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行賄+字體(第4/4頁)

李純剛即位時勵精圖治,也在想方設法搞錢養兵,政府籌辦了‘飛錢(匯票)’業務。

帝鎮中的皇帝們弄清楚使用方法之後 ,只想深究一件事,那就是這件事中朝廷能獲利多少,這倒是不怎麽傷及百姓,那些能用得上飛錢、不願意自己扛著錢行路的人必然是大商人,幾百貫幾千貫才值得一用。普通百姓出門帶一兩貫錢,往腰裏一纏就走了。

商人們省卻了一車車運錢的運費,還有路上可能遭遇的血本無歸的劫掠。朝廷可以從中抽成,抽的再多也比運費低廉。這倒是一樁巧思!生財有道。

“妙哉!”

……

又有柳公權給人寫的祭文燒到陰間,大文豪大書法家給高官寫一篇祭文,或是一份墓志銘,可謂一字千金,寫一篇就夠吃半年的。皇帝要他們去寫碑文,如玄秘塔碑、神策軍碑,那給的賞賜更多。

如今柳公權聲名鵲起,公卿大臣家裏老人去世了,一定要請柳公權來書寫碑文,如果碑文不是出自柳公權之手,周圍的人就認為其子孫不孝。外國使節來唐朝朝拜,有兩件事情必須去做的,除了給當朝皇帝進貢,還有就是花錢買柳公權的字。

如果柳公權新寫了碑文,工匠還沒刻完,文人們就拎著棕刷小桶和白紙卷在旁邊躍躍欲試的等著拓印了。

新任大唐頂流柳公權。

一開始是有人拿著自己的祭文反復欣賞,拿出去給朋友看:“你別看他怎麽誇贊我,你看這字,筋骨剛健,銳利端正,變化巧妙。是不是很美?我從來沒想到過字能寫成這樣。”

“這話說得的,你看我的祭文,顏魯公給我寫的!”

死者本人拿著自己的祭文反復觀看,甚至還臨摹下來。

顏真卿聽說這件事,也來看了看:“嗯,好。來我抄一份。”他收集臨摹了很多優秀的書法作品。

王羲之也看了看,真是風格迥異,一點都不縹緲。

閻君們本來在安靜舒服的休息,元和年間唐朝中興,重用賢良,改革弊政,重用法度,兵強馬壯,他們的工作量少多了。

正在這時候,一群公卿來拜見閻君,他們只是言辭懇切的要求一件東西——墓志銘!自己的墓志銘!還有墓碑!

墓志因為是石料,都被自動識別為非陪葬品,木石都被直接排除,要不然漢朝皇帝早就拿到黃楊題湊蓋房子了。如今誰都沒拿到自己那又大又方重達百斤的墓志。本來也沒什麽人要這種東西,自己生平怎樣,出任過什麽職務,爹媽是誰,祖籍何處,生了幾個孩子自己都知道。

一旦是書法家寫,那就不一樣了。

閻君們很淡定:“這個啊,給你們把墓志銘搬來有點難,將來你們走後也不好處理。”

這幫老頭竟然當場哭了起來。傷心的就好像被人搶了心愛的玉石。

“閻君慈悲。”

“嗚嗚嗚嗚嗚”

“我一生清正,死後也無欲無求,只有這一點心願,請閻君垂憐。”

閻君們互相迷惑的看了看,凡人的行為總是讓他們感到迷惑,不認識這些人,大概記得都挺好:“既如此,可以讓鬼差帶你們去人間拓印自己的墓志銘。如今天下太平,鬼差有空。”

文官們各扛了十斤上好宣紙、揣了幾根墨塊,打點了鬼差,不僅拓印了自己墓碑墓志,還悄悄的去把別人的和寺廟裏的碑文也拓印了一些。

回去時互相感慨:“我死的晚,柳公權的字更好看了。”

“哎,我這篇寫的也好,只是溢美之詞太多,有點不好意思掛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