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冥壽+史記(第3/4頁)

“那怎麽可能?就是你本紀上。開篇就是。”

嬴政:“我看……我看的書上沒有這句話。

”我看到的書上不是這麽寫的,但是一位以懶惰而著稱的神仙應該不會騙我?關於他的傳言,只是喜歡休息,既不貪吃也不沒有騙人的喜好。仔細想一想,劉徹的陪葬品裏有《史記》,但當時雙方還在打仗,沒有直接拿他的書來看。等到後來,能離開帝鎮已經是一段時間之後了,讓扶蘇去買書,他拿回來的時候,稍有點慢。

神仙懶得細糾這件事:“那挺好的。”

始皇不想斷掉話題:“我讓我兒子去買書,或許是地府抄寫時出了差錯,或許是我兒他偷偷做了改動,他一向覺得我容易生氣。司馬遷沒見過我,又是後世之臣,寫的容貌自然不可信。倒是把我的功業歪曲的部分令人不愉。司馬遷在地府留任,我卻沒找到他,聽說被調去做值日天官?”

這時候還在用竹簡,還沒有紙張更是連雕版印刷都沒有,書店中的書不多,全靠手抄。

歷史上哪來那麽多‘通假字’呢?為什麽很多詩句有兩三個版本呢?

起碼有一半的‘通假字’是抄書時抄錯的,不同版本的詩句也是一樣。

所有有抄寫經驗的人都知道——太容易寫出錯別字啦!

神仙閻君想了半天:“他啊……有一位長官覺得他文筆非常妙,古往今來的史官秉筆直書的雖多,卻少有他那種俠氣。提拔他做值日天官,現在就在衙門中,一心一意的記事修史。”

“哦?煩請賜教。”嬴政心說:一提起這種官員安排,我就興奮了。

“世事難料。神仙們不會無聊到安排人間誰倒黴誰叛亂,誰生孩子誰死全家,都是人們自己折騰,還非要往天命裏塞。我跟你說,天庭為了嘲諷這種蠢事,在每一個鍋底上寫了‘天命’兩個字。”

嬴政:……

“我們也得關注人間發生什麽事了,但放著好日子不過,誰願意天天盯著人間殘破不堪的局面呢?從天上往下看,朱門和餓殍盡收眼底,真不如你那會好歹修長城還給工錢呢。”

嬴政:“是啊。”

“那也得看著啊。哦因為地下太吵了,有本事的神仙們會關掉感應,以免每時每刻都被幾千人念叨著。再想關注人間的局勢,各方勢力,就得派一個人,每天看著朝堂上發生了什麽事,各地諸侯又要鬧什麽幺蛾子,然後整理記錄下來。剛開始是神仙們輪流去做這件事,根據文學水平的不同,有抓不住重點事件的,有憤世嫉俗的,還有打瞌睡睡過去的。後來我們發現了,應該讓人間道德高尚的史官來記錄這些事,到現在為止總共有……幾個人。”

“哦?都是什麽人?”

“‘趙盾弑其君’董狐,還有寫‘崔杼弑其君’父子四人,還有就是司馬遷了。幾個人輪值記錄人間的事,很多事發與微而震寰宇,風生於地,起於青蘋之末。如果不是專業的史官,很容易忽略掉人間朝廷上的一次升遷或貶謫,一次調動或一次聯姻。但禍亂常常因此而起。那誰不是說了嗎?禍亂可以預見,敵人不可擊敗。平息禍亂只能依靠人力,敵人只能自己坑死自己。哎,我累了。”

始皇從腰後撈出來一個軟乎乎的枕頭遞給他:“天官們記錄下的事,隔多久有人查閱?”

“一年吧,或者突然出了什麽事。這個枕頭好,帶著甜美的愛意。”

閻君揉了揉自己的貼上去的朱砂痣,忽然想起來自己來這裏是幹什麽來的:“我聽說外面的河渠是你的主意?真妙啊,我最喜歡泛舟河岸順水漂流~我還有個好主意,哎,我也知道,我是聲名遠揚的人,只要我出主意就一定會被懷疑是為了偷懶。嘖。人要不是為了偷懶,就該抱個大水罐澆水,孔丘還誇這種傻子。我在想,天子鎮和春秋戰國鎮裏的人,少的被軟禁了幾百年,多的被軟禁了近千年,軟禁了這麽多年,也能抵罪吧?麻利的投胎去。你覺得怎麽樣?”

嬴政:?!!

“閻君說的在理,只是此事非同小可,帝王的功過錯綜復雜,難以分辨,現在人間還算安定,若要處理這些事,得盡快。”

神仙閻君擡起頭看看他:“你想做這件事,是不是?唔,我的直覺果然是對的,你喜歡事兒。這樣吧,幫我擠出每天三個時辰的休息時間,我就把這個主意賣給你。”

“好!”他的停頓極短,因為已經思考了好一會。這件事簡直就是鬼卒們常說的,天上掉餡餅、醋碟、紫皮蒜和剝蒜小妹兒。

“甚好!”說罷,把頭埋在枕頭裏開始睡覺。

嬴政心不在焉的寫下剛剛一邊聊天一邊籌措出的判詞,寫完之後塗改掉兩個錯別字,把紙往外一扔。很快紙就飛了回來,果然是直接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