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原因+技術(第3/4頁)

這些話他沒法和父親說,只有置身事外的古人才好一起議論。

“哦,你還敢出來?”劉徹當然厭惡他,只不過不是自己的子孫,敗壞的不是自己的江山,不必去罵。作為同樣活得長、到老了做了糊塗事的皇帝,李隆基的事出現之後,不少人都用那種隱晦的‘死晚了而已不好啊,過猶不及’的表情看他,好氣哦。管我什麽事,這兩者根本沒有對比性。我的事都怪江充,他的事怪他自己。

李倓站了起來,臉上的一分酒意瞬間提高到八分,眼睛一眯,身子一晃,拱了拱手:“明,明皇啊。嗝兒~”

劉徹給他使了個眼色。

李倓實在不想卷入祖父‘你到底幫不幫我’的問題,一直都躲著他,今天沒辦法了。裝醉也不行。“明皇不隱居沉思,出來做什麽?”

李隆基差點氣樂了,你管被畫地為牢叫隱居沉思?就算麥子站得最高的時候,他們站在高處也能看到我在做什麽。“你願意為李亨驅使,也不願意幫我一個小忙?”

李倓嘆了口氣:“畢竟是我父親,當年的事是賤人作祟。”我說什麽他都不聽,張李二人說什麽他都聽,也氣得我沒辦法。但是阿耶給我道歉了,還親手烙餅給我,可以了。就當沒這事兒,我是為了哥哥來的。

劉徹差點笑出聲,正常情況下,他應該問他祖父要幫什麽小忙。還真警惕,就是不搭腔。

李隆基忍氣吞聲的笑了笑:“是啊,我又何嘗不是。”

李倓:恕我直言,你不是。你是真樂於讓安祿山叫爹似得叫你陛下,然後對親兒子百般提防,不屑一顧。不就是防備著兒子謀反嘛,按照漢武帝的說法,漢代家風是太後擅權皇帝找男寵皇後生不出孩子,大唐家風是兒子謀反。沒想到吧,親兒子和幹兒子都有可能謀反。楊貴妃的義子就是你的義子啦。

他演技不是很好的扶額:“啊。”

劉徹好奇他能有什麽法子,給他自己脫罪:“你深夜出逃,有何打算?”就算到了能出去的時候,沒有我的牌子你也出不去。

書中暗表,漢武帝作為一個好奇心很強的人,曾經找楊廣做過實驗。楊廣是被定性不許離開帝鎮的,如果他拿到一塊竹符,能走出去嗎?鎮長印章的法力有多強?能。楊廣戴上一塊竹符也能通過帝鎮的壁壘。只不過他剛出去,又被劉徹給抓了回去——他只想做實驗,不想害自己。

李隆基正色道:“李倓,你不要裝醉,我只問你,你願意讓則天皇後在生前死後,欺壓我們李唐皇帝麽?”

李倓:恕我直言,我以前對則天皇後的觀感也不太好,但是呢,在這裏沒有篡位的威脅之後,不用爭權奪利,她看起來還不錯。她現在只欺壓你一個。對我還不錯,親切關懷,慈愛爽朗,健壯有力,還親自幫我擡木料,說說笑笑的,叫人沒法討厭她。我阿耶喜歡王菱皇後,王菱皇後喜歡則天皇後。

劉徹呵呵一笑:“你阿耶,他阿耶,都對武曌俯首帖耳。你想讓李倓如何?你也樂於讓武氏壓著,求之不得。”

李隆基剛開始沒懂,琢磨了一下,說的是自己最近試圖同時哄好武惠妃和楊貴妃二人的事。我從來不讓她壓著我!漢武帝這男女兼可的人,真是滿心齷齪。他不會圖謀倓兒的姿色吧?越是這麽想越有可能啊!

李倓生前沒有成婚,一直在忙軍務,幫著父兄抵抗安史之亂,沒有時間成婚,自然也沒時間學習這些人生必備的小姿勢。哥哥心疼他,安排了冥婚給他,也不知道去了何處。大概也能猜到點,嘿嘿的尬笑。

李隆基被一句黃段子噎了回去,沉吟片刻,尋思著自己得抽空提點李倓一句。孫子雖然不孝順,祖父也不能眼瞧著他被年老好色的人引誘了。誰都知道漢武帝最喜歡年輕英俊的男孩子。又道:“我知道,你們都被則天皇後籠絡了。罷了,你們那裏鬥得過她呢?你有空時給我尋兩個三尺長的細竹竿,一個一尺長的粗竹筒過來。”夜晚的地上有散落的竹子,可是要鋸、砍成段可不容易,聲音太大,就是找死。

李倓不知道他要幹什麽,想了想:“行。我給你扔過去。”要是說什麽都不行,那不合適。到底是不是被則天皇後利用了,他也不在意,他心中自有分寸,什麽能做什麽不能做,自己心裏明白。

劉徹不耐煩的擺擺手:“好了,你回去吧。”

倆人還要繼續談論如何收服河朔三鎮,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提高皇帝對全國的控制力。

劉徹表示:我行,讓我上!

次日清晨,李倓繼續噼裏啪啦的砍竹木,隨手把符合要求的東西遠遠的丟過去。正好落在玄宗面前。

王菱按慣例,早起煮粥,晨練,回來對著李隆基微笑,過一會叫兒孫來一起喝粥。早上喝一小碗熱粥,配上點腌制的姜絲,太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