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狐狸+來人(第4/4頁)

劉徹笑了笑:“唔,必然要收稅的。”他都開始對小孩收稅、賣爵位給商人,何況是僧尼。需要用錢時,看誰有錢都不順眼。

三人笑了一會,不禁悵然,土地永遠是那片土地,自己這邊的朝代更叠,對面的敵人一樣是國號輪換,可是雙方永遠敵對,且戰且和的漫長歲月磨滅了無數的良將勇士,雄心勃勃的帝王和閉眼裝死屍位素餐的帝王總在輪番出現。

郭昕當年的雄風淹沒在塵沙中,聽說西域的百姓還問‘皇帝猶念陷蕃生靈否?’那些天寶年間淪陷的百姓,語言小訛,而衣服未改。

拿出地圖來探討當年和如今的戰爭,西域這地方,真是天高皇帝遠,管理不便,有險要地勢,廣闊但沒有良田。地勢和生活方式注定了這地方容易反復。

李炎沉聲道:“太和公主五次改嫁,何嘗不是大唐的恥辱。”只因為唐朝積貧積弱,皇帝軟弱無能,讓姑母輾轉於諸人之手。國家安定本是男人的事,是皇帝和將相,是軍隊的要負責的事。公主在唐朝是公主,到了外國就是個有錢美女,唐朝強盛時,她有靠山也遙遠,唐朝衰敗時,她的虛名雖然可以保命,卻毫無用處。歷史早就說了,和親與和平沒什麽關系。

公主的命運和娘家的興衰聯系在一起,他當年以禮迎姑母時,還有七個公主拒絕前往迎接,被皇帝一頓懲罰斥責還寫入史冊中。

劉徹點點頭:“狄山亦如是。號為狄仁傑的祖上,實則遠不如他。”狄山這個廢物主和,沒打之前主和,打贏(慘贏)之後還主和,還辱罵張湯,以儒家的道德服人,強烈勸皇帝派公主去和親。於是皇帝就讓狄山去邊關以德服人,幾個月後,匈奴犯邊時就把狄山的腦袋帶走了。

二人氣哼哼的探討了一番和親是戰敗的表現,喪氣!

……

過了數日,劉邦又悠然回來,忽然發現有些寂寥:“武曌怎麽不在家了?走了?”

李治正在和李適對詩,李適這個狂熱的寫詩愛好者,到帝鎮不久,詩作快要等身。“唔?媚娘在閉關。”

劉邦眉頭一挑,他雖然一向厭惡這種能執政的婦女,喜歡傻白甜的小姑娘,卻依然關注武曌——每次看著就膈應也得關注,關注自己看著礙眼鬧心的人比關注關注自己喜歡的人更重要,因為只有前者才有力量。過去抓了一把瓜子:“真在閉關?不是被你們騙去投胎了?”

李治微微一笑:“漢高祖的妙計不適用,我對她余情未了,她也已悔過。”漢高祖之前建議他們,可以騙皇後說‘立刻去結算功過,然後就可以成仙啦!’李治當即否定,皇後沒那麽好騙,在高祖和太宗考慮期間,李弘伏地大哭,哭了半日。

計劃就被取消了。倒不是他哭的動人,主要是仔細思考之後,覺得不太可信,皇帝們對自己幹了什麽心裏都有數,尤其是死後,特別冷靜。太宗給她一條成仙的路,那顯然就是陷阱。

劉邦嘆氣:“那可挺好啊,我就愛看美人。聽說新來了王才人?還聽說武宗緊急和她成婚,試圖和閻君砍價,結果失敗了。”

李適疑惑道:“還有砍價的事?”

劉邦口若懸河舌綻蓮花的講了一會玄而又玄的故事,由於太不可信,被李炎本人戳穿。“哼!”劉邦站起來,走到門口往裏看了看:“大妹紙~在家嗎?出來聊會兒啊。”

禪堂凈室內有一個胖美人的身影,沒有楊貴妃那麽胖,只是豐滿,端坐在蒲團上,雙眸禁閉,一動不動。倒像是龍門石窟中那尊按照她面貌雕刻的盧舍那大佛。

奇怪的是美人頭戴花冠,不,不是花冠,發髻上似乎插滿了鮮花,沒露出半點鬢發。

李治追進去沒能攔住他,臉都紅了。武曌入定之後,他閑的沒事就在她發髻上插花……有點幼稚也算是個消遣啊!

劉邦:“嘖嘖嘖,你居然放任她入定而不打斷?”

李治嘆了口氣:“她經歷的多,放下的徹底,天下和皇權都拿起來又放下數次。既然攔不住不如就這樣。”

……

又將把死於甘露之變中除鄭注、李訓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

李昂:“……是我用人不當。他也太小心眼了!”給我留點臉面不行嗎??

大中二年,別的皇帝們在熱議張議潮是否能成功。

憲宗李純正在百無聊賴的曬太陽,以前很少有這種一躺一下午,讀書吃零食,啥也不幹的機會。

他的郭貴妃忽然從天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