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爭論+新房(第4/6頁)

“太宗有聖王之風,我卻仰慕文德皇後,想讓她住的更高大寬敞。還有晉陽公主,與我也是老交情。”

李治欣然同意:“你就愛修宮殿。是該如此。”

明堂的圖紙極其細致,包括某些部分的榫卯結構和柱子上怎麽堆疊架高都畫出來了,但她一看就懂。現在大概也記得一些,她的記憶力一向很好,想不起來的地方拿了幾只毛筆搭在桌子上,按照記憶搭起來,然後想一想該在哪裏切口才能穩固,很快就原樣畫了出來。修造明堂之前給太後獻上了全部細致的圖紙,她看的還挺認真。

李治坐在旁邊看看漏天的房頂:“一定要有房頂。”

“你放心,一定高大美麗,牢固。”

“妙兒和你很像。”是一個年輕、急躁、活潑的媚娘。哦,媚娘小時候不急躁,非常沉得住氣。

“哪裏像?”

“她到手的東西,在意的名分,決不允許他人染指。好妒,又對人說過的只言片語耿耿於懷。長得還好看,又善於撒嬌。你說像不像你?”

武曌微微有些羞赫:“我才沒有好妒…皇後之位和一個公主的封號怎麽能比…”我被廢為庶民會死,她麽,她安定思公主的祭祀又沒有斷絕。李妙兒要是多些城府,耐得住性子,多讀幾千本書,那才像我。太平就很像我,在她被封鎮國太平公主之前,我竟不知道她也在其中出力。只知道她護著她哥哥,兄妹情深,哪知道……

“妙兒以前最喜歡跑出去玩,自從你登基之後,那些老鬼們嘖嘖稱奇一番也就罷了,李唐的鬼魂們喧囂。李賢不敢當面與你爭吵,教了她一些不好的話。”

武曌:“她沒盼著我死。除了這一點外,我心胸寬大。”

房子能有多寬多長,是按照木料來決定的。倆人拎著斧子去看木料,要看看房梁能又長,房柱能有多高,武曌打算盡量搭一間又高又大的房子,她對自己很有信心,修建明堂時她經常跑去視察,看都看會了。

……

李世民和長孫無病一起出去逛街,買書,拿上個月定的衣服,去嘗最近流行起來的魚羊羹、金栗平鎚。

長孫皇後雖然是著名的賢後,那是輔佐丈夫,對於織布裁衣烹飪收拾屋子等普通婦人擅長的項目,反倒不怎麽擅長。李世民也不願意讓她做哪些費時費力又沒什麽意義的事,過去穿的衣服也都是相關部門提供的,反倒舒服。

魚羊擱在一起,就叫鮮,這羹燉的柔軟,白白的魚肉,一絲絲的羊肉,還有柳葉一樣的蔬菜漂浮其中,吃起來十分清香,配上一張剛從灶坑裏撈出來的饢,更加美味。

另一家店賣金栗平鎚,逢五逢十開售,每次就二百張。全地府就這一家店,雖然量少又極其的美味,奈何賣的太貴。這其實就是薄薄的饢,只不過上面不撒芝麻,撒的是腌制過的魚籽。薄薄的饢一烤就熟且脆,上面塗了一層密密麻麻的魚籽,魚籽已用神奇的調料腌制過,色澤明亮細密,魚籽飽滿新鮮,氣味更不必說,吃在嘴裏既香又脆,脆脆的饢和烤熟的魚籽和淡淡的調味形成一種復雜的層次感,這在人間是國宴以及王侯將相的享受。

“妙啊。”

櫃台後面的水鬼微笑。他淹死在海裏,魂魄為龍宮收留,到現在因為長得好——比夜叉長得好,派來做生意賣水產。

吃飽喝足,沒有去找過去的舊臣聚會,看見薛仁貴和一個胖老頭在街上溜達,擺擺手示意他們不要過來打招呼。現在還需要避嫌以自保,陰律規定的‘隔一個朝代之後皇帝就可以出來溜達’,他們原以為一個朝代時間不短,隔開一個朝代之後,這些舊臣也漸漸心灰意冷,百萬軍隊也各領閻君的恩惠,不會再為舊主爭什麽。結果武周一篡位,隋煬帝雖然還出不去,隋文帝夫妻卻可以自由出行,李唐再一復國,援引之前王莽的舊例,李唐三個半皇帝也可以自由出行。

李世民一出門就碰見無數納頭便拜的舊人,似是依舊願效死力。

法律雖然是這麽規定的,但法律可以改啊。

與其在危險的邊緣試探,不如去看看自找苦吃的倆笨蛋兒子,再看看李元吉氣的撓墻的樣子,也算消遣。

李元吉聽說武周建國時笑的滿地打滾,差點把壟溝都壓平了,沒過些年李唐又復國了,叫他憤恨不已。這婦人真是和李世民學的,他把我們倆十個兒子都殺了,這婦人把除了她兒子之外所有能讓人想起來的李唐宗室也都給殺了,真是安全穩固。

李承乾和李泰已經被九弟娶的彪悍女人驚到和解,心中暗暗的想,咱們倆誰當皇帝,都不會讓武才人有這個機會。互相說起來這件事,指責對方和自己相爭,導致李唐有滅國之禍:“呸!”“呸!”

“似你這樣耳軟心活,她一首如意娘,再加上姿色動人,你也得為之動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