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第2/5頁)

獨孤明靜訕訕的點頭,回頭瞪丈夫,好消息不讓我說,壞消息偏讓我來。

宇文毓笑眯眯的看著楊堅,他和楊堅不是很熟悉,但和這倆人的父親都很熟識:“最近挺好的?令尊一向可好啊?”

楊堅能說什麽,現在解釋什麽都是白解釋,他還真不是被皇帝逼的,打算殺他的女婿周宣帝死後,繼任的皇帝按照封曹操那樣封他職位。把獨孤伽羅往後拽。哎,想當忠臣又想保全自身還有一點點想當皇帝,就算是三項的渴望程度平均吧,後兩樣再加上妻子的勸告,勝過了前面一項。

獨孤伽羅叫到:“大姐,你別總被人欺負,該還手就還手。”

宇文毓冷笑:“管你兒子去吧,修了三年的宮殿與運河,不回避農時,隋朝家底還有多少?”

楊堅微怒:“你說這話有什麽憑證?”

要不是自己說雲定興的事他們不一定會信,都不會帶妻子一起來這裏。“據我所知,徭役最重的地方,莫過於地府。一甲子中有二十年勞役(原先是三十年,最近沒活幹減少了),不分士庶男女都要服役。但人家管衣食,還給點糧帛,同時免去賦稅,如同給閻君做工一樣。你們那兒子倒好,徭役一征就是一年,按慣例自備衣食,家人還得給他交賦稅。如是三年,征召百萬人,誰受得了?”歷史上的徭役都在農閑時節,每年三個月或一個月。

宇文毓是來給他們添堵的,不是來解答疑惑的,拉著妻子又走了。

楊堅臉上的顏色多姿多彩,有點憤怒的發青,有點憤怒的發紅,還有點戒備的發白。

國家以農桑為本,人應該做的是保證農民的生產,積攢大量的錢糧以備不時之需,讓百姓多生孩子,有更多的人繳稅當兵。不論是清吏治、抑兼並還是減稅,都是為了富國富民。

但宇文毓說的話不可全信,畢竟他是厭惡我們的人,這或許是造謠呢?祭文也總是報喜不報優,只會談及修造了那些工程,不會提到用了多少人多少錢來修。

他開始格外注意這件事,繪了地圖,拿含有朱砂的口脂在上面標注都在那些地方修造大型建築。

據說隋帝還寵幸一個陳國公主,不過不是之前那個宣華夫人,是陳叔寶的女兒陳婤。為此任用了陳氏子弟並為守宰,遍於天下。

眾人都覺得這個情況有些熟悉。

楊廣又北巡到了榆林,見了一下親家,義成公主的丈夫啟民可汗。啟民可汗曾經是一個小可汗,很猛,簡單的說,統一了突厥。

楊堅近來對兒子的執政格外在意,仔細研究了半天。

地圖上畫的紅紅道道。

劉徹閑逛等祖父父親回來的時候嘲諷道:“君王上應北辰星。”北辰居其所。

楊堅實在不理解他怎麽好意思說這話,漢武帝出巡的次數少嗎?雖然楊廣不應該又是下江南又是去漠北,勞師動眾,耗費民力,但能奚落他的得是那種穩穩當當的明君。

秦始皇漢武帝這樣的,免開尊口,你們出巡的路線我小時候讀史時專門背過。

過了一會,劉恒和劉啟都回來了,帶來了他想要的人間第一手資料,這都是鬼差們親眼所見,也是他們記錄下來的東西。

劉邦發出了各種勉強壓抑但就是壓抑不住的笑聲:“嘻嘻嘻嘻~噫嘿嘿嘿嘿~”

矯詔殺大哥哥,窮兵黷武,到處出巡,營造宮殿和水路,不愛惜民力——劉邦稱帝之後也薄徭役輕賦稅,打不過匈奴就道歉滾回家,不打了,回家和戚夫人做遊戲,除了把呂雉氣得要死之外,沒霍霍百姓。呂雉也是一樣,雖然把戚姬砍成好多塊,殺了幾個諸侯王,也沒給百姓加賦稅,也不敢打。休養生息要以三十年、兩代人為界限。楊堅稱帝八年之後才滅了失人心且兵力散亂的陳國。

不知道老嬴得意洋洋的回來之後看到這麽一個完全模仿他的皇帝,有什麽感想呢。

“咦哈哈哈~本來打算等徭役結束之後,再回來氣一氣他,沒想到啊沒想到,天下英豪層出不窮,同此志向。”

我們的目標是——氣死嬴政。

這兩年在榆林以東修長城,兩次調發丁男一百二十萬,役死者過半。

只有陰間知道沒死到那麽多人,還有一些人受不了辛苦,偷偷跑了,成為流民,不再回歸故裏。官員們為了避免追捕的麻煩,就說他們都死了。但跑的人還不夠多。

大業五年,隋帝親率大軍的旅遊路線是從京都長安到甘肅隴西,橫穿祁連山,到達張掖。與高昌國王會面。主要是為了親征吐谷渾。

出征之前自然要祭祖,楊堅終於拿到了全部報告,不由得暗罵:“吐谷渾的兵力非陳朝可比,他把打仗想的太簡單了!”

閻君們擔心的是另一件事,推古天皇派遣隋使蘇因高(小野妹子)遞交國書,國書自稱‘日出天子’稱他為‘日沒天子’。雖然太陽的確是東升西落,而他們也的確是東洋人,但他們都擔心楊廣盛怒之下,要派人去打仗。都是說漢話寫漢字的人,誰不知道日沒不是什麽好意思?這就是在挑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