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補全了。(第3/4頁)

李淵:我現在也精力充沛。華佗……他後半生都不快樂所以看著年輕,這有什麽好的?我看著老,那是因為我越老越快樂。

竇惠笑眯眯的福身下拜:“多謝母親愛我。”

獨孤元貞:(*^▽^*)

竇惠:

楊廣本來想嘲諷‘李阿婆’真像個女人一樣,還在意容貌,大丈夫不拘小節,女人才要把自己弄的年輕貌美。剛過來就被這甜蜜恩愛的氛圍一撲,想起現在妻子七十多歲了,真的好氣啊。

蕭皇後真是心寬體胖,長命百歲啊。她是半點都不想我嗎??不對啊,我覺得她挺愛我的,怎麽一點都不難過呢?

……

昭陵是一座山。

李世民以前在宮裏去對著棺材絮絮叨叨,棺槨葬入地宮之後,他只能在皇宮裏修建了層觀(高層觀景台),天天爬上去眺望,並每天隨機抽一個幸運大臣上來陪同悼念。

大臣也很苦,他們雖然真心敬愛皇後,受她的恩惠,想起時也感慨天不暇年,以後再犯錯真的要死了。可是陪著皇帝悼念皇後得有分寸,不能讓他太傷心,不能讓自己太不傷心。

今天被抽中的幸運大臣是魏征。

李世民等了半天都沒等到半回憶半安慰的話,想起皇後當年救過這老村夫多少次,老匹夫就不覺得難過嗎?他指著遠處的山:“魏征,你看那邊,看清楚了嗎?”

魏征瞪大眼睛:“什麽?看什麽?”

李世民急了,那麽大一座山看不見,魏征要瞎了?還打算修隋書,讓他主編呢!“怎麽可能,那是昭陵啊!”

魏征:“以為陛下望的是獻陵,原來是昭陵啊!”

李世民沉默不語,也眺望父親陵墓的方向,哪能看得見啊!雖然是按照漢光武帝陵寢的規格修造的,陪葬了很多王公重臣,但昭陵是一座山。誰能平地堆出一座山呢?在這裏只看得見山。

魏征這是什麽意思?追思妻子合情合理,但是把妻子葬的那樣恢弘大氣,不合禮教。如果被人說,我只顧著思念亡妻,忘了父親 ,這可不好。我也不能把獻陵改葬啊!我就是想想皇後,隔著山看看她……

皇帝哭著走下層觀:“罷了,拆了層觀。”

不在層觀上我也能看見那座山,只是看不了這麽全。

勸來勸去,在貞觀十一年的冬天,他決定去洛陽宮,換換心情,也暖和一點,長安城的冬天太冷了。沒有一個病弱卻美麗動人的皇後對自己笑一笑,感覺更冷了。

長安城,數朝都城,從來不為皇帝的眼淚而改變。

到了洛陽之後確實暖和。許多大臣爭相討好皇帝,其中有一個人提出:“武士彟有一個女兒,年方十四,容止美。”

聽說母女們被同父異母的哥哥給逐出家門了,怪可憐的。

當年去武士彟家裏做客時,見過他女兒,姿容具佳,舉止有度,看著就適合入宮。

李世民想了想,武士彟長得就不錯,忠心老臣的女兒應該不錯:“行吧。”後宮那麽大,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

帶來一看,十四歲的小姑娘,長得真有點像武士彟,大額頭看起來很聰明,橢圓臉,頗有英氣,也不因離家而惶惑無主,並不羞澀,滿眼的期待。

鮮活,幼稚,很有自信,有點勇猛。

依然沒啥意思。

抽空巴拉巴拉兒子們,之前把李泰過繼給李玄霸,後來又給要回去了,給李玄霸換了一個嗣子。雖然弟弟是親弟弟,兒子更是親兒子啊嘛。看看要不要給大哥繼一個兒子,得選個自己喜歡的但是沒有用的,送過去光吃俸祿不幹活,享清福。

研究完這個,又看看新羅國新登基的善德女王送來的國書,還行吧,中規中矩。現在這是怎麽了?兩個國家都是女主。

感慨一下去世的日本推古天皇,女天皇,女人居然也能當皇帝,執政三十多年,改革創新,派遣隋使遣唐使,學習革新,和權臣對抗,飛鳥時期非常不錯。剛死,後繼無人,可惜了。侄子聖德太子死的更早,推古天皇如果有親兒子,事情應該會不一樣。

……

柴紹久病,幾次都覺得昏昏沉沉的看見了鬼,還恍惚看見了妻子。

李世民幾次去探望姐夫,終究無效。

柴紹死後見到幾個面目僵硬的黑衣人在屋中徘徊,鬼差們問:“要停留七天嗎?要的話七天之後來城隍府報道。”

“不必了。公主在何處?”

“誰?你妻子?”“我們不清楚,那是陰間的事,我們是陽間的鬼差。”

到陰間去尋找,找人的方法有兩種——憑直覺、找閻君。

憑直覺根本找不到,去叩見閻君,在殿前詢問。

閻君找人的方法也很簡單,憑借高超修行帶來的更強直覺……不是。實際上是知道對方的姓名和生卒年之後,順著這條獨一無二的訊息追查下去,能有感應。感應了一會:“她不在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