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第2/4頁)

他沒問為什麽,皇後的身份是個優勢,大部分皇後都不願意和任河男人產生什麽友情或是交往過密,但同為皇後的人可以。

呂雉心說:一會我再跟你說這個事兒,她都絕了!

李世民對此地非常熟識,禮貌性的繞到後面去,順著樹蔭下的台階走上去,看到這位同鎮的老鄉降階相迎。就在台階上拉著手,一起走上去,笑道:“人間顛倒反復的事太多了,一邊說人鬼話連篇,一邊又說神鬼最明辨。咦?為何這樣看著我?”

嬴政感慨道:“在閻君殿中時常見你,難得出來看望夫人,又遇見你。難道和劉邦遊戲久了,也和他一樣,喜歡……”

跟蹤我?窺探我?劉邦能看到一切,但無能為力,爽哦。

“來見我?”

他久不回帝鎮,也知道漢唐之間的關系親密且微妙,經常在一起探討養生,誰知道除了養生之外還有什麽內容呢?是不是?劉邦近年來恢復了原先的狀態,大大方方的揮金似土仗義疏財,另一邊看著賭場,好像非常愉快。如果說這雙方達成了什麽協定,也未可知。

李世民下意識的微微後仰,神色有些復雜,思考如何措辭:你們秦漢兩家有分桃斷袖之癖,甚至還聯姻(??),何必用這種‘雖然我看不上他但是有點爽’的語氣說話呢。漢高祖一向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勇往直前,勇氣可嘉,不要把我牽扯其中。雖然有些人說我不好色,那是過度粉飾,美色那麽好為什麽不好色,但我只好女色。當皇帝的果然都有一種謎一樣的自信。我和觀音婢談過這件事,倘若她變成男人……很遺憾只能當兄弟。

籌措了一會,就直說了:“我對閻君可沒有非分之想。只希望能盡快入職,若能去長安城做城隍,便可了卻夙願。”

同樣很直的始皇帝自動把‘非分之想’理解為政治性的意思。

呂雉嘆了口氣:“拜托閻君夫人幫忙疏通,連一點薄禮也沒有,每次還要摘一捧花走。我什麽時候才能享受到受賄的快樂呢?”

三人一起哈哈大笑。

笑了一陣子,嬴政沉吟了一會:“你如今常往來於人間、地府,還怕看不到麽?何必拖家帶口,去看自己朝代的滅亡呢?那不好受。”

“自家的子孫,再怎麽混蛋也只能生受。李湛若不亡國,楊廣都要悲憤不平。”

“哈哈哈哈”

“哈哈哈”

他現在能否入仕的一個主要問題,不是他是否夠格去做長安城隍,長安城雖然屬於郡級別,但唐太宗可以,稍微走一下流程就能上去。問題在於,現在算是唐還是後唐,武周到底算不算一個正式的朝代?

特別麻煩又不是很重要的問題盡量往後推,這是閻君們保持高質量高速度工作的秘訣。在等些年唐朝結束了,這個需要從各方面深入探討的問題不就解決了嗎嘻嘻嘻。

嬴政一直以來都樂於讓他、或是讓任何一個皇帝占據更高的位置,十六國期間那些比較優秀的皇帝進入地府之中,首當其沖受損的是漢朝皇帝們的地位。唐朝,或是以後其他的朝代,都很好。只要占據先機永不松懈,後來人爭奪的只能是少量的、有局限的位置。不論他們是結盟還是正當的競爭,都只能在閻君的體制下進行,不會存在任何牢不可破的聯盟。這位唐太宗喜歡漢文帝,欣賞漢文帝,但如果現在有一個位置,讓他選是自己還是漢文帝,嘿嘿。

“李弘現在在何處?”

“弘兒追隨李道宗,學習如何做一方官員。”還不錯,道宗說他非常優秀,我想起碼可以打對折,優秀的好孩子。謙遜勤奮又聰明。

“李道宗與你是兄弟,何不令他申請調任長安城隍,長安城隍與我相交甚厚,他最近想請個三五十年的長假,閉關休息。如此一來,你可以以判官的身份同往。我想這計劃不必我說,其他人早就為你提出過無數次了。”

沒錯,太宗早就考完證書了。

這點簡單的小計劃,當然是隨便找一個舊人都能提出來,只是之前不確定是否可行。

李世民微微一笑,也不說究竟聽過幾遍這個計劃,他只知道地府以前很忌諱一族人湊在一起,甚至還下過禁令,禁止上下級是父子兄弟叔伯關系,還曾禁止同族之人無故聚會。後者不太容易實施,最終只能不了了之。這前者嘛,近年來逐漸放松,似乎也有操作的空間,能違反閻君規定的法律的當然只有閻君啦。自從魏征抱怨過地府沒有諫官這一位置之後,他就知道了。

“多謝閻君指點迷津。如今我還有一項更緊要的東西,必須祈請。”

“哦?不知是什麽寶物。”難道是想給你女兒要一個修行法門?那不行,我到現在也沒能去隨便翻。

李世民萬分嚴肅:“鬼魂的身體除了面目四肢之外,具為混沌一體。聽說有一法門可以打通九竅,令人氣脈勻暢,百病俱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