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第2/5頁)

買了好東西必然要拿給親朋好友炫耀,買了棕刷和專用白布包,接力研了一大碗墨汁。

“太矮了,不方便弄。”二人蹲著都不方便,幹脆出去再買一個樹樁子,把石鼓搬到樹樁上,拓印了十幾張拓片。

順便說清楚了,平陽昭公主依然認為自己是女人,一開始不知道,陰間的女鬼和男鬼一樣自由,什麽都是一樣的,能做的職業、能得到的獎懲都一樣。

柴紹松了口氣:“那還。妻子沒有變兄弟,幸甚幸甚。你跟我說你變成男鬼,嚇得我。”

拓片做好之後,潑些水把石鼓洗幹凈,出去買了八個竹編的長畫桶,沒有成品,讓篾匠現編的。還了車,租一條船,按照路線給親人和好友送去。

敵鎮外:“哥!大郎?大哥?哪位兄弟幫我喊李建成一聲!”

“賢弟,直呼隱太子姓名合適嗎?”

“你放心,你看那邊樹上的是李密,樹下的是劉黑闥。那邊在樹下讀書的幾個人,說出名字來你都吃驚。”

“怎麽會……啊!他是純臣的典範,一生愛民如子,宦海波折都因為秉公執法抗拒權貴,一心為公為民,他怎麽會被軟禁在此處?”

李昭懷疑這裏被人監視,說的婉轉一些:“為民請命的人,難免觸犯王法。”

法律是為了維持穩定——君王認為的穩定。廟堂高遠,制定法律的人未必都懂得民間疾苦,他們自己做不出也沒必要做某些惡事,就認為別人也不會為了幾畝地把親戚關系拋在腦後,不會為了幾鬥糧食而謀反殺官。陰間的冥王也是一樣,他們覺得鬼不需要在人間留戀,就不讓他們流連。

四位冥君、一百三十八位城隍、八位都尉、二十七為校尉爭論不成,直接違抗陰律,做自己認為是對的事。

柴紹看過《冥史》上的記錄,太史台的史官們寫書時心中澎湃,給他們寫的很有豪俠之風,寫他們義薄雲天,使春秋手筆,悄悄把另外七位閻君批判了一下。

“原來如此。”

李建成和李元吉一起過來了:“妹婿?”

“姐,你的臉還沒改過來?原先那樣多好看。”

李昭直翻白眼:“我不是長給你看的。你說要去投胎,怎麽還沒去?”

“李密王伯當宋金剛劉武周王世充不走,我也不走。王世充還想給竇建德報仇呢。竇建德自己都看開了,他還不依不饒。”李元吉吭哧了一下:“大哥沒讓我招攬舊部,我沒聽勸,把我們倆都陷在這破地方,哪能讓大哥獨自面對這些隋末叛軍首領。”

李建成嘆了口氣:“人間時元吉要動手,我不肯,是我害了他。”

平陽昭公主不管自己兄弟們互相殘殺,她的立場和親爹的立場基本上一致:“我新買的龍篆石鼓。”

“什麽東西?”

柴紹科普了一下他們倆死後、公主也去世之後不久出土的陳倉石鼓,記載的是秦朝時發生的事。龍篆石鼓是龍王的戲做,現在不要了,便宜處理。

只要不加上了翻譯,就很高大上!

李建成接住竹篾桶:“好,多謝妹妹。”

李元吉本想問問柴紹,巢王妃給李世民生兒子這種事,你們就不勸勸嗎?又說不出口,提起這件事就覺得五內俱焚,再見李世民就算憤恨也無能為力。

柴紹到地府半年,還沒有去各個地獄旅遊過。被妻子帶著這頓旅遊,去高湯地獄見了一位法曹,他決定一年內不喝蔥花肉湯了TVT,一口鍋裏煮的是牛羊,一口鍋裏煮的是人,有些不適。

在黑水潭地獄中給獄尉送了一張,順道去寒冰地獄買了兩根山楂冰糕,鬼差從冰裏掰出來一排錫桶,擱溫水一澆,飛快的拔出兩根。

“你先別吃。”在冰糕融化之前趕到了石磨地獄。石磨地獄裏有一部分是石臼,罪鬼要在這裏無休止的舂米打年糕,百姓納糧是不脫殼的,帶殼好保存,石磨地獄裏的罪鬼負責舂米磨面。

“給我裹上。只放紅糖。”

“好嘞。”鬼差是個容貌清秀的小美女,接過山楂冰糕,飛快的舀起一勺黃豆粉灑在案板上,扯下一塊熟糯米團,用沾了水的木棍擀開,撒上一層紅糖,把冰糕放在擀開的糯米片上,飛快的裹好。

炒到微焦又研的極細的黃豆粉,甜軟粘牙的年糕片,帶有顆粒感的紅糖,冰涼酸甜的冰糕。

二人坐在十裏長亭中吃:“怎麽樣?”

“不錯。怕牙疼。”

“哈哈哈你現在是鬼。”

“哦對。鬼不會牙疼?我覺得有點”

“只要不覺得疼,就不會疼!”

柴紹問:“是小孩子愛的零嘴。這兩家店何必離這麽遠,湊近些,兩家合作不好麽?”

真的不行啊,這是兩個地獄單獨開的店,各自選了全地獄最俊、勤勞嘴甜的獄卒當門面,可以代加工,但不能搬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