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第2/4頁)

“老師,您的愛好還在嗎?”

呂雉正在看書,吳兢剛寫出來的《貞觀政要》:“什麽愛好?”

“喜歡看皇後打皇帝,報復皇帝。”

“唔。”呂雉想了想,不禁笑出聲:“當然了,愛好不變。我向來厭惡男人打老婆,不過那次回去真想看李治和武曌打起來。”武曌大概不敢還手。不過可惜了,李治沒有動手,武媚娘使勁一抱,他推也推不開,掙紮也掙紮不動。

郭聖通道:“那就快等到了。趙美娘的期望碎了,有殺子之仇,又由愛生恨,王菱再添一臂膀。”

呂雉:“我聽說她素有謀略,改日帶來讓我看看。她還沒有拜你為師?”

血親關系在地府中間歇性的失效,但師生關系是新的利益傳承和結合體。

郭聖通道:“她之前說李隆基若是明君,她罵他一頓就去投胎。若是昏君,就拜我為師。”

呂雉點點頭,繼續看書:“果然聰明。差不多快了,李隆基屢次用兵,閻君們都有些厭煩。”不是該打的仗,打了。打了不該打的仗,還沒打贏。

郭聖通調笑道:“鎮內有武媚娘,鎮外有李昭、太平公主、王菱一行人,這好色之徒要被一群美婦人包圍啦。”

“平陽昭公主與此有什麽關系?”

“不知道,那日在新開的酒樓中,我聽她好像有些不滿,嫌李隆基不惜兵力。”

正在這裏探討和期待期間,王菱就帶著趙美娘前來拜訪。

郭聖通把筆一擱,去地獄外會朋友,聽趙美娘如今聽從差遣,二人齊心協力準備報復,不由得微微一笑:“我有三策。”

“請賜教。”

“下策是你們整理好李隆基執政期間的諸多弊病,用人的諸般不當,就往武惠妃身上推。”

趙麗妃連連點頭,武惠妃是殺太子的元兇。

王菱卻搖了搖頭:“武氏沒有執政,她只能在皇帝耳邊推波助瀾,聽或不聽兩可,終究是李隆基自己拿主意。”

“那麽中策是你們整理資料,我們轉送到唐太宗手裏,他會教育不肖子孫。”

二人又沉吟了一陣,趙美娘說:“我只想讓他不要忘了我,還要後悔殺太子。”

王菱:“我只希望他從死之後,別得一日清閑安寧。他如今有寵妃,有梨園子弟,朝有奸佞,三方哄著他快樂似神仙。”他被快樂包圍了。

郭聖通舔舔嘴唇,又道:“帝鎮內外有別,物體能進,人不能輕易出入。你們窺見鎮中無人時,可以用強弓硬弩射殺他。這是上策,最為舒爽。還有一點,你們對則天皇後只聞其名未見其人,在李隆基一事上,卻可以互為臂助。只要當心些,別被她利用了就好。”

“我們能靠近那神秘的地方嗎?”

“閻君素來憐惜弱小,也好看熱鬧。幾次讓廢後和被追封的皇後遷入鎮中。漢武衛後如今還能去做生意呢。”

王菱說:“郭夫人惠我良多,我有心拜在您門下,向您求學,不知能否得您垂青?”郭聖通在地府中是赫赫有名的大商人,有錢,有人,又早早的展露出期待。

王菱當然知道該怎麽選,抱團總是比落單更強一些。雖然先帝睿宗曾經讓人送了一些財物給自己,但那無用。

郭聖通撫掌微笑:“好啊,隨我來拜見師祖。”

……

閻君們讓智囊團去探討這件事的後續、讓太史台中選人去人間,做第一手記錄。

白發閻君忽然感慨:“我位列閻君將近三千年,坐鎮中樞也有近兩千年。人情的厚薄真是飄忽不定。前段時間心態不穩,謀劃的太深太遠,而不是臨機應變,雖然對事有利,對修行卻不利。請師兄來給我講了三天的經書才洗脫凡塵。”

商量兩位閻君退休之後由誰補位,貓娘子歷經磨難,把地府中所有的職務都兢兢業業的幹了一遍,已經升任都尉,不多時就能回來。愛拔頭發的閻君現在還在樂滋滋的冒充和尚,倒是和尚玄奘有意前來親身體會地府的法度,現在正在做判官。

“他有足夠的修行,也不打算就此傳教,或許可以考慮。”

“李勣和狄仁傑現在已經開始入道,兩人活的通透,你們要不要再等等,看誰能替補?”李勣是薄葬,比較窮,但他除了吃肉嗦粉和享受音樂看戲之外,沒有多少必要的開支。狄仁傑不同,文人的開銷總是很大。

“我看狄仁傑可以,但他和則天皇後的關系復雜,情分非淺。”

劉莊道:“那不要緊。自古說食君之祿,擔君之憂,以前他食武周爵祿,又一心為李唐和百姓綢繆,只能如此。如今他食的是地府俸祿。讓他戴上面具掩去真容,就算位列期間也沒關系,不過唐朝的賢相很多,未必非他不可。”

嬴政微微一笑,搖了搖扇子:“謬以。君臣相得可不是用面具能掩去的。”我見到我的舊臣,劉徹見到衛青,都是一眼就能認出來。還有後來那些皇帝,哪一個不是暗暗相認,暗暗的幫忙。良臣不是皇帝失勢、不給錢,就立刻割席的混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