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第2/3頁)

分封制的問題在於,別的地府可以被征服,卻像拆掉城門的城池一樣,太不安全。如果是神仙,可以讓該處非常堅固,但神仙又不能有過多的欲望尤其是征服欲。這問題近乎無解。

嬴政終於開口問:“你生前喜愛分封制,為什麽要在死後提出這一點?”

過去你是君王,說‘今刺史者,古之諸侯也’說的沒錯,不僅分封宗室還分封功臣這就奇怪了,想讓他們代代繼承刺史職務這一點我更無法理解了,究竟是什麽讓你認為給出這樣的恩惠,就能讓百官代代忠心?是晉末到隋初不夠亂,還是你對自己的子孫有充足的信心,認為他們可以服眾?李顯真是蠢到令人頭疼。

通常來說,勸君王施行分封制的人,都不是能從分封制中直接得到封地的人。

李世民則是自信十足的直接來要,打算大展拳腳,征服更多的地府,提高自己的位置。

“你應該注意到了,閻君們從不疲憊懈怠,對地府中任何細微的事,都監管的非常嚴密,校尉及判官級別任免,就要親自過問。千年如一日從不懈怠。是什麽讓你有信心在我們手中分走權力——大片土地的控制權?”就算我們肯擴張,也要派人去管理,怎麽會分封給別人呢?

李世民正在思考自己要不要說實話。實話的來源很合理,但也很難聽。

忽然從天邊飛來了六七張竹簡。

啪嗒一聲落在閻君面前的桌子上。

[韋後令李重茂繼位,重用韋氏子弟,打算罷黜李旦。密議不可知,似乎韋氏也想稱帝。李旦第三子李隆基結交虎豹萬騎,攻入禁宮,斬殺韋氏武氏諸多子弟、及安樂公主、上官婉兒。]

[李隆基英武果敢,平易近人,驍勇不自矜,有太宗風貌。]

[天色未明,不知道李重茂是否會被廢黜。稍後再稟報。]

竹簡雖多,內容都是這一個。

“恭喜。”

李世民:“哦?我現在能有什麽喜事?”

“你自己看。”

李世民一看就笑了,韋氏一死,讓他大大的松了一口氣。李顯在帝鎮中活的像個鵪鶉,就窩在小茅屋裏盡量不出門,罵他他也沒反應,打兩下也只是抱頭哭,好像不比司馬衷聰明多少。在他生前也是韋後獨攬朝政,專權沒有一點阻攔,排除異己也很容易,現在看起來韋氏準備走武曌的路。但是她忘了一件事,不是每一個獨攬大權的皇後、太後都能有篡位的機會。李隆基果然不錯,難怪……會被她選中給李弘做嗣子。

這萬騎他創立的,當初選拔驍勇善戰的人,讓他們身穿繪有虎皮花紋的衣服,使用繪有豹皮花紋的馬鞍,親自帶隊射殺猛獸作為訓練,那時候叫百騎,武周時期該做千騎,到現在又成了萬騎。他知道韋後派去接管的兩個韋氏子弟不被這些勇士看在眼裏,那兩個蠢貨就以鞭笞勇士立威。

勇士沒直接殺了他們是怕牽連家人,換成家裏沒人的光杆,早就殺了那兩個廢物。

“等到天明,希望有新的好消息。”譬如李隆基直接登基。一個能結交兵士的宗室子弟,能果斷殺掉韋氏的人,似乎很不錯。韋氏敢來地府麽?李顯追封的皇後就不敢來。

李世民問了他最後一個疑惑:“我聽人說,武媚娘是是天上二十八宿的心月狐,奉玉帝旨意下凡,禍亂李唐。這件事是真是假?”她雖然名叫媚娘,但不嫵媚,也沒有毛茸茸的大尾巴。就算真是按照雉奴的愛好……那也不對,她出生那年雉奴還沒出生呢。

武曌這個人呢,每逢大事,總能選對。如果說生前如有神助,等到死後,她怎麽就那麽聰明,知道我打算殺她呢。一開始是一定要殺,後來有人求情又被他們翻出些顧慮,這才決定看看她的態度,看看她認不認得清情況,再考慮殺不殺。神龍政變真是幫了她。她可是奪走了我的江山啊。

閻君們哈哈哈哈的笑了起來:“當然是假的。”

“別把說書人編的故事當真。”

“還記得山裏那個又大又圓又深的天臍祠,和長安城成一線的那個麽?好像是王莽修的,唔,等到三國時天帝才注意到,讓我們問為什麽要修那蠢東西。”(口徑約260米,底徑約170米,深約32米)

李世民:我若去祭天,豈不是等我死了,上天還沒注意到我?

“好了,該你說了,你好像覺得閻君有必須實行分封制的原因。”

“有。”李世民輕松的點點頭:“你們的心力已經達到上限,無法管理更大的疆域和更多的鬼魂。我聽人說起,白發閻君的狀態和五百年前不同。”

白發閻君下意識的看了一眼嬴政。

李世民只當沒看見,繼續說:“十六國南北朝時期,那些慘死的男女老幼畏懼噩夢記憶,大多去投胎了,但大部分死的不慘的人不敢去投胎。稽留在陰間,始終不肯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