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德文+宋朝(第3/4頁)

劉邦巋然不動的被祭品淹沒了,心中暗恨自己此時不在帝鎮中,嬴政不住自己對面,不能讓他瞅瞅自己忽然又有祭品了。要知道苻堅可沒祭祀秦始皇哈哈。

旁邊的幫閑抓著祭品拿在手裏,又是摸又是聞,這些指名道姓祭祀過來的食物他們吃不到口內。

還不停的誇贊:“大善人的善行傳到人間啦?”

“活菩薩有人祭祀!”

劉邦心說,就算你們要捧我是菩薩,我也是個死菩薩啊。幸好今天出門帶的隨從足夠多,等到祭品噼裏啪啦刺啦刺啦的閃著油光飄灑著香氣都落下來,在肉堆中抽出祭文:“你們把這些東西都裝起來。”

這祭文寫的特別好,同樣是四六句的駢文,這就寫的如詩如畫。寫祭文的人著名謝靈運。

祭文上有時間地點和祭祀原因,劉裕以五十八歲的高齡順天應命當了皇帝(篡位),因為之前封為宋公,就幹脆國號為宋。(如之前的魏公→魏帝,晉王→晉帝。)

因為劉裕是劉邦弟弟的後代,所以他也算延續了漢朝的天下,祭祀一下高皇帝,告訴他咱劉家真是牛逼啊出了這麽多個皇帝,蜀漢,趙漢,成漢,到我這宋朝一樣是漢,我大漢延綿不絕。

劉邦仔細一琢磨,弟弟的兒子這比中山靖王之後更不容易確定,但是沒關系,誰不想讓自己有一個貴族身份呢?是吧,那可是~貴族啊!這江山屬於大漢,已經是深入人心的事,誰不仰慕漢朝,誰不想和漢朝蹭上點關系?五十八歲,好麽,比我五十四歲登基還老,以後再不能炫耀‘勞資稱帝的時候你們都死了二十年了’。

以前幾個朝代中,有少量的祭祀,雖然漢陵早就被挖過了一遍,但每次安定下來之後,皇帝們還要裝模作樣的派人祭祀前朝的皇帝,正如秦始皇當年親自跑去祭祀黃帝和大禹,就要裝那個一脈相承的樣子。也是為了自己身後事,萬一自己的朝代也滅了呢?約定俗成的祭祀前朝的皇帝,派人給前朝皇帝守靈,也算是同行們互相照顧。劉邦當年還給秦始皇派過扣扣搜搜的二十戶守陵人。

話雖如此,以前那些被人貪汙過的祭祀和今時今日,皇帝親自祭祖的盛況無法比擬。

有心去炫耀一番,又覺得以現在的身份差距,不適合再跑去挑釁,還是安居樂業的好。

幫閑們特別積極的幹活,扛著馬,背著牛,扛著羊,拿扁擔和竹筐挑了好幾擔子,還有一個沒搶上幹活的直接跪在劉邦面前:“爹我背您回去。”

劉邦踹了他一腳:“滾,想得美。”他騎著牛,那種本是用來吃肉的牛,也可以騎,有人在前面牽著鼻環、有人在後面抽牛屁股就行。

祭祀的不只是他,所有漢朝皇帝排除昏君和死得太早沒被人記住之外,都得到了大量祭品。

第二個就是劉盈,劉盈剛經歷了數日不眠,從墨子身邊逃回來,一看扶蘇正在院中練劍,直接像個嬌弱的美女一樣昏倒在扶蘇懷裏。

扶蘇輕車熟路的把他抱起來放床上,蓋好被子,關上門出去繼續練劍。

房頂傳來噼裏啪啦的聲音,好像有什麽又重又大的東西落了下來。油乎乎的熟小動物們順著房頂滑落下來,噗通一下掉在地上,砸在張嫣在曬的幾種幹花上……這一曬匾的花可以直接扔了。這這些花是打算曬幹之後做枕頭用,木枕正面躺著還好,側臥壓耳朵,現在流行的超蓬松柔軟棉花枕呢,又太大了,窩脖子。有些平民百姓用蕎麥皮和麥麩,用起來有特殊的氣味。

劉盈嚇了一跳,趕緊爬起來:“怎麽了?敵襲?”

扶蘇從屋後繞到屋前:“想什麽呢,你的祭祀又續上了。敵襲進不了城,別擔心。”

劉盈捂著頭吭嘰了一聲:“不是我亂擔心,夫子他老人家說,研究代替判官的機械總是不能成功,做些別的改換心情,拾起了千年以前就打算研發的機械,預防惡鬼攻城的。”

扶蘇非常感興趣:“你仔細說說,好神奇的東西。”

“倒是很神奇。現在的弩嘛,最多是連弩,速度快,他想研究的是排弩。一排羽箭可以齊發。人間的神箭手最多可以三箭齊發,夫子想要達到十箭以上。現在能射到十步之外,力量還不足。”

扶蘇亂出主意:“加長弓臂,用偏硬的木頭。”

常識是拉弓射箭靠的是木頭的彈力,弓臂加長,彈力更強,用的木料更硬,彈力加強。

劉盈與他肩並肩坐在房檐下面,看著祭品從天而降,等都降完再收拾:“加長弓臂,互相會碰撞。排弩不能超過八尺,要不然比人射箭還稀疏。這次又是哪個景帝之後登基了?不知道母親有沒有祭祀,要是沒有……”

扶蘇小聲說:“沒事,我父親也不會有。”倆人大概可以互相安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