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是誰+補全(第4/5頁)

怕老婆的閻君快樂的滿臉發光:“回家!”抱著老婆!

另外三個人也點頭。

嬴政想了想:“我去人間巡遊,看看扶蘇,回來設家宴款待友人。”

“巡遊真的太重要了。”我以後再也不嘲笑你喜歡野出去玩。

“我也帶上夫人一起去看看。”

“好大的空地,在這裏走路真不錯。”

幾人就在殿前大片空地和長長的道路上緩步行走,有一搭無一搭的聊著:“沒猜到貓的娘子會做出這種事。”

“我也沒猜到那個不通文墨的家夥能做出這種事。”

王猛以最快速度趕了回來,找到閻君們試圖重新商議這件事,回來的路上仔細想了想,沒有那麽糟。當時見過家人之後,他們一樣想著再見家人一次。這個獎勵機制還是有效的,還需要觀察人們的反應。

……

敵鎮中李密突然感覺自己的傲氣一筆勾銷,自己雖然出身高貴,旁邊這人卻是漢室宗親,自己雖然博學多才,曉得兵法占蔔,這幫人都會。更可怕的是——項羽也在這兒。

別看人們在背後如何嘲笑項羽用兵不利,嘲笑項羽不信任項藉,真見了面,看到他在哪裏大殺四方,一番精彩絕倫的打鬥之後打敗了好幾名名將,威風稟稟,殺氣騰騰。叫人情不自禁屏住呼吸升起仰視他的情緒。並且一點點的冷靜下來,認清楚自己真的很弱小,而且愚蠢。

王伯當放心多了,就在屏障外坐了下來,靜靜的看著鎮子裏的事。

校尉低聲囑咐道:“項羽能自由出入,你不要挑釁他。不認識路就順著河岸走,路口有標識。你們自是沒有陪葬品和祭品,缺錢的時候去城墻上看看,各衙門招募官吏士卒的告示都貼在墻上。”

王伯當微微笑了起來:“多謝將軍。”

他長得不是很好看,準確的說,中人之姿,單獨看五官端正,和敵鎮中這一群器宇軒昂、英俊偉岸的男子相比,就顯得差了一點。

校尉和鬼差全部撤走了。

顯而易見,李密現在滿臉的後悔:如果不叛唐,我就不會被殺,如果不被殺,又怎麽會落到躲著項羽別被他盯上扔到樹梢上的下場呢?我為什麽會遇到項羽啊!隔著朝代呢!天爺,這就是我的報應!當初太自大,太狂妄,做事不計後果。當年瓦崗寨若是奪取天下,我又怎麽會身陷囹圄。

王伯當高高興興的看他後悔的樣子,覺得他還有救。人貴在有自知之明,如果到了現在這樣,還不肯認清楚情況,他再怎麽敬愛先生,也不好繼續追隨。

楊玄感拿著一串糖葫蘆,大步走了過來:“李密!早啊~”

本來在家被父親逼著寫‘謀反的正確方式’‘從謀反到建國’,在歷史書裏總結經驗教訓,幸好李密死了,他有借口跑出來看看故人。

故人正安分冷靜的坐在荒村野橋的角落裏,似乎被死亡擊敗了,擡頭淡淡的看了他一眼,又嘆了口氣。

李密又被他喊了兩聲,勉強起身去了壁壘旁邊:“久違了。”聽說你闔家團圓(滿門抄斬)?

楊玄感把糖葫蘆遞給他,笑呵呵的走了。

當年李密為他籌劃,他不聽,被父親這頓罵,現在李密也死下來了,這說明了什麽?說明李密能力不足!我聽了他的籌劃也得死!

快樂。

……

人間也在傳這消息,傳來傳去,有人問李密:“瓦崗寨那個李密和你什麽關系?”

追隨劉備的李密嘆了口氣:“沒有關系,重名。密是個好字,誰都能用。”他是寫《陳情表》的李密,蜀漢人,蜀漢被滅之後為了敷衍司馬昭,拒不出仕又不想死,才寫的‘我奶奶離不開我,我也離不開我奶奶’這篇流傳千古的文章。

死後做了諸多職位,贍養祖母,又幸運的調到劉備身邊。

……

智囊團都去補缺了,難得的聚會時,見了面互相詢問對人間未來形勢的預料。

都稱:“不推測輸贏,經年學習周易,竇建德與唐王可以一較高低。其他人不足為奇。”

“我的卦象上也是這麽說的。”

“善哉善哉,我昨天夜觀天象也是這樣。”

“你們聽說那個讖語了麽?李氏當為天下!讖語一向很準。”

“我和你們不同,我看長安有王氣。”

“……誰看長安都有王氣。長安洛陽建康都被王氣沁透了。”

其實都是收集信息、親自探查並且動腦子推測出來的,只是自嘲在十六國和南北朝期間,幾乎全部說錯的情況。當年蕭衍就是事事不如意,投身佛教,他們講件事預料錯,不如去算卦嘛。

如果這次再錯,那就是玄學的錯!

……

劉武周帶兵大破裴寂、齊王李元吉,勢如破竹攻占了李唐的老家晉陽。

山西大部盡歸劉武周統轄,唐在黃河東岸只剩晉西南一隅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