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欺淩+衛青+防禦(加更一章)(第2/6頁)

劉邦氣樂了:“你小子真是多疑猜忌,勞資想打你,純粹是因為你廢了劉據。劉據不可惜,可惜的是漢家江山又落在幾個權臣手中操縱。”

你他媽猜對了!

劉徹直接對他們下了最後通知:“高祖,文帝,景帝,你們若再為了這些已經定局的事和朕不清不楚,就不要怪朕無情。都是皇帝,沒有孰高孰低之分,到了這裏,也不必為天下人做什麽表率。”

劉啟大怒:“你要幹什麽!”

劉徹伸手一指對面:“始皇與呂後素有容人之量,你們再敢侮辱朕一句,朕就去投靠呂後和惠帝?”

同樣的訓練武功的教頭,扶蘇可比高祖英俊的多!在這裏你們仗著是我的曾祖父、祖父和父親,把朕這樣武功(指功勛)卓越的帝王看的輕如草芥。把朕當奴隸一樣輕賤,像訓馬一樣的像讓朕馴服,如果到了嬴秦陣營,他們絕不會這樣做,他們只會熱情而感激的迎接朕。

這番話真是晴天霹靂!

真是振聾發聵!

真是非常強有力的威脅!

劉弗陵把脖子伸的長如天鵝,發出一聲非常失禮的叫聲:“嘎?”

等等,我還沒考慮好要不要跑,我爹就要跑到對面陣營去了?

唔……我沒得選了,那樣兩邊就都不好了。

許平君瞪大眼睛,沒敢吭聲。

劉邦怒極而笑,指著劉啟:“你這個小畜生,看你把孩子逼成什麽樣了。”

四周一片靜寂無聲,所有人都陷入了震驚帶來的沉默之中,主要是不知道該說什麽。

雖然讀過祖先的事跡,知道當年高祖被項羽圍在滎陽,韓信不來解圍反倒要索取假齊王的王位。劉邦正在破口大罵,被張良踩了一腳全了一句,就平靜下來封他為真齊王。知道這件事歸知道,親眼所見時還是覺得很震撼。

劉徹的氣焰頓消,無力的張了張嘴,想說罵自己罵的最恨,打的最恨的都是高祖你啊。可是他都說了這個話了,再說什麽反倒顯得自己沒完沒了。

劉啟也想暴起。

劉恒踩了他一腳,暗示道:不能劉徹跑到嬴政哪兒去,這小子算是個猛士!

劉啟理會錯了,以為爹的意思是:他罵你是小畜生,他也沒占便宜。你要是小畜生,你兒子也沒占便宜,他就是個蛋。

這麽想一想,也不是不能接受啊。他心滿意足的閉嘴了。

現在沒有人敢說話,劉徹也不知道該說什麽了。

劉邦眼看一場叛逃的風暴化為烏有,性格倔強暴躁傲慢的小屁孩驚愕呆滯的站在地上,劍尖兒緩緩的失去力量對著地面垂直,不由得暗暗好笑。“我脾氣也不好,你倒是早點說啊。你不嚷嚷,我哪知道你生氣了。”

劉徹情緒復雜:“……”

“行了行了,過去了。劉啟,你小子以後不許再說了。”

劉啟直翻白眼。

這事兒也就這麽含含糊糊的過去了。

劉邦拿了珍藏的酒肴出來,喝了一場酒,講了講笑話。

過後又和劉啟私下談心,跟他說:“老子只能罵你啊,我要是跟他說,我是個老畜生,瘋了心胡說八道,也有一樣的效果,可你就還是小畜生。”

……

臣子不能盡忠職守,無差別的攻擊所有敵人,這對君王來說不是好消息。

但是讓大臣不能下手的人是他舊主,這也不是什麽壞事。忠臣義士總是令聰明的君王喜歡,哪怕是對敵人的忠誠,那也是一種好品行,因為‘忠誠’這種特性必須被表彰、鼓勵、提倡。

不論古今中外,沒有人喜歡叛徒。

衛青回去之後想了幾天,又和姐姐、侄兒商量了一會,衛子夫表示不心疼劉徹,劉據倒有些為難。又去拜訪了阿青姑娘。越女劍青史留名,阿青姑娘曾經為了越王勾踐訓練士兵,死後被閻君留下作為奇人異士養了起來。衛青去拜訪她時,她正坐在樹上吃櫻桃,衛青不是去問策的,他從不養士更不需要別人給自己出謀劃策,只要做到謹慎忠誠就夠了。他只是找這位姑娘和自己打一架,打一架就能想明白很多事。阿青姑娘不想打架,看在一串漂亮的綠松石項鏈的份兒上,還是跳下樹,拔劍。

衛青就想明白了,要盡力避免處於兩難境地才好,就來求見閻君。

一位閻君緊張的嗑瓜子。另一位閻君在緊張的捏破核桃。還有一位閻君在緊張的拔頭發。

他們工作壓力很大,又常年沒有休息,身外化身經常一邊開會一邊處理公文,各自都有不同的解壓方式。就連看起來最端莊嚴肅有神仙風姿的白發閻君,也有秘不示人的減壓方式。

如果衛青擡起頭來看一看,就會看到閻君並不像他想的那樣莊嚴肅穆,也不是想他想的那樣只有兩個人。

但生性謹慎如他,怎麽會擡起頭來直視君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