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出鎮+拔山(第4/5頁)

劉裕問:“鬼魂都識字?”生前不識字的人死後就識字了?

“那倒不是,前段時間忽然開始推行識字,也不要錢,叫百姓們都去認識一千個字。一開始人們都不願意去,讀書人也不願意教農民識字。那些個大人多有辦法,一邊威脅書生說不教農民識字,就把他們的勞役改成去陰山背後挖石頭,以後永遠不許聽孔孟授課。一邊又和農民說,認夠一千字個常用的字可以免十年勞役。”

劉裕暗暗的點頭,好嘛,我是任用寒門子弟,地府這是強行制造寒門子弟啊。厲害厲害。服勞役這件事確實是個籠頭,讓書生服役就是教人認字其實也行。

“你認得劉智容麽?”

“不認得。那是誰?”

“蕭道成的妻子。”

“啊?你找她做什麽呢?”我的丈夫一定不屑於報復一個孤身女子。

劉裕笑了笑:“知道的多一點,比知道的少好。”

“那倒是很容易找到,即便皇後不說自己的身份,讀過書的人也能從祭品的豐厚程度中看出來。只要打聽那些祭品最多的女人,就是各家的太後、皇後、太妃、王妃。或是某位德行昭著的婦人。”

走到都城門口時,特意繞道過去看了看沙雕,沙雕旁邊還留著大片空地,有無數推車挑擔的小商販,賣吃的,賣器皿,賣布料衣服鞋襪,賣各種銅器錫器,木雕草編,香囊絲線,胭脂水粉,和趕集一樣熱鬧。豎起牌子:不許蓋房,給昏君留著地。

劉裕的注意力被城墻上貼的大大小小的告示吸引了注意力,駐足觀看許久。

最大幅的字龍飛鳳舞,如同石碑一樣高大,寫了閻君的新政,從原先簡單粗暴的一刀切,經過商榷,改成了更為柔和精細的細則【2】。

還有把整本《陰律》縮減成順口溜貼在墻上。

《陰律》最新修訂版完成印刷,城東福來書館率先發售。匠作監招募會蓋吊腳竹樓的工匠。還有各地獄招人的標語,那上面描繪的極好,叫人難以置信。三名典農中郎將去投胎了,留下了三個名額,希望有生前有經驗的人前去應征。

幾個鬼卒坐在城門口,左手麥芽糖,右手捧著一本書,在鬧市中學習。

藏愛親說:“我本想去蜃樓地獄尋一個差事,那地方要悍勇的人,還不好請假。”獄卒工作不忙,環境好,但每年的假期極少。

進了城去又在繁華富饒更勝建康(晉、宋、齊三代都城)的街道上看了看,是一派欣欣向榮,安靜祥和的模樣。當街的賣藝的歌女雖被圍觀調戲,卻沒有強搶的,閑漢們口花花一陣子丟下錢就走了。

走到閻君殿前的大街上,劉裕有些驚詫:“這就是王宮?”居然有皇帝比我還節儉?

“是啊。現在正在蓋新宮呢,聽說要平地起高山,我想不明白。”

過去一看便知,在廣闊的平原上,烏壓壓的群眾齊刷刷的仰起頭看著上方,不分貧富男女,全都陷入了茫然和驚懼崇拜中。

閻君殿坐北朝南,過去身後北方是往生池,現在這方圓數十裏的大湖被神仙們施展法術,平移出去二十裏地,連著軍營也一塊移動過去了。

要在地府平地起山巒,不是人力所能為。

對這塊地施加一些神奇復雜的法術,像在大面團上抓起一塊一樣,讓其中的主峰拔地而起,真是拔地而起,一根數百丈高,形如筍子就是光滑一點的山一點點的被人從地下拔了出來,太圓潤了,像個被搓成條的黑面團立起來。

青石山中的隱士和自己覺得自己手藝不錯還會禦風的官員們,都尉、城隍、校尉、判官和其他神鬼蜂擁而上,拿著巨大的船槳和長刀當雕刻刀,肆意的大面積雕刻這柔軟的山石。

這時候匠作監的工匠們反倒不行了,他們飛不起來。

在一群沉默、目瞪口呆、被閻君神仙實力折服的無知信徒和曾經抱有幻想現在幻想破碎的門閥之中。

只有一個美人嬌俏的說:“這才是力拔山兮氣蓋世呐。”

項羽無奈的點點頭,並且懷疑自己當初得意什麽?

就像幾百只小蜜蜂圍繞鮮花一樣,很快就把這山雕琢的崎嶇不平,除了禿之外真的很像險峰。

山被削的小了不少,開始拿起草種撒在上面,把各種花籽和樹苗插在泥土中。

然後山變了,伴隨著那閃爍的光芒盤旋環繞著這座山,山上有一多半變成了石頭,只有表層和種了樹的地方保留著泥土的狀態。

白發閻君飄了上去,攀山而上,拿出一顆比他還大的珠子掛在山巔。巨大的圓球立刻放出耀眼的光芒,如日光,有些耀眼。照破了地府長久以來那昏沉暗淡的天色,璀璨的光芒照耀下去,先照在山下的平原上,這是新的閻君宮的地址。

陽光普照,萬民激動的叩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