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太宗和我(第4/4頁)

李治白了他一眼:“別怕,看不上你。下一個朝代的開國之君來到之前,我不用擔心。拿回去,自己剝。”

李隆基訕訕的舉著蓮蓬走了。

李旦又緊接著溜過來,簡述了今日經過。

“可惜啊,這兩個人裝模作樣時,都忘了自己本來面目。”李治十分想笑。

……

很多事還是沒什麽變化,除了十八歲繼位的皇帝李昂處處受到牛李黨爭和王守澄等宦官的幹擾之外,也就有點普通的災荒,普通的軍事問題,普通的爭權奪勢。

九年時間眨眼過去。

地府中的事,也不過是薛濤下來之後改行,開始賣薛濤箋。並在元稹和武元衡之間毫不猶豫的選了武元衡,畢竟武元衡是遇刺身亡,在她的‘宰相前男友們’之中,她也時常寫詩懷念武元衡。

李世民忽然回到帝鎮:“唉。”

“怎麽了?”

“李湛還掛著嗎?”

眾人指給他看,不僅掛在木架上,還把木架插在假山頂端,以便從各個角度都能看到他有沒有偷溜。

李世民問:“李純,還記得仇士良麽”

那當然記得,李純早就知道仇士良頗有才幹,他也很欣賞這個宦官,以前仇士良打傷元稹,他都不管是仇士良理虧。可惜其人的兇暴甚於盜寇。

“去年李昂中風。”說到這兒不由得皺皺眉頭,怎麽漢末的皇帝都生不出孩子,唐朝的皇帝都容易中風?“王守澄舉薦醫士鄭注,治好了,鄭注舉薦了進士李訓。李昂和這樣的人商量如何奪權。仇士良和王守澄素來不合。他以為是制衡,我看他是驅狼吞虎。”

王守澄已經被賜死。李訓廣收門徒,附庸者無數。

李昂的大計劃其實很優秀,只是選擇的合作之人實在是太糟糕了。李訓好說大話,沒有什麽真材實料,皇帝卻沒看出來。

又在計劃實施之前,懷疑和他自己同謀的宰相宋申錫。

宋申錫此人……相當優秀!

李世民平靜極了:“我看不下去了。”不如回來和觀音婢尋歡作樂,既然國將不國,就該開始酒色歌舞。等一下?我好像突然理解楊廣為什麽在最後關頭尋歡作樂了,自知死期不遠,無力回天,就得過且過麽?不對,這不一樣,如果我在人間,還來得及。

李昂的計劃一般,又選擇了一群豬隊友,不是一個而是一群,囊括了豬隊友選擇的豬隊友,呃,選擇豬隊友的原因可能在他自己身上。

在事情開始之前,鄭注和李訓已經開始爭功。

最終果然不出意外的失敗了,失敗的原因和可笑,召來的帶兵之人竟然有一股不敢前往,被仇士良發覺竟然是因為韓約汗流浹背,兩股戰戰,又聽到士卒兵器碰撞的聲音。

根本沒有發動政變的素質。

宦官們深諳挾天子以令天下的道理,扛著李昂狂奔入內殿,李訓只是拉著軟轎請陛下留下,不要走。

閹黨天下搜尋帝黨,捕殺屠戮,並殺戮金吾衛。亂兵趁機以搜尋逆黨為名,搶劫了京城中知根知底的巨富、退休節度使。李訓原本逃到終南山中的寺廟裏找朋友,只可惜他沒有拳打仇士良的能耐,也沒能血濺含元殿,後來被人抓到後又怕落入仇士良的神策軍手中被百般侮辱,要求押送他的人把他殺了,拿人頭去領賞。

接下來就是判官們該頭疼的事了。

仇士良的風頭最勝,宮中內外諸事都可以指手畫腳,唯有斐度威望高、劉從諫煽動性強。沒過幾年,李昂郁郁而終。

給追謚了一個文宗。唐文宗李昂。

太宗文皇帝有點生氣,文字這個廟號,給李昂真可惜,名不副實。

經過一番鬥爭之後,擁立了李恒的第五個兒子李炎登基。

穆宗李恒本該得意,三個兒子就是三個士兵,三個勞動力,只可惜現在是一個昏君+一個笨蛋+一個未知。這兒子如果再不好,恐怕自己將來也要有自己的旗號——被掛上去。

李湛還想問呢,別的地方都說的是梟首示眾,怎麽就咱們這兒,整個捆起來掛上去?是不是有點奇怪?

李隆基低聲問:“你與人搏鬥,是不是想要訓練力士,羅織猛將,誅殺宦官?”

“不是啊。”李湛奇怪道:“哪有皇帝會親自帶人誅殺叛逆。”

李隆基:“太宗和我。”

李昂聽的更抑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