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地獄+漢化(第4/5頁)

顯而易見,要想不滅國,必須具備:皇帝英明,大臣忠心,宗室不作,百姓衣食無憂等諸多條件,尼瑪太難了,哪一個官員不搜刮百姓?宗室怎麽可能清貧儉樸的生活?衣食無憂之後就是窮奢極欲啊!

拓跋濬在旁邊堅稱:“馮有和那些寵臣沒什麽關系,要不然皇帝能和她關系這樣好嗎?”哪一個孫子願意看著老祖母男寵有奇怪的關系還不生氣?

他甚至努力提出一個佐證:“你看,號稱她有男寵這些年,她一個孩子都沒有!”

祖先和兒子都用狐疑的目光看著他,那個,馮氏/太後本來就不能生育啊。你有子女,她得寵數年一無所出,不可能因為換了幾個男人就有孕。

拓跋濬氣的拍大腿,這群人就非得死氣白賴的認定馮有與人有私情?寵臣就是用來講笑話和辦事的!

祖先們也覺得關注這點不好,等那女人死下來再說,到時候看情況決定是否相信沒有——治國治理的好+馮有堅稱沒有+拓跋濬也信了=沒有。三者缺一不可。

拓跋燾把話題扯回來:“拓跋宏……元宏,這個姓倒是挺好的,元亨利貞那個。能在恰當的時候,做了該做的事,是聰明人。當初我也想過要改革,可惜天下未定,不能動搖。”

意思其實是,改革會牽扯到權貴官員的利益,他們就不會忠心和熱誠的為王南征北戰,也不放心讓他們帶兵出征。現在不同,打下來一片國土,得好好治理,治理好了再去吞並劉宋,哦不是,現在是蕭道成的,齊國。

要做成一件大事,絕不是一朝一夕的,急不得,一代天子攻城略地,一代天子休養生息,再一代天子繼續擴張,這才合理,只是皇帝必須得冷靜的意識到自己該做什麽來延續國家。這其中最怕的當然是某一代天子頭腦發昏,該休養生息的時候繼續征戰,那就完了。

元宏的後宮從雖然充盈著不少名門淑媛,但他最喜歡的四個卻是馮太後的四個侄女,皇後是,左右昭儀也是。

馮太後的哥哥馮熙這外戚當的,穩如磐石。

沒過多久,馮太後病逝之後,得到了相當好的待遇,親自指派了一位愛說話的都尉去接她。她可給閻君減輕了不少工作量,各地城隍都對她的改革頗多贊譽。

馮太後一想到要見到丈夫,歡喜之余隱隱有些不安,雖說祭文中絕不會提到太後享用了美姿儀的大臣,只會說起國策。提到了自己提拔宦官一年之內到王公,也說了沒有宦官專權,事無巨細都稟報給自己知曉。若是問起治國和撫育子孫,絕沒有辜負丈夫,只是不到三十歲守寡,如今四十九歲,出入宮禁的都是當世英才……希望拓跋弘別說什麽。

都尉就叨叨叨的講了一下:“都住在鎮子裏,不讓百姓看到帝後的容顏,沒執政的皇後太後可以自由選擇是否進去……但是你執政了,按照皇帝的標準來看,得等一段時間。”

馮太後瞬間就明白了,冥府的君王為了百姓穩定歸心,要把人間的帝王軟禁一段時間,錯開時間,讓本朝的官員士卒見不到本朝的天子,以免生事。拓跋弘的生母或許不在這鎮子裏,這倒好,免得她搶占先機。

都尉又說:“鬼魂的面貌會停留在生前最快樂的時刻。”你最快樂的時候是四十多歲啊。

馮太後和所有的聰明人一樣,死後一直在用心觀察,仔細探聽,聽見這句話覺得他在暗示什麽。擡手摸了摸自己的臉,從袖子裏掏出小銅鏡看了看,哎?

我那是為何如此高興?是為了元宏和我齊心協力?是為了政令暢通無阻?這些事都讓人開心啊!

拓跋家的皇帝們主要是放牧,他們也種地,種麥子和蔥,羊羔吃了麥苗會長得很好,他們吃的則主要是祭品,同來調劑的則是種在房前屋後的藍莓和其他漿果。看誰家的地荒著,就知道誰家的國祚還在延續,原先劉宋一群人只有劉裕習慣性的耕種,現在都開始種地了。買來昂貴的小羊羔,這小羊羔養了很多年,終於開始產奶——別問為什麽,就是有。

拓跋濬百無聊賴的捧著新書《文心雕龍》在看,這本是李氏拿給拓跋弘的書,一摞八本,互相交換著看。

看到一個四十多歲的美婦人被人送進鎮子中,美婦人的衣著樸素,衣服上不僅沒有紋繡,也沒有華麗的鑲邊,滿頭青絲略有幾絲白發,用牛角簪和骨簪挽做烏雲寰。骨簪是服喪之用,始終沒褪。

仍是纖腰一束,和生前沒有什麽變化,氣勢也是一樣。馮有身上沒有銳利刺人氣勢,也沒有當權者張揚桀驁的氣焰,就連面貌也稱得上柔和,只是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讓人不由自主的肅然起敬,可能是樸素和公正。

馮太後也有一點兒目中無人,她的目光略過這有了簡陋小徑的鎮子,也在草屋和泥屋以及帳篷上飄過,有些人的相貌和氣質令她驚異,但她的目光很快就被如生前一樣年輕英俊,還格外有些野性打著赤膊的丈夫所吸引,快步走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