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2/3頁)

吳才人焦慮地說道:“聽聞貴妃娘娘患的是癆病,臣妾未出閣時家中庶母患得就是這個病,還將庶弟傳染了。”她絞著手帕一臉驚恐,“娘娘這幾日是否接觸過貴妃?”

她見皇後笑說不礙事,依舊堅持勸道:“娘娘還是注意一些比較好,不若讓太醫開一些藥飲,服用後也安心。”

話音未落,就聽到內侍回稟太醫前來請平安脈。

王徽妍見太醫進來後,驚訝地問道:“這才過了幾日,為何又要請平安脈?”

張美人嘻嘻笑道:“興許是陛下著急娘娘懷妊,巴不得太醫每日請脈才好。”

眾人齊齊看過去,見皇後雖然面色如常,但是眼角的風情卻比往昔增添了不少顏色,紛紛暗自艷羨。待盼望中宮有妊後,陛下就可福澤後宮了。

太醫將脈枕放置在桌幾上,拱手回稟:“陛下命臣為娘娘號脈,說上次開的方子效果不大,娘娘還是存在夜間寒涼的症狀。”

三名嬪妃瞧著皇後走下寶座,坐在桌幾旁蹙眉說道:“本宮為何沒覺得寒涼呢。”互相對視後,看向皇後的眼神都充滿了探究。

吳才人笑道:“陛下心疼娘娘,許是更加關注娘娘的玉體是否康健。太醫,皇後娘娘曾與患有癆病之人接觸過,是否需要為娘娘熬制一些湯藥服下,比較安心呢?”

太醫收了脈枕拱手回道:“娘娘的身體看上去並無大礙,就是體內積存了一些寒氣不得紓解。”

“難道是和上次落水有關?”少女捋了捋衣袖,不解地問道。

“有這個可能,臣這就回兩儀殿復命,也會將才人的一番話轉告給陛下。”

“不必說,本宮幾日前就已見過貴妃,若有症狀早已凸顯,再說方才診脈也未見有恙,莫要讓陛下擔憂。”其實吳才人提醒了她,若讓太醫在慕容策耳旁將此事描述的嚴重一些,這將會是一個很好的由頭,這樣就有理由勸說他回兩儀殿就寢。

可不知為何,她卻不願讓他多心。

“這……”太醫沉吟道:“臣謹遵懿旨。”

楚昭儀真摯地說:“娘娘與陛下恩愛,臣妾等見了也心中歡喜。臣妾學著娘娘,這幾日在謄抄《法華經》,為皇後娘娘和貴妃祈福。娘娘您要保重身體,早些痊愈。”

“昭儀有心了。”王徽妍目光在下首三名嬪妃面上來回睃巡,想起那日在蓮花池畔蕩秋千,笑道:“那日的秋千架許是玩耍的人多了,竟然出現繩索松動的問題,害得陛下為救本宮落水,好在有驚無險。”

三名嬪妃聽了紛紛應是,張美人更是撫著胸口說道:“娘娘不知,那日可把臣妾嚇壞了,陛下落水後很久都沒有浮上來。臣妾當時腿都軟了……後來見他臉色慘白的樣子,好幾個晚上都做了噩夢。”她趕忙捂住嘴,小聲說道:“臣妾就是擔心……”

吳才人也掏出絹帕擦了擦眼角,“陛下如此愛重娘娘,臣妾們想起來依舊唏噓不已。”她向往地說道:“若是有人肯為臣妾這般……讓臣妾即刻死了,也是值得的。”

“當時換做你們誰遇到了危險,陛下都會這般去做的。”王徽妍趕忙轉移話題:“明日本宮要在聽雨閣主持養蠶紡絲,妹妹們明日辰時三刻前去即可。”

三名嬪妃起身應諾,見時辰不早了,這才紛紛告辭。

素寧送走了三位宮嬪回來後,噗嗤笑道:“娘娘,婢子聞到了很濃烈的酸味。”她搖頭晃腦地說:“陛下對帶娘娘真是好的無話可說,婢子見陛下似乎也愛吃咱宮裏的小食,劉二今日才做了許多出來,不若娘娘親自走一趟兩儀殿給陛下送去?”

王徽妍提裙邁入寢殿,想到吳才人的話,雖不擔心自己,卻有些擔憂會不會影響到慕容策。畢竟和他有過那麽多親密接觸……

她臉紅地搖了搖頭,還是拿起了抽空剪裁的衣料,靠在羅漢床上繡了起來,“陛下的膳食由尚膳監每日安排,小食出現在兩儀殿終究不妥。”

素蕓戳了戳還要再勸的二愣子,附耳悄聲說道:“你瞧那衣料。”

素寧見到衣料是天青色的,這才捂嘴一笑,哦了一聲,“是婢子思慮不周。”

*

兩儀殿,正殿。

太醫將平安脈的脈案呈了上去,“陛下,皇後娘娘的寒症的確有加重的趨勢。但是為何服藥後沒有藥效,臣還需要與太醫正等人會診。”

慕容策看完脈案後,伸出了手臂,命道:“朕也曾落水,愛卿為朕號脈,看看是否有相似之處。”

太醫為他診脈後更加汗流浹背,“陛□□內並無寒症。”是了,陛下比皇後娘娘落水晚了幾日,為何陛下痊愈了,娘娘卻越發嚴重。

男人眸中漸漸冷凝,“會不會有其他因素造成了寒症?”

太醫會意,哆嗦地下跪,“臣有待查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