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收復+李顯(第2/5頁)

回頭看了一眼李顯,不由得暗暗嘆息。

進了自己的萬象神宮——這是明堂的名字,她現在也在心裏這樣叫,雖然小卻富麗堂皇,用大量陪葬品錯落有致的裝飾起來。

一個穿著精致的小姑娘正跪坐在窗前的小桌上,懸腕臨帖,桌子上還堆著不少書。鼓著包子臉,聽見腳步聲擡起頭:“阿耶,娘,哥哥,你們回來了。

武曌吩咐道:“妙兒,你去煮茶。”

李妙兒優雅的站起身,福了福身,悄無聲息的滑到隔壁的茶室門口,然後蹬蹬蹬的跑開了。李妙兒自從弄清楚‘鎮外那些人是我娘的敵人’和‘很多公主用同樣的封號,她們都沒有被遺忘,你記不住是你學習不好’這兩點之後,就繼續平靜的生活。沒什麽變化,就是多了一個抓她功課的人。

武曌當年讀書比她用功,也比她更好學,記憶力也更好。李妙兒有點懶,或許這就是滿足生活需求之後的狀態。

鎮中其他人都是皇帝皇後,早已養成了良好的姿態氣度,也深知尊卑禮法,就算有時候因為爭鬥而狼狽,或是因勞累而頹廢,也很快就能恢復原狀。可以在‘‘實用’’和‘‘好看’’這兩種狀態中無縫切換。而她還不行。若拿漢高祖舉例,漢高祖有破口大罵的流氓時刻,也能氣概恢宏的站出來說幾句可以服眾的公道話,還有層出不窮的大計劃,以及識人之明。普通人跟他學,只是單純的流氓。

不多時,李秒兒端了四盞茶過來,秘色瓷裏飄蕩著黃綠色的茶湯,瓷器精美細潤,紅漆描金的托盤鮮艷可愛,依次獻上。回去繼續臨帖,自六年前言語放肆之後,直到今天都被大量作業壓制。

李顯有點不敢喝,恐怕茶中有毒。轉念一想,在父親面前不會如此,就大膽的喝了兩口。茶不算好茶,煮的倒有些香氣,一入口就想起來,自己如今又做了幾年皇帝,何必這樣氣短畏懼呢?

因為她老人家真的很可怕!雖然我已經是皇帝,她已經自廢帝號,我還是覺得害怕。

別問為啥,老虎隔著籠子嚎叫,我也緊張。

武瞾摸著自己的雙下巴,暗自思量:妙兒有錯,是太宗夫妻沒教好,兩人都覺得丟臉。如今這胖子做出許多蠢事來,也是我管教無方啊。讓你立無字碑,真給我立了一塊無字碑,怎麽一個字都不敢寫,怕我萬般挑剔?

李治:唉,未經事時看著都挺好的,算了我適應了,李唐的太子,活的長和執政好不能共存。

李弘:“弟弟,你是壽終正寢,還是病故?”

李顯想了一會,臉色巨變:“吃完烙餅突然腹痛如絞,像是被毒死嗎?”

武瞾大怒:“是誰對你下毒?”當時把你廢為廬陵王也給你幾百工匠仆人隨行,妃妾都跟在身邊,你整日擔驚受怕,我也沒想殺你。怎麽到現在當了皇帝,反倒被人毒殺?“莫非是韋氏?”

“不能吧…我不知道。”阿韋怎麽會毒害我呢?我什麽都給她了,毒死我,對她有什麽好處?

……

李世民帶著妻兒,悠然自得的欣賞嵇康的古琴曲,暗暗遺憾見不到俞伯牙鐘子期。嵇康新寫了幾首琴曲,有原創點詞曲,也以陳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譜曲,聽到陳子昂大哭不止。受邀前來的人又邀請了一些好友來欣賞,好友又邀請了自己的好友,於是來了一百多人,濟濟一堂。

欣賞完畢,去見房玄齡杜如晦,魏征,褚遂良,狄仁傑等人,趕到聚會時柴紹和李昭都在,只不過聊的是大家有哪些想見的歷史名人,李昭:“商朝的婦好王後,春秋戰國的越女阿青,前秦的唐皇後,北魏的潘寶珠,花木蘭,我都一一見過。只差殺蟒的李寄和冼夫人未曾見。”

“或許李寄投胎成了李績(李勣)?”

李績撚著胡子笑:“哈哈這倒是很好,我情願如此。”

“可惜那三生石只能照出生前的事,照不出前生的事。”

“未知前生人品如何,若不幸是個絕色女佳人,豈不叫人害臊?”

魏征修史時對冼夫人大加贊賞,還使勁贊美過另一位夫人,那位夫人原本是良家女子,被賊所掠,忍辱數日,趁賊酒醉入睡時提刀殺了數人,帶著人頭去投官,本來以為會被送回家,唐朝還格外給她封了誥命夫人。“我聽人說,十六國時期的女子命途多舛,都不肯留在地府,大多去投胎了。”

“那時候不論男女老幼,都可以苦一概而論。”

“是啊,人都說寧為盛世犬,不為亂世人。”

"我聽說跳往生池之前想著什麽,就能變成什麽。可別這麽想,盛世犬也容易下湯鍋。"

話題從狗肉聊到驢肉,聊到突厥人吃土撥鼠,不知道突厥的地府有沒有牛羊和土撥鼠,還有海中那些奇形怪狀的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