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戰國+謝罪+獻策(第2/6頁)

嬴政想了想,他不記得自己把那個法門給過父親,但他也不想給。現在還是很別扭。“現在沒有時間去研究這些事,工作很忙,我這次來,不是為了送弩箭。是為了即將推行的新政。”他只是想給父親帶點禮物,又不能拔兩捆韭菜過來,幹脆把劉盈新做的弩拿了兩把過來。

再一次盡力轉移話題:“父親,扶蘇騙了我,您說我應該拿他怎麽辦?”

“你正在騙你淒慘的早早離世的父親。”莊襄王挺善於賣慘的,撒開手讓這個看著和自己同齡的兒子端端正正的坐起來:“騙你什麽事了?”

仔細想想,你們現在沒有江山社稷,權力不大,抓的很結實,他能騙你什麽事?

他就把事情說了:“一直到閻君跟我談起這件事,我才知道這句話不同。刪掉的這句話不重要,但他想要蒙蔽我的耳目,哄騙我。他在我要看的書裏動手腳,我現在懷疑,所有我看到的,涉及我的部分都被扶蘇改動過。”自己沒有時間檢查,想讓呂雉負責審閱,呂雉很誠實。經過這次改動,他隱瞞了這麽久,此後我很難毫無芥蒂的相信他。

莊襄王:“嗤,該,誰讓你總嚇唬小孩,我從來不嚇唬你。”

嬴政陰沉沉的瞅了他一眼,沒說實話:我不需要被嚇唬,我很清醒,很理智也很有分寸,不像那些躁動無禮的小孩一樣需要被管教。當年和趙姬一起生活在趙國時,緊張不安讓我比這些生來優越的小孩更懂生活。還用你嚇唬?你那會常叫我高興一些,呵呵。

年輕貌美的老祖母們,在沒見到他的時候,都心生憐愛,一看他這樣成熟霸道,算了他根本不需要被祖母疼愛。就尊重且端莊的摸摸他的後背,摸的祖龍渾身僵硬,有心拒絕又不能拒絕,只能沉默的猜測自己看不到的這幾位是誰,感覺趙姬在其中。

祖先們一起幫他分析,扶蘇這次在竹簡中動手腳的問題。

“他塗掉了竹簡,你看不出來嗎?”

“可能是磨掉重寫吧。”竹簡的塗改方式除了勾掉或丟掉之外,還可以用磨石把有錯別字的地方打磨掉。

嬴政:“不,他直接替換了那根竹簡。”

祖先們探討了半天,分成兩部分,一部分人認為:嗨呀不是什麽重要的事,算了算了,重要的事不敢騙你就行。

另一部分人認為:確實不對,罵兩句就得了,還想要怎樣?

始皇生氣的原因就在於此,這件事本身不值得如何嚴重的懲罰扶蘇,小題大做不是好事,卻讓自己心裏有了個心結。扶蘇變得不那麽可信了,他會為了不讓我生氣,而做一些偽裝。那麽帝鎮中的消息呢,都是真的嗎?他是真的能壓制住那些皇帝,讓他們不敢造次,還是以懷柔的名義行綏靖的事?賈誼的《過秦論》裏他是不是也給改了?我讓他寫的史書真實可信嗎?天下之士,傾耳而聽,重足而立,拑口而不言。忠臣不諫,智士不謀,扶蘇也不敢說實話嗎?

綏靖很適合引用一下‘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很可惜六國論作者的朝代還沒到,現在還不能引用。

一個燃燒著的火把扔進了庭院中,屋外打著韓國的旗幟。

嬴蕩抄起弩箭上了圍墻,看有人還想拿火把往裏扔,扣動扳機讓他立時斃命。

幾位秦王護送嬴政出鎮,嬴蕩拿了一只雙頭狼牙棒,將近一丈的長杆兩端各有一個一尺長沉甸甸金屬頭套在木杆上,頭上遍三棱銳尖,兩個頂端是矛頭,硬木長杆有一點彈性,而金屬頭可以增加硬度,加上尖兒就更厲害了。這種東西叫青銅殳。馬上用狼牙棒多為單頭,步戰也多是單頭,不能吧武器沖著身後的同袍嘛,他這是單打獨鬥專用的,十步之內不能有戰友。

嬴蕩吹噓道:“我這東西是巷戰的大殺器,站在中間憑借腰力,左右橫掃,人不能近身。”

“真是威風八面,一人能抵擋百人!”

過了一會,又問:“春秋鎮如何?”

“特別安寧和平。那地方的人都講究仁義禮數,不論我們這邊打成什麽樣子,是血肉橫飛還是戰火滔天,那邊……”

“那邊也比射箭,對著稻草靶子,誰準就算誰贏了。”

“也有比祭禮的時候,他們能用年糕捏出各種動物進行祭祀。”

春秋鎮幾乎將‘友誼第一比賽第二’貫徹到底,起沖突的時候也是比賽看誰能站在生前死後的制高點上,打群架的時候極少,誰缺德誰就被群嘲。

被群嘲的人甚至會去自殺一次以示慚愧。

嬴政回家去,一頭紮進秦呂宅的書房裏,這裏都是新買的書,自己從來不看,呂雉不會做什麽手腳。

他卻看到了意想不到的東西,一個精致雪白的、鑲了金邊和金合頁的硨磲貝殼擱在書房裏,一開始還以為是裝飾品,發現能開合才確定是盒子。打開一看,放著一些紙張與信箋,那是自己寫給她的一些詩,還有一些互贈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