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更賤+清點+張方(第4/7頁)

校尉繼續說:“像這種死後沒有受審的,投胎之前要受審,把功過都結清楚了才能去。不是拖延了幾十年上百年就徹底不問了,殺了人也算白殺,那怎麽可能。旁邊的卷宗上邪惡了,安帝和閻氏、順帝和梁氏也在地獄中服刑。”

這兩個皇帝也要去投胎,投胎之前自然也要審查,幹過的蠢事不論因為什麽,都得負責。跟人慪氣不行,有人教過他們該怎麽做事。一意孤行那就負責吧。

賈南風把還沒喊出口的話又咽了回去,帝鎮挺好挺好的。有房子,有墊子,還要什麽?

曹操沉吟了半天,默默的擦冷汗。

孫權捫心自問,仔細想了半天,也不想去投胎了。

楊艷趴在司馬炎肩頭痛哭出聲,兒子要慘了慘了!!

楊芷在旁邊冷哼冷笑:“賈南風,你快去投胎呀,你去投胎就不用在這裏受苦了,換個地方去受刑。”

賈南風反問道:“太後,你當真無辜麽?明知我不賢良,卻要保我,明知你父親昏庸,卻扶助他執掌大權,我不過是爭權奪勢,你壓根就是個糊塗蛋。”

劉恒沉吟良久,始終不記得這個說法,懷疑自己記性不好,也可能是太忙了忘了,亦或是判官直接面對拿來受審的人,死後不盡快受審的人根本看不見。“原來如此。”

漢質帝劉纘忽然越眾而出:“諸位先帝,我想去投胎,人間昏亂,該是我大展宏圖的時候。”他當年是罵梁冀是跋扈將軍因而被毒死,死後雖然平和,卻一直在等一個足夠亂的亂世。

眾人這次不攔他了,好男兒志在四方,男孩子不應該久眷溫柔鄉。天下要靠自己去打,帝位要靠自己去爭!之前他想去投胎,幾次被攔住,皇帝們認為人間還不夠亂,不是好機會。他們對這孩子去投胎很放心,他雖然有主見,生前卻沒有自己做主的機會,壓根不會去下地獄啦。

劉恒也沒多做什麽,就是把桓靈二帝都抓走了:“你們兩個該為漢朝的覆滅負責。”

二人大哭不肯去,兩人都有滿腹苦水,年幼時都被太後掌權,有許多挫折痛苦,身不由己許多年。問題在於,他們可以自己做主之後做的錯事太多了。

他們本可以勵精圖治,像是剛登基那時候一樣,奮力中興國家。

曹操調整好心態,笑嘻嘻的摸著下巴:“可惜玄德不在這裏,他一定會高興。”

孫權特意去問趙飛燕:“趙皇後,跳舞嗎?”

司馬懿忽然出聲詢問:“漢文帝,我有一事不明,還請賜教。”

劉恒:“你說。”

“這些離開的皇帝再也不會回來,何不把財產充公,土地清理幹凈?”

劉恒想了想,問校尉:“如果把這幾塊土地抽走,讓他們沒有空缺的繼續毗鄰而居,能做到嗎?”

“能。”

“萬萬不可!!”*5!

曹操知道自己風評不好,笑嘻嘻的給孫權使了個眼色。

孫權眨巴著憂郁的棕綠色眼睛,上前作揖:“漢文帝,容稟。現在這兩排房舍田地,鎮長家(秦始皇)這排已經離開趙漢,安帝、順帝、桓帝四家,而漢高祖這排房舍,只離開了兩戶,更始帝、靈帝,劉纘與劉炳同住,離開也不會縮減。現在每戶五畝地,房舍正相對,司馬懿左右兩邊是曹丕孫休,正對面是曹叡,倘若把這六家都抽走,那麽他正對面成了劉備家,不能形成三面包圍之勢。”

現在的形勢不看地圖很難說清楚,帝鎮的宅地是並行的兩排,一排是始皇家為首,另一排是劉邦家為首,兩家中間是立在路上的法碑亭,所有新來的皇帝依次落戶在兩邊。

趙漢王昌夾在劉欣和劉秀家之間,現在已是人去屋空,但土地還在。劉肇和曹操之間是劉祜、劉保、劉志三家。宅子空著倒是不要緊,曹操很願意自己隔壁沒有鄰居,這樣安全,雖然桓帝劉志做鄰居也挺安全,但是這樣更安心。如果像是端來司馬懿的房舍那樣,用神奇的法術把土地抽走,把其余的宅地安排的緊湊毗鄰,那樣整個局勢和地形就變了。雖然曹操隔壁還是常年不回家的劉肇,卻無法對司馬懿形成三面夾擊的形勢,他和孫權一個眼神交換,就集體反對。

劉恒問兒孫:“現在帝鎮中在打仗嗎?”他每隔一兩年回來一次,呆兩三天,其他時間是母親和妻子去探望他。幾次都沒碰上打仗。

曹操笑呵呵的說:“很久不打了。死了很久,才明白過去就明白的道理,人命不分貴賤。”

孫權:“但是得居安思危,現在晉國仍在,我們寧願安定和平,未知他們後代如何。”

劉恒的心態:贊。

……

司馬乂和司馬颙打仗打了一年之久,兵敗被抓進了金鏞城中,被活活燒死。

痛苦喊叫的聲音傳出去很遠,無人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