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酈道元+蕭統(第2/4頁)

人間的官員不喜歡酷吏,把嚴酷和殘酷一概而論,但陰間很愛嚴酷的官吏。義縱、張湯這兩名漢武帝時期不畏豪強、手握重權但為了皇帝的天下安定不懼粉身碎骨的酷吏,都在擔任高官。

陰間從不稱他們為酷吏,這兩個字本來是罵人的,官和吏是不同的階級,做到廷尉、禦史中尉的人還被人稱為胥吏,就是一種辱罵。

酈道元剛到地府,和兄弟兒子一起被送到閻君殿前。

“閻君召見你。”

酈道元平生不曾虧心,見到鬼神也不覺得有什麽,一路行來看這些鬼和人間沒什麽不同,反而更順眼一些。身著華服腰佩長劍的貴族出門時前後沒有隨從步障,也不怕赤足的平民挨著擦著,倒是個很好的地方。坦然進殿,按照拜見外國君王的禮節下拜:“酈道元拜見府君。”

“坐。”嬴政對他非常感興趣,也挺喜歡:“給我講講《水經注》的來由。”

眾所周知,《水經》的注釋就叫水經注。但酈道元認真,做官之余和被罷免期間跑到全國各地實地考察,把一萬五千字的水經給注釋成三十多萬字,水經記錄的河流僅有一百三十七條,他給後面填了個零,記了一千多條河流。

扈從很有眼力,不僅準備了坐墊小幾,還有安神茶。

酈道元死之前還在大罵叛軍,視死如歸,現在淡定的給他們講起自己寫注釋的緣由:“我家鄉的河流不在水經上,各地任職,也有許多河流不在其上。也有書上的有的河,而當地沒有,不在實地勘探就不該記錄下來,誤人子弟。可惜魏國不曾一統天下,南梁有些地區的河流我沒見過。”

“攀山覓河雖然有些辛苦,但繞過山峰豁然開朗,見奔浪萬尋,懸流千丈,渾洪贔怒,鼓若山騰……”

嬴政:“浚波頹壘,迄於下口,方知《慎子》:下龍門,流浮竹,非駟馬之追也。”

酈道元不由得有些喜悅:“閻君厚愛。”

另一位閻君說:“你該看看我們新修的山,為其做賦。高者千仞、多奇形異勢,自非煙褰雨霽,不辨見此遠山矣。風泉傳響於青林之下,巖猿流聲於白雲之上。”

酈道元在‘做一個閻君支持且需要的判官’‘先歇兩年遊覽地府風景’這兩個選項之間,做出了選擇:“鬼魂能否遊覽人間景色?下官想將水經注未補全的部分全部親身看過。”有些不能去的地方只能援引資料,但看著不是很放心。

嬴政看了看左右的同僚:“我一向認為閻君也該去人間巡遊,誰要去巡遊?載他同去?”人間的城隍也不能小覷,他們既修煉了法門,那幾個屯兵之地又存有大量兵力,城隍的任期又長,令人不放心。他自己本想去,算了算時間和事項,最近抽不出時間去。

壓力大到把自己拔禿的閻君:“我去吧,再不歇歇,他們要傳聞有一位閻君出家為僧了。”

酈道元一開始還以為只有一位閻君,變化出十個身影在旁邊坐著,假裝人多,沒想到真的是……十一位閻君。

他的弟弟和兒子受他言傳身教,比他也不差多少,都將成為很稱職的判官。

禿掉的閻君到處撿周圍散落的頭發往自己腦袋上揉:“我去也就是幾日,巡遊一圈就回來了,”

嬴政從自己的零食盒裏拿出一枚神鬼丹,示意扈從來拿。

扈從立刻從背後的小櫃子裏拿了一只金盤。

這新換的扈從生前是個信佛的中常侍,除了服侍皇帝之外就是吃齋念佛,不說人是非不為非作歹,符合居士和中常侍雙重標準,差一點就能往生極樂世界。差了一點,只能來到地府,因為太善於察言觀色,就逐步被推薦給閻君做扈從。

酈道元不信道教,更覺得吃丹藥是一件很蠢的事,直言推拒了:“以金石草木試圖延壽,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想當年秦始皇煉丹無數,未得長生。司馬丕服丹而早亡。道武帝(拓跋珪)令人試服金丹,死者十之八九。所以……”嗯?為什麽笑成這樣?

嬴政氣的意欲發作,偏偏這人說的還真沒什麽錯,也沒有侮辱——陳述這件事本身就是氣他!我把方士都埋了,後世之人還是要提起這件事!可為了這種事生氣,不讓人說,那過於心胸狹窄。況且制止不了,也不能明令禁止他們談論秦始皇吃丹藥的事,沒辦法,朕是最富盛名的皇帝,什麽事都要拿朕來舉例。

其他閻君都笑到趴在桌子上停不下來,更有甚者在錘桌時掉了幾顆瓜子。“哈哈哈哈哈”

“嘻嘻嘻嘻”

“鬼魂可不用服丹藥求長生。”

“這東西吃完能讓你飄起來,遨遊三界而已。”

“來吃一把銀杏去去心火。”

酈道元想起來自己沒問明白就在這裏胡亂評價,十分不好,立刻道歉:“閻君恕罪,我剛死,恍惚間以為自己還活著,竟以為這是延壽之用,實在是迂腐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