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弗陵+計劃(第3/4頁)

“就是啊。”

劉徹不想惹她生氣,也不想被冤枉:“國之棟梁俯拾皆是……”

所有的文臣武將都想為朕效命,都想當官。

他得到朝臣得到的太容易,就不覺得需要珍惜。

三位皇後氣的不搭理他了。

劉弗陵悄悄跑到劉盈那兒去,和他見了面,又被引薦了後院正在研發機關的扶蘇公子。三人稍微聊了幾句,就覺得脾氣契合,相談甚歡,從諸子百家談論到治國方略,又探討到父母問題。

“阿娘希望我當太子,她不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麽。”劉弗陵搖搖頭,流露出與年少天子截然不動的沉靜:“竇太後跟我說,我娘沒來這裏。不知道為什麽,太後都來了這裏,只有李太後和我母親沒來。。。她一定很傷心。你們瞧我這皇帝當的,處處收人掣肘,空有雄心大志,沒能施展抱負。倒不如大哥當皇帝,他少年時開始監國,寬厚和藹,我還記得,大哥笑起來很爽朗。和宮中所有人都不同。”

這皇帝當的,也不必藩王尊貴多少,還死了母親,娶了不喜歡的妻子,被逼著守貞,死的還早。

劉盈感慨頗多,給他講了衛子夫在地府等了幾年,最後和劉徹小小的吵了一架,被兒子帶走的事。

劉弗陵聽的捂住臉,偷偷拭淚:“母子團圓,可喜可賀。嗚……”

扶蘇靜靜的看著小哭包和另一個小哭包抱在一起哭成一團。他想起自己的親娘改嫁的很幸福,每年能來看望自己,雖然也為他們悲傷,但沒法感同身受。也不勸人別哭,為了這種事值得哭,就坐在旁邊靜默無顏的注視他們。

劉弗陵擦了擦眼淚:“扶蘇公子,讓你見笑了。”

“我以前也哭過。”扶蘇撒了個謊安慰他:“為人子女的為父母哭泣合情合理。即便是堯舜、老莊那樣的聖人也不能避免。”

……

沒過多久,就知道是誰成了新的皇帝。

劉賀登基時祭天祭地祭祀列祖列宗,向各方報備。

文帝擔憂的問:“這孩子好麽?”他能像朕一樣控制住國家、輕賦稅薄徭役,與民休養生息嗎?

劉徹想了好半天,也沒想出來劉賀的脾氣秉性,含含糊糊:“還行吧。”反正是沒選上的。

然後漢朝陣營的五位皇帝和三位皇後就開始探討,接下來的大計劃。

首先判定,婦好王後會為了一點吃食首飾就出賣這兩個大秘密嗎?

是有什麽目的嗎?

是聲東擊西,想讓地府烽煙四起?一起起兵互相策應?應該是。

那麽,婦好說的打破壁壘的方式是真的麽?

是來騙東西,還是為了烽煙四起相互呼應著叛亂?啊呸,起義!

劉徹憋的心裏難受,拔劍而起:“試試就知道了。”

竇漪房呵斥道:“不可沖動!”

劉邦隨手拿骨頭丟他:“坐下!老子當年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事兒,你們都沒拜讀過?這種事不能嚷嚷!你知道閻君派誰來盯著咱們嗎?”輕易不要動兵,一旦要動,就必須成功!這次要是失敗了,就沒有以後!

他點了點兒孫們,一陣冷笑:“沒有兵沒有將,拿什麽謀反?你別看婦好那麽說,在這壁壘四處看看,到處都是荒原曠野!咱們餓不死,閻君大可以把咱們放在八千裏大沙漠的正中央,反正不用管食水和交通。萬一打破壁壘之後還沒跑到地府的都城召集舊部就被閻君發覺——他們的兵將能飛過來——那還幹個屁!想來閻君吃了幾虧,不會再傻到派我們的舊臣來抓人。”

高祖畢竟是開國之人,雖然看起來是個流氓,但是一個普通的流氓難能吸引到那麽多能臣勇將呢。

薄姬暗暗點頭,輕聲說道:“即便是韓非,和始皇也沒有君臣之情。”

“不錯。”劉邦點了點他們,撇了撇嘴:“給朕留了貫高,給他留了劉據。呵呵。”

接下來探討另一件事,要不要把買來的情報再賣給嬴政呢?

要不要和他聯合起來,一起去奪取自由?

拿籌碼算一算,嬴政的謀臣勇將又多又好,忠誠正直的也不少,閻君那兒肯定有不少。要不要拉他入夥?

眾人正在探討是否和秦帝結盟。

天上飄飄悠悠下來一卷素絹,上面寫著劉賀繼位27天,不理朝政,荒淫無道,邃被廢。

集體炸鍋!

掀桌子的、破口大罵的、詛咒的。

有一種最傳統、也最簡單的、婦女們經常使用的詛咒方式——用菜刀剁菜板,大聲叫罵對方的名字。劉徹無意間使用了這種詛咒,他一邊用劍砍木料一邊大罵:“霍光!賊子!”

在旁邊安安靜靜的坐了一會劉弗陵悄悄溜走,找到劉盈,在諸位祖宗之中,唯一能讓他感到親切溫暖的就是惠帝。他說:“我告訴您一件事,您不要告訴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