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恭喜+發現+建議(加更一章)(第3/6頁)

這袖子可真能裝東西啊!雖然不知道為什麽,但鼓鼓囊囊的錦囊裏裝滿了瓜子。

一路上只聞鬼哭,聽的他有些心煩。

扶蘇和劉盈在河邊研究怎麽燒制瓦當。兩個健壯的男人種幾畝地可不會消耗掉全部的力氣和時間,再加上沒有老婆孩子,就無聊到了一種特殊的境界——搞藝術!

“父親很喜歡瓦當。”扶蘇拿著竹片小刀試圖在一塊泥餅上陰刻出瓦當上的圖案。“鹹陽宮重修時,父親親自選定鹹陽宮的瓦當上用哪些字和圖案。”

“這也太難做了。”劉盈則對著另一塊泥餅下刀。和扶蘇不同,他在試圖弄陽文圖案。

印章分為陰文和陽文,陰文指的是鏤空字體部分,刻好了蓋個印章,文字部分蘸不著墨,是白的。陽文則是將文字邊緣全部挖空,只留下文字部分,能蘸著墨的蓋出來的只有文字。

倆人已經搗鼓挺長時間了,要刻圖案或文字的泥餅如果太濕潤,刻出來的字會被緩慢流淌的泥填平,晾幹之後變得模糊不輕,如果泥餅晾的更幹一點,下刀時容易斷裂——竹片斷了或是泥餅裂了。

試驗多日之後,終於找到並固定了合適的濕度。

劉盈刻好了一塊泥餅,小心翼翼的把這東西從石頭上弄下來,這次沒怎麽變形,地下灑了草木灰防止粘連,也的確有效。放在旁邊的竹葉上繼續晾幹:“這樣的圓餅怎麽插在房頂上?用瓦壓住麽?”

倆人只見過瓦當朝外的一面,看著的確好看,精致,具體怎麽安裝、固定,不知道。

“可能是木頭上有槽?或者是像銅鏡一樣有鼻,可以拴在木頭上?”

“嗯,也許是用榫卯結構扣在瓦片上?”

一頓瞎猜之後,倆人都沒猜到瓦當藏起來的鏈接部分是一塊挺長、半圓拱形瓦,能和木料吻合,正好符合瓦片供起來的弧度,這樣才能搭穩當。(像超市米鏟,不帶手柄)

“寶貝~我的寶貝兒子呦!”

扶蘇聽見一個陌生又熟悉的聲音呼喚自己,回頭看了一眼,蹭的一下站起來,不敢置信:“娘?”

桃瑤激動的點頭:“快來讓我看看你!”

扶蘇快步走到屏障邊緣:“娘,伯父。您二位怎麽來了?”

繼父的表情不太好看,臊眉耷眼的沒吭聲。作為一個城隍,他一點都不想說自己轄區內的百姓因為各種原因死走逃亡,現在整個領地內只有幾百個活人,隱藏在山嶺中,真是羞恥啊。城隍是有點本事,可是幹不過流竄的匪徒,只能扼腕興嘆。

桃瑤也沒說實話:“來看你呀,要不然還能有什麽事。你還好嗎?你在玩泥巴?”

扶蘇不想說自己現在精通於夯土、砍木頭、搭建房屋和耕種,這不露臉,還會讓母親擔心:“小時候沒玩過,現在帶著阿盈補上。”

“你小時候玩過呀,我種的花被你連根刨了好幾顆,你想抓蚯蚓。”

劉盈可開心了:“還有這種事兒呐?我還以為哥哥他從小就乖巧穩重。”

桃瑤一高興,又說了好幾件事。說的扶蘇臉都紅了。

她又說:“我本想給你帶點人間的貢品,最近那點貢品都不夠我們吃的,哎。”

“您等我一會。”扶蘇轉身離開了。

嬴政遠遠的觀察了一下鎮子中的情況,從這個角度沒看到劉邦他們的人——這是自己的宅地旁邊,很好。

大步流星的走了過去,進到屏障裏,剛要往兵馬俑圍墻裏走,忽然看到扶蘇從糧倉裏走出來,扛著一個麻袋悄悄往外走。他閃身躲在兵馬俑群眾,沒被他發現,靜默的搜尋屏障外有什麽人。

屏障外是一個臉圓圓的,笑起來又甜又清澈的小婦人,看著眼熟。

扶蘇把糧食給了她,奇怪,她和扶蘇什麽關系?劉盈也在那裏,看姿態還挺高興。

嬴政遠遠的看了一會,覺得熟悉,還覺得可愛,猛然想起這是扶蘇的母親。二百年不見,居然還能想起來她是誰……他又靜靜的看了兩眼,能看出她和身邊那個男人關系曖昧,就轉身回去了。

桃瑤看到始皇發現了自己,緊張的瞬間躲到丈夫身後:“你們倆快回去吧,陛下好像看到我們了。”

城隍安慰她:“你別怕,他出不來。”

扶蘇有點尷尬,還是如實說了:“我父親現在在閻君駕前當差,這是剛回來。娘你別緊張,父親不在意這些事。”不能不說,萬一碰上了呢

城隍一窒,又說:“那也不用怕,人死如燈滅,我們倆是正經夫妻。他既然當差,更不敢動手,閻君嚴禁判官搶奪別人家的妻子。”

桃瑤還是揪著丈夫的袖子,奮力把他拖走了。

呂雉現在十分愜意。她躺在席子上,旁邊放著一盤年糕、一盤灶糖,手裏拿著一卷劉盈剛在集市上買回來的《山海經》,是某人的陪葬品。把錦被疊好墊在枕頭上,舒舒服服的靠在上面,躺著看看小說,吃吃零食,真是舒服呀,出嫁前最快活的日子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