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第3/4頁)

王玉心中隱約有點不悅,臉上不露分毫,也不吭聲,依然恭恭敬敬的站在台階下。皇帝以前不立皇後,是擔憂,可不是害怕。從武氏到張氏,做了皇後有了名分就可以幹政,又是枕邊人,不被提防。

武曌道:“那邊武惠妃和楊玉環都在受罰,你不要搭理她們。”

武惠和楊玉環正拿著鏟子,在山上有一搭無一搭的挖掘,另外幾個人也在努力挖。

按順序拜訪了祖宗,直到唐睿宗之後,該唐玄宗的時候。李豫帶她來到一座覆鬥狀的土包前:“就在這裏。”

王玉滿心疑惑,她時常讀書,直到漢代皇帝的墓葬封土是覆鬥狀,四角四方的底部,唐朝則是開山為陵:“這是……”

五畝宅地規劃出來是方的,修的假山也是方的。

李豫嘆了口氣:“玄宗在這裏修建假山,挖土墊高時偶遇大雨,山土滑坡,把他掩埋了。”本來不該有這件事,但他試圖用竹架做骨架,用鏟子拍土,做出一座九丈高山峰。那一夜疾風驟雨,第二天只看到坍塌的山峰。肅宗及子孫正在努力挖掘他,還不敢用鏟子使勁去戳,這五畝地大的假山,挖掘了四五天,沒見一點蹤影。

劉邦提供的意見是拿一把長槍往地裏戳,每隔一尺就均勻的往下戳,什麽時候有紮到肉的觸感再挖掘。但被集體否定了,哪怕挖的慢一點,也不能這麽幹。

劉邦表示:這可是正經盜墓的技術。

李倓拎著鏟子,拍了拍戳了戳哥哥:“沒想到是女人先來,我們應該給你兒子蓋房子。”

李豫點點頭,本來打算讓兒子自己來蓋房子,沒想到啊,先來的是兒媳婦。這住宿上就不好安排。兒媳住在公爹隔壁,其實並無不妥,人間常有兒子出門打仗,只剩兒媳侍奉公婆,但現在嘛……即便自己身邊有獨孤貴妃,也必須避諱。那邊武惠妃和楊玉環還在互相怒視呢。“先讓她和獨孤同住,我去和你住。”

“好啊好啊!”非常歡迎!

王皇後就沖著山拜了拜,又在這小矮山的山腳下依次拜見了肅宗、代宗、代宗的弟弟。

過了數日,趙飛燕回來,看到王玉的第一眼就知道和自己玩不到一起去,蹦到山上摸了摸李倓的胳膊:“哇!還沒挖出來?我有個妙計!”

李倓正光著膀子愚公移山,摸起來很棒:“你有什麽妙計?願聞其詳。”

“人都說環肥燕瘦,我早就想和楊玉環鬥舞,分出優劣來以正視聽。”

“???”

趙飛燕叉腰:“為什麽不是燕瘦環肥?不論是生前地位,還是生卒年月,我都在她前面啊!我們倆在此處鬥舞,引蛇出洞!”

李亨:引?蛇?出?洞?你好像把我阿耶想成了另一種物種。

武曌只是單純的好熱鬧,想看跳舞,無形之中能感覺到,她現在的地位比以前更穩固,也更安然。不論能否出去,她都需要新鮮的信息,了解外界。無知會被人蔑視,現在她得到的不只是有點失敗的商業夥伴、父親、兒女帶回來的消息,還有某些經過篩選的高祖和太宗帶來的消息。伴隨著楊廣的銷聲匿跡,閉關修行,她的存在感越來越強,而不是那種詭異的被回避。“好!我為你寫詩!”

趙飛燕捧臉:“那可真好!我還有李白給我寫的新詩,一壺酒一曲舞換來的,寫的可好了,比什麽清平樂好的多。”

楊玉環自然沒有疑議,她更喜歡歌舞享樂,而不是織布,最討厭挖土。她只是說:“妾很久沒有歌舞,技藝生疏,請祖宗們給我半年時間訓練。趙皇後知道,我絕不是成心偷懶,只是……陛下們眼光高,妾若不想當眾出醜,就得從頭開始撿起以前下的功夫。”

這話倒是合理。

李倓郁悶道:“若是半年後還沒找到玄宗,那只能說明一件事,那就是他不在這裏。”

這話非常有道理。

武惠妃看她給自己爭取到半年的假期,氣的摔鏟子。

約定好了日期,楊玉環就在那兒吃吃喝喝,摘樹上的新鮮水果,壓壓腿,縫新衣服,給自己打扮的明媚耀眼,打算拿出梅妃絕妙的《驚鴻舞》和自己拿手的《霓裳羽衣曲》來,一舞動人。只要夠美麗夠可憐可愛,就能擺脫掖庭一樣不幸的生活。

扶蘇劉盈都收到了趙飛燕的請帖。

呂雉只收到了長孫無病的請帖。

半年期限到了,皇帝們的進度雖然慢,卻已經把這片假山完整的挖掘了一遍,始終沒能找到唐玄宗。

現在最合理的猜測是,他在雨夜坍塌後,逃跑到帝鎮的某一個角落裏躲藏著。可惜現在都是鬼,生活痕跡不好找,又沒有狗。帝鎮又太大了。比較可疑的地方是辟雍,又大又黑的屋子裏,那層層的房梁上好像很適合藏人。

引蛇出洞的計劃已經被人遺忘,現在是單純的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