫殺俘虜時,有一位地府的城隍兼神鬼看不下去,施法讓狂風暴起,試圖恐嚇他。朱溫:“好!我殺的太少了!都殺了!” 城隍被人擡回去養病,換了新人前來,俘虜們也一個沒留。

李克用一直很熱愛大唐,以忠臣自居——不管大唐朝廷信不信,他自己相信自己,憂憤交加,臨死之前反復叮囑兒子李存勖:“一定要殺朱溫!你可以的!”

他去世之後在敵鎮中等待了不多時,就等到朱溫和自己兒子對峙失敗,朱溫年邁悲切,沒想到經營三十年天下,仍然不是死敵的對手,於是悲憤交加昏死過去,昏死之前罵自己的兒子們豬狗不如。

李克用得意洋洋:“哈哈哈哈。我兒甚佳!”左右看看,想找人炫耀一番,奈何同樣居於敵鎮的只有王仙芝等數人,這些人都不贊成他李克用是大唐忠臣,隨手抓過來仇士良,鞭數十,驅去開荒,以示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