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劉邦+永嘉(第4/5頁)

想了半天,達成統一:“閻君做事之前,都要互相征求意見,倘若他做得不對,我們會攔不住他麽?不會。何必擔心,像是修路修河渠這種事,做得對,耗盡庫房也應該做。”

“對,如果當時不做,等到現在鬼差們又要累死了。現在就好很多,輕松愉快。”

“他是不是早就預見這件事……好多謀士都能預料到未來的局勢,不是未蔔先知,是分析。”從政治、農業、人心各方面來分析。

“哎?咱們有謀士的,何不請來相詢?”

派出全部扈從去到處找人,總算找來了一半名臣作為謀士。他們聽完了閻君的小煩惱,之後商量了一番,簡略的分成三派。

“我始終不支持秦始皇做為閻君,他缺乏仁愛。”

“我支持秦始皇做閻君,閻君無需仁愛,只要秉持天命,功過分明,令惡人不得脫罪,冤者蒙受大赦就很好。秦朝律法嚴明細致,正適合。”

“應該提防祖龍,但不能聽高祖的建議。閻君,秦國人少,如果過多的任用漢朝的皇帝,他們自然會形成天然的聯盟來爭取更多的權勢,但閻君們又沒有計劃再提拔一個漢帝做閻君上來,就算是提拔上來了,麻煩只會更多。秦漢兩國天然不對頭,既然是祖龍先來了一步,居於上位,四百余年判官生涯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又為地府開闊革新,不必提拔漢帝與他為敵。司馬炎將天下分封給賢明親眷,為了爭權奪勢,賢明的不賢了,仁愛的也不仁了。倘若為了制衡,讓閻君殿中開始有了矛盾嫌隙,反倒遺禍不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祖龍生平待人還算是厚道。”

為了避免後續麻煩,有三個策略:下策是飛鳥盡良弓藏——說的有點難聽,實際上是每隔幾年就罷黜一個人再重新起復另一個人,讓他們把爭權奪利的心態用在討好閻君上,但誰都有脾氣,罷黜幾次人家就幹脆不幹了,富與貴對皇帝來說無足輕重。

中策是大規模提拔之前春秋戰國鎮中的秦王,達到一個雙方平衡的狀態。

上策不用制衡,沒有法律約束閻君嗎?蒼天在上,誰敢胡作非為?

名臣團給完建議,各自回去工作。

他們只管出謀劃策,聽不聽、聽哪一部分是君王的工作。

閻君們又頭疼了一會:“去,讓鎮守法門的銀環過來一趟。”

銀環蛇扭搭扭搭的甩著尾巴進了閻君殿,就地一滾,變成一個小人,拜倒在地:“閻君。”

“免禮,起來吧。”“何必行此大禮?”

小人雙手撐起上半身:“不太會走路,讓我趴著吧。”他修行的不差,只是幾百年不動彈,忘了怎麽走路。

“我們給了贏判官法門的名額,他沒有修煉,讓給了呂雉和張嫣,當時是什麽情景?”說實話他真的很冷靜,知道自己不夠單純修行不了,真舍得讓給別人。

蛇記仇,不記仇的時候記性也特別好,想起那天的情景就嘶嘶嘶的笑了起來:“我不記得那兩個女子的名字,年紀小的那個被推進去,沒什麽事,他和那個年紀大的女子在門口互相謙讓,然後往裏推對方,最後在門口扭打起來。女子體力不支,被他扔進去了嘻嘻嘻嘻”

閻君們也覺得好笑,笑完之後打算正式去找他聊一聊治理地府的方針,順便一起喝酒閑聊,問問他對於享受人生的看法。

“現在人間在打仗。”

“一直在打仗。”

坐著大白牛車——不是真牛,是一只白玉牛變化而成,帶上酒和扈從,來到鬼門處。

鬼門中間被區分開,有一個長長的梯子接到天空中,寬大約有五丈,遠遠的看著像是梯子,湊近了看就是大斜坡。梯子上全是光滑的木板,從鬼門上下來的鬼魂就順著木板滑下去,滑出挺遠的距離,停在一個獨立的圍場中,稍加休息就可以出去了。而直接從天上扔下來的、沒有鬼差提起作為緩沖直接啪嘰摔在鬼魂堆中的鬼魂們,則被圍成一圈的鬼差扔的漫天飛舞。

閻君們:“顯然這邊是有罪的,那邊是沒罪的。”

“還行,你看沒罪的還是多。是啊被這邊的給殺了。”

“可能是我眼神不好,我覺得鬼魂滿天亂飛,還挺好看…有點像一大把石蒜花(曼珠沙華)被風吹的顫抖的樣子…”

“你不說我們還不覺得。真像啊。”

“是挺好看的。”

再好看看了半個時辰也夠了,不能再耽誤時間,趕緊過鬼門去人間。

“現在是什麽時候?”

“元嘉六年六月。”

“是啊,人間六月,田地荒蕪,真是不像話。”

“人間的農時我記不清楚,夏末應該是差不多豐收吧?”

他們到洛陽的時候,城隍府中沒有主官。“人呢?”

“大人說去看打仗了。”

嬴政正和劉恒、劉病已以及另外十幾名城隍,幾十名終南山中的散仙在洛陽城樓的頂上站著,看著眼下弓矢如雨,喊殺聲震天,戰鬥雙方的屍體不停的往下掉,看攻城守城的各種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