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戲精(第2/2頁)

見周胤點頭,周似錦便幫他把剩余的十三卷《易解》都找了出來,放在了書案上。

周胤見女兒做事麻利妥當,索性自己在黃花梨圈椅上坐下,拿著寫好的書目指揮著周似錦找書。

待書全部找齊,周似錦活動了一番,都有些熱了,額角冒出了一層晶瑩的細汗。

她接過周胤遞過來的茶盞,飲了一口,趁著周胤心情好,把元宵節晚上要和許二姑娘約著一起走百病的事說了,怕周胤不同意,還特意補充了一句:“爹爹,我已經答應她了,可不能說話不算數!”

周胤端著茶盞思索片刻,道:“元宵節晚上我先送你去安國公府,再陪你母親和弟弟妹妹走百病吧!”

周似錦聽了,歡喜得差點跳起來:“那就麻煩爹爹了。”

周胤看著女兒燦爛的笑顏,心裏也歡喜得很,取出一疊銀票給了周似錦:“需要買什麽,讓孫媽媽去給你買。”

周似錦接過銀票,見都是一百兩面額的銀票,至少有十張,當即歡歡喜喜道:“謝謝爹爹!”

不管前世還是今生,她都是最會從爹爹這裏弄到銀子的,有親爹可真好。

見周似錦看著手裏的銀票,美滋滋地笑,笑得臉頰上的小梨渦都出來了,周胤不由也笑了:似錦這孩子,可真是小財迷啊!

正月十五下午,周胤處理罷吏部公務,看著該輪到他講學了,忙趕到了文華殿。

皇太子林岐帶著六位伴讀起身行禮,迎了周胤坐下。

皇太子今日銀冠束發,穿著明黃圓領袍子,玉帶束腰,略顯瘦弱稚嫩,可是修眉鳳目,鼻梁挺秀,清俊溫潤,自有一種高華氣質。

六名伴讀身著一式的繡銀紋白色錦袍,恭恭敬敬陪皇太子讀書。

今日周胤講的是王安石的“熙寧變法”,他重點講解了“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這句話,然後道:“這句話的意思是,天象的變化不必畏懼,祖宗的規矩不一定效法,人們的議論也不需要擔心。”

講解完畢,周胤請皇太子林岐與六位伴讀探討王安石其人。

一番討論後,林岐談了自己的看法,最後道:“王安石,實是宋朝天降之救星,若是熙寧變法成功,宋朝國運,至少延續百年.......時也命也!”

林岐眼神中現出一絲悲憫,道:“他之所以最終失敗,實在是對宋朝朝野的實際狀況了解不夠清楚,推行的政策不夠切合實際,一腔孤勇,以至於敗。”

周胤眼睛發亮看向林岐:“殿下能否把熙寧變法失敗的原因總結為一或者兩個字?”

林岐略一思索,端起茶盞,潑了些清茶在紫檀書案上,伸出修長白皙的手指,蘸著茶水,在光滑的書案上寫了兩個字——“土地”,然後輕輕抹去了水跡。

周胤微微頷首,不再多講。

皇太子殿下才十六歲,便能如此深刻地認識到王安石變法失敗的根本原因,實在是天生的雄才偉略。

將來皇太子登基為帝,若是能夠改變如今鎮南侯蘇家和安國公府許家手握重兵割據一方的局面,再解決導致許多朝代亡國的土地問題,大周一定能夠再現盛世。

想到這裏,周胤不禁心潮澎湃,豪情滿懷。

恰在此時,慈安宮總管太監夏飛親自提著食盒過來了:“太後想著殿下讀書辛苦,特地命慈安宮小廚房備了些茶點,吩咐咱家送了過來!”

林岐牽了牽嘴角,淡淡一笑,吩咐貼身侍奉的小太監李越:“賞夏公公。”

夏飛接了賞銀,卻依舊不肯離開,滿臉堆笑:“太後的拳拳之心,殿下不嘗嘗麽?”

林岐理都不理他。

周胤還是第一次見林岐這樣冷淡,當下作勢看了看一旁擺放的西洋金自鳴鐘,笑道:“夏公公,周某該開講了。”

夏公公知道周胤這人軟硬不吃,也不敢很得罪,當下行禮退下了。

又講了一章書之後,周胤想起自己晚上還要送女兒去獅子街安國公府,便看了一眼一旁擺放的西洋金自鳴鐘。

林岐見狀,眼中閃過一絲笑意:“先生接下來是否有別的安排?我看先生看了好幾次鐘表了。”

他已經接到周胤替周似錦派人送到安國公府的拜帖了。

周胤見林岐如此坦白可愛,當即也笑了,道:“實不相瞞,今日元宵之夜,臣還得送小女去她的閨中好友家一聚。”

林岐聞言,笑意加深,單手支頤歪著腦袋看著周胤,鳳眼亮晶晶:“先生,不知令愛閨中好友是哪位?”

周胤很喜歡林岐這種孩子氣般的好奇,覺得更加親近了,便耐心解釋道:“正是安國公的千金,國公府的許二姑娘。”

林岐“哦”了一聲,道“原來是我表妹。”

他忍著笑,道:“既如此,我就不耽擱先生了。”

周胤騎馬回家途中,想起林岐,不由微笑:殿下可真是善解人意可人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