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第2/4頁)

回去整整齊齊的跪下:“聖人,她,她問太子想要什麽。”

李隆基沉默道:“李瑛什麽都不想要。”揮揮手讓他們退下。

此後武惠妃開始生病,她親眼見過武後的輝煌,也願意效法。

實施計劃之後不覺得內心有愧。

可是她也親眼見了鬼,那應該是清醒時候見到的。

等到皇帝的寵妃生病之後,消息再也瞞不住,宮女們也見過這三個鬼,只是沒見到遠處眺望的皇帝。武惠妃被冤魂困擾之後,求助於巫師深夜作法、求皇帝給三人改葬、拿別人家的死人給他們仨殉葬。

但李隆基要的是她坦承罪行。只要她不說,就會一直鬧鬼。

仨伶人戰戰兢兢的說:“已是深秋,宮中門窗緊閉”

李隆基冷冷的說:“有人給你們開門。”

宮中鬧鬼這個事兒,感到最震驚的是武惠妃,第二震驚的就是長安城隍。

他的級別高,在郡城隍之中也是最大的那個,自從聽說鬧鬼這事兒之後,派人到地府調查李瑛仨人的去向,仨人都守著自己早逝的親娘寸步不離呢。

李瑛、李瑤、李琚仨人聽說在人間,武惠妃的魂魄被怨鬼纏繞,都驚訝的面面相覷:“我們有這本事嗎?”

“一定是神明垂愛,為我們鳴不平。”

“是啊!”

李世民一巴掌糊在小傻蛋們的腦袋上:“是什麽是!”雖然知道他們不聰明,可是沒想到能蠢成這樣。李隆基怎麽教的兒子?我就知道,尋常的後妃都教不出好孩子,舞姬之子更難以從母親身上學到什麽好東西。這麽傻,不那麽可惜了——給我一個好點的太子。

長安城隍和左右分析了半天,他還記得那三庶人且哭且罵的被送到地府去,普通的鬼魂可沒有能力逆行鬼門。如果有鬼魂侵擾人體,或是厲鬼無證作亂,那是城隍失職。

親自帶隊蹲守在皇宮裏,等著看是誰鬧鬼,看了多日的打情罵俏和不可描述,終於等到了原來是皇帝自己帶人鬧事。

校尉輕聲說:“您瞧,他們可比咱們像鬼。”

城隍等十幾個鬼:……是哦。

“李隆基這是要幹什麽?也沒見他給三庶人翻案。”

“哪能翻案呢,翻案豈不是承認自己錯了。”

“這是打算嚇死武氏?我記得以前有個縣令判案,喜歡裝神弄鬼,說神鐘可以鑒別曲直。”讓嫌疑人都去摸帷帳中的神鐘,說罪犯碰到時鐘會響,偷偷在鐘上塗顏料。罪犯害怕,伸手沒碰到就收回來了,然後一檢查,手上有顏料的人問心無愧,沒有顏料的抓起來。

“或許是。”

消息送到地府,閻君們松了口氣:“難怪呢!”“還以為是武氏良心不安,就是嘛,真沒見過幾個人殺完人之後良心不安。”

“咿,以前李世民想用謊話來鑒別大臣,都被人制止,到如今皇帝帶頭鬧鬼。”

聊了沒一會,剛剛教育完三個蠢蛋子孫的李世民氣沖沖進了閻君殿:“閻君,我有個不情之請。”

“你說。我們不一定答應。”

“李隆基喜歡鬧鬼,我想去見見他。”祖宗給你來個真的!

“不行。”

“來把那本《鬼魂去人間鬧鬼的必備條件》拿給唐太宗讀一下。”

“不必,我知道。”

閻君們一下子就陷入了沉默,過了一會,劉莊嘆了口氣:“我知道你想做什麽。”誰不想拎著大棒棒把那些不肖子孫的屁股打開花呢。可是不行,只能等他們死下來,把他們的腦袋打開花。

什麽是最好的體制呢?既不是郡縣制也不是分封制,募兵制府兵制,終不如開國皇帝親自拎著棒子監督子孫後代,祖宗若能時常顯靈,當前的天子又怎麽會驕奢放逸如此呢。漢朝期間我一直在爭取這件事,可惜不行。以有些皇帝的品行來說,就算祖宗親自警告他,他也只會找人來做法驅鬼吧。想到這裏,不由得看了看始皇,求長生雖然虛無縹緲,卻是最可靠的延續國家的方式。

嬴政慢慢悠悠的問:“這是我們的機密文件,從不給外人看,包括判官也不知道。你從何處知情”

李世民一驚:咄!老匹夫告訴我的時候可沒說是機密!!我是選擇賣了他,還是坑自己呢?

“這何不問問楊堅?”看他們有點尷尬的樣子,無奈嘆了口氣:“臣子揣摩君王和法令是尋常事,何必為此動怒。從古至今人間的鬧鬼事多則上千,少則數百,有心人可以規劃出同異。明帝以為如何?”魏征沒罵你們吧,那是沒拿你們當君主。。。呵呵。

漢明帝劉莊嘆了口氣,心酸的說:“哪個皇帝都想親自去告誡子孫,斧正行為,警告他們死後之事。從來都不行,人鬼殊途。”難過的捂心口。

嬴政也為之傷感,只有隋朝滅亡之後他才舒服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