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直道+原生+雨女無瓜(第3/7頁)

“二位閻君,告辭了。”嬴政起身告辭,走到門口又想起來一件事,轉回身:“閻君,我還有一個建議。”

“你說你說,你想起來什麽了?有什麽人間能用得上的東西?”

“有!”嬴政說:“修路!人間到地府只有幾個鬼門(天上的大窟窿),鬼門到城池之間沒有路,城池之間也沒有路。各個鎮子之間也沒有路。”他雖然沒幹過鬼卒的工作,也知道在曠野上約束一群慘死的冤魂應該不太容易。

“哇,你真是喜歡修路。”

嬴政一提到修路就很興奮,他統一六國的第二年開始修造秦直道,為的就是可以加快發布政令、傳遞消息、運輸、調兵的速度,誰都知道兵貴神速!

為什麽過去要采取分封制?因為一旦某個地方發生了事情,天子要在幾個月之後才能知道,不分封不行。只有信息快速傳遞,政令暢通無阻才能改為郡縣制。其實他一直都不理解,地府為什麽沒有路,只有一些被鬼踩出來的稀疏的小路,還有高矮不平的坡。

很顯然這是因為閻君根本不出門,不巡遊,不知道修路的重要性,而調集的士兵都能在都尉的帶領下騰飛一段距離,也不需要修路。只有那些剛死的幽魂、底層的鬼卒,既不會禦風,又不知道修路。

祖龍開始滔滔不絕的講了起來。

《你不可不知關於修路的18種好處》

《始皇給你一個忠告,功在千年》

《修路的必要性,全國都知道》

《不修路就是在浪費鬼卒的氣力》

《如果有這樣一條路……》“冤魂在無法離開這條路,在城門口施食,他們就會自己沖過去!!”

兩位閻君聽的如癡如醉,覺得他好有道理,一起點頭:“修修!修路!”

“一定要修路!”

“開始修路時讓你負責!”

嬴政表示心滿意足,要不是想起來自己是下屬人家是閻君,差點當場指揮他們拿來地圖,開始規劃修路的方向。趁著自己還能繃住,及時的撤退了。

難怪權臣容易犯上,真是情難自已。

……

呂雉和張嫣深談一番,確定這個小美人還是沒有進取心,還是膽小,但是有了衡量修為的方式,她也只好聽之任之。輕柔的把劉盈拉進屋:“你又做了什麽錯事?為什麽一臉愧疚?”

劉盈有點頭疼:“我想要盡快做出一些成就,想要招納人才,可是扶蘇太有耐心了。他萬事不著急,沉穩厚重,接手帝鎮之後雷厲風行的改善了環境,開始讓趙飛燕趙合德跳舞腐蝕他們的意志,然後就穩了下來,不急於招納新的人。我心裏急切……漢朝的皇帝一個個的死,他們的實力逐漸壯大,我們卻穩步不前。”

呂雉眯起眼睛看了他一會,忽然說:“臣為太後子,終不能治天下。是不是?”

這是他的原話。

劉盈臉上紅白斑駁,糾結了一會,俯首下拜:“不是,不全是。”

這句話的意思很明確,翻譯成白話文是‘我是你兒子,你還能不能讓我管事?’。

他當年因為和母親意見相左,就吵起來了。年輕人總是急切的想做點什麽證明自己。

呂雉心說我就知道你小子心急,沉不住氣:“帝鎮中的事急不得,急則生亂,急則露敗相。”

劉盈垂頭喪氣:“我和扶蘇生氣了。他沒生我的氣,可我,我不想跟他生氣。”

他在生前經常覺得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和劉邦慪氣的時候只能做到少說話別惹事,和母親慪氣的時候不插手朝政,滾到旁邊喝酒去,一直在努力控制,但是控制不住。到地府之後和扶蘇關系融洽,從來沒有生過氣,這是第一次,如果以後有更多次怎麽辦呢?

呂雉不想瞎猜,直接問:“吵起來了?打起來了?”

“沒有。”劉盈把事情經過仔仔細細的說了:“我太心急,沒好好問他。”

“你和他不一樣。”呂雉摸了摸兒子的腦袋:“你沒發現麽,扶蘇從來不想對誰證明自己的能力,他也不需要別人高看他。當年政哥在帝鎮中,他就安安靜靜的去種地,你說這是為什麽?”

劉盈有點茫然:“因為陛下很厲害?”

“不錯,但不只是如此。”呂雉嘆了口氣,細究兒子的性格成因,他缺乏一個能作為楷模、讓他學習的男性。扶蘇和嬴政學的四平八穩,不動聲色。為什麽說君王‘長與婦人之手’不是一個好事兒呢?不僅因為婦人疼愛孩子,會讓他無憂無慮,會哄著他、放縱她。

後宮和朝堂的處事之道完全不一樣,後宮需要的是自保和爭寵,如果一個小孩子學了後宮婦人小心謹慎和討好君主、尖酸刻薄的對其他婦人的態度,拿到朝堂上去應用,就會一敗塗地,如果是君王則更加糟糕。君王不需要更不應該討好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