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圖紙+出巡(第2/4頁)

“叫匠作監的人問一問,會不會蓋這種房子,如果不會我們趕緊抓剛死的鬼。”

“我還得問問夫人,願不願意住在山上的宮中,她挺喜歡左鄰右舍,我怕她在山上住著無聊,哎,什麽時候能再修煉出一個身外化身,湊夠三個,一個坐鎮邊城,一個坐鎮主城,另一個陪伴夫人。”

“以前咱們摘了面具,行走在街道上,別人都不知道我們是閻君,現在可怎麽好哇。不便再微服私訪了。”

“呃,工作時還帶著面具就好了。”

嬴政說:“我的車駕制好了麽?我該去巡視我的城池了。”別的閻君嫌麻煩,很少用車駕,出門就飛走了,他現在雖能禦風,但從主城禦到邊城還是有些吃力,這近千裏的距離不是吹口氣就能過去的。

閻君們有幾人有玉輦,細問其來由,有自己煉制的法寶也有朋友送的,都不是凡物。自己陪葬的銅車馬如果加以煉制和靈氣浸染,大概五六十年也能有同樣的效果。

想那輛錯金銀的安車,銅馬穿金戴銀,金銀項圈、金當盧、金銀泡等,本來就金燦燦的車上通體彩繪,白色的底色上紅、紫、藍、綠、黑的花紋絢爛奪目。要是能飛起來,一定更美。於是這項任務交給扶蘇了,他好像很閑。

朱砂痣閻君也有一輛能浮起來又很華美的寶車,嬴政看了覺得眼熟很想要,詢問價格時,神仙想起來這是他當年看到秦始皇巡遊天下時,按照他的金根車做的。

就答應直接送一輛,代價是嬴政替他完成一年份的工作。

睡了一年過去,被他問起這件事時,朱砂痣閻君懵了一刹那,忘的幹幹凈凈的,怎麽辦?第一是人無信不立,第二是他小心眼。立刻說:“做好了,我忘了給你。”

議事臨近結束,每人一份《神仙法度·法家版》《神仙法度·儒家版》,要回去細細閱讀,品味優劣給出建議。

劉病已拿在手裏簡略的一翻,和劉備對視一眼,覺得這兩版寫的都不夠好,不切實際。

大部分人都是這樣想的,儒家這版有一條,校尉以下的人在地府呆夠三百年強制去投胎——這就讓人更努力的去做官啊!更要擠破頭搶占位置,到底是什麽給他們信心,讓儒家諸子相信他們寧願合乎規矩的離開陰間而不是拼命留在安全熟悉的地方呢?大概是他們本人會這麽做吧。

法家的更是離奇,竟然要強制性的固定一族人不能超過十人以上的聚會,每一代人必須分開居住,這且不說如何監視,地府一向以公平和善自居,又怎麽能強迫人家骨肉分離呢?更何況要做到這樣細致的監視,又需要無數的底層小吏來執行,還得增加無數官員來管理這些底層小吏,地府的衙門本來很簡約幹凈,如果一步步這樣進行下去,疊床架屋,造就無數的卑官冗吏。

除此之外,在‘努力教化百姓,讓他們知道閻君偉大高尚!是神仙!’這一點,是共同的。

兩位閻君去看車了。

劉病已對閻君的車駕很感興趣,低頭溜了出去。現在自己的對手只有王猛一個人,諸葛亮近些年來有些懶惰,幹勁不足。唔,如果同時有兩位閻君退位,那就容易多了。

呂雉研究了一下,也跟著溜了出去。

一連溜走了十幾人,好奇啊!

誰都沒見過閻君的法駕。

剛剛被叫來的扶蘇有點迷茫,遲疑了一下,還是入列找了個合乎身份的空位子坐下來。

有人忽然問:“閻君,人間傳聞稱,傳說秦始皇有能照見人心善惡的鏡子,真的有嗎?如果有,拿去掛在城門上,讓人自省。”

話音剛落,就是哄堂大笑。

倘若鏡子中能照出人心善惡,那皇帝執政豈不是易如反掌?

雖說秦末的動亂有諸多原因,也不可避免,但這傳聞太離奇了。

扶蘇心說,有的,但是說出來更會被人嘲笑,唉郁悶,我父親識人用人還很可靠。那些人忠於我父親,我父親死後他們忠於自己的利益。

閻君們卻不認為離奇:“有。”

“那鏡子能通過影子的深淺來辨認人的善惡,但照見的只是當時的魂魄濃淡。善良的人魂濃,惡人魂淡。”

“只不過善良和忠誠全然無關,也不是恒定不變的東西,一念善,一念惡。照一下沒什麽意義。”

眾人無不屏息凝神,仔細靜聽。這話說的太有道理了,誰能想到善良和忠誠無關呢?是啊,一項好品質和另一項好品質並無關聯,有時候甚至背道而馳。

白發閻君看他們開始聊這些無聊的話題,就默不作聲的走了。繼續去看氣向,看整個陰間的氣向,人心會帶動氣向。尋常看面相的人,只能看一個人的氣向,他能看人間九州的炁,也能看陰間的炁。現在氣成雲團,凝聚在西南兩端的兩大信仰和青石山中,講學的大儒們也占據了一部分,但閻君殿卻不服昔日的氣象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