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峰巒疊起(九)(第2/3頁)

端娘怔道:“我看姑娘和素心相談甚歡,還以為姑娘什麽都知道,原來是詐素心的啊!”

顧夕顏訕訕然笑了笑。

端娘解釋道:“也不是什麽稀罕物,是種草似的花藤,莖是褐色的,剝開後是晶瑩剔透的玉色,曬幹了磨成粉入藥,是最上乘的跌打療傷的藥引。據說它是越新鮮療效越好,可它原產於劍南郡,江中郡幾乎買不到新鮮的,所以才特別的貴。”

原來是這樣,顧夕顏奇思妙想:“不如把府裏的老人都招集起來,就把這些林子、花草什麽的都包給他們,說不定還會出現像趙嬤嬤這樣有戲劇效果的事了!”

端娘點了顧夕顏的額頭一下:“你啊,要是這樣,那夫人還要你管什麽園子,她不知道自己去管啊!”

也是。顧夕顏再次訕訕然地笑了笑。

可能是顧夕顏這段時間比較安全守己,也可能是因為她接了管園子的事需要頻繁的進出,原來一直守在勿園門口的兩尊門神有一天突然不見了,顧夕顏淡然地笑了笑,到是端娘,臨去秀和園的時候念了一聲“無量壽佛”。

她們一進秀和園的角門,惠蘭就笑盈盈地跑過來接待她們,一會告訴她們這太湖石是從什麽地方運來的,值多少錢;一會兒又說這桂丹樹有多少年,每年結的花可以釀多少酒;還指著那株百年的金橘樹告訴顧夕顏怎樣的金橘味道最好……雖然有點聒耳,但也可以看得出惠蘭的確是惠心蘭質,學識淵博。

顧夕顏望著惠蘭杏眼桃腮的美麗面龐,心中想起以前武俠小說裏看到的一句台詞:“敵不動我不動!”她不由得嘴角輕彎。

惠蘭卻眨著明媚的大眼睛,狀似真誠、無辜的樣子和顧夕顏聊天:“我是聽說姑娘要為墨菊和杏紅贖身的事,才知道姑娘原是疏財仗義的人,以前是我有眼無珠,怠慢了姑娘,姑娘寬大為懷,見了面依舊是平易近人,我實在是慚愧得很,心裏時時不安,想要為姑娘做些什麽才好……”

聽聽這話說的。

顧夕顏只覺得心酸。人到無求品自高,可有幾人能有這樣的境界和這樣的環境!

三個人在秀和園裏又轉了大半天,最後在惠蘭的幫助下決定了改革園子的方案。

吃過午飯,顧夕顏就到守園去把具體的情況說給顧夫人聽,趁著這個機會要和她好好地溝通溝通才行,地香菊的事她暫時還不準備告訴顧夫人。可天下哪有不透風的墻,這事顧夫人是遲早要知道的,可晚一天總比早一天好,自己背著這名聲管了一回園子,第一年的暴利怎麽也得攬在手裏才行。事情一曝光,誰知道會發生什麽事!

說完了秀和園的事,顧夫人又和顧夕顏聊了幾句顧盼兮的事:“這已經是六月了,再不回江南就課業可就真的擔耽了……”

顧夕顏也有點擔心,她慫恿顧夫人:“不如您先走,讓丁執事送您回江南去。”

她的話音剛落,柳兒就稟告道:“丁執事求見!”

兩人均感意外,面面相覷,惹得顧夫人一陣笑。

丁執事進來的時間,顧夕顏已按規矩回避到了屋內屏風後面,顧夫人臉上的笑意還沒有褪去,丁執事有點莫名其妙的,但他謹守著本分,低眉順目地道:“夫人讓我打聽的事有了回音了。”

顧夫人這才輕輕咳了一聲,正色道:“怎樣了?”

丁執事道:“七爺說我們在大安坊有一幢小宅子,比較合適,讓我把鑰匙帶來交給夫人。”

顧夫人接了鑰匙問:“說了多少銀子沒有。”

丁執事道:“七爺說了,那地方接近安化門,有點吵,賣也賣不了幾兩銀子,索性大方些送給崔大姑,還是個人情。”

顧夫人聽了到是猶豫起來:“我聽孫嬤嬤說,七爺把西市的幾個旺鋪都頂了出去,怕是手頭有點不便吧。這宅子雖然小,但大小也是份收入,還是估個價的好!”

丁執事躊躇了一下,說:“夫人,我在你手下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和你不是別的人,我就實話實說了吧,這點銀子,就是塞牙縫都不夠,還不如索性大方些,說不定哪天還要求到那崔大姑的面前……”

余下的話也不用多說了,顧夫人明了地點了點頭。

待丁執事走後,顧夫人拎著黃澄澄的銅鑰匙向顧夕顏感慨:“看見了吧。要不怎麽說萬裏做官為財呢!”

顧夕顏訕然。

哪朝哪代不是這樣的。

回到勿園,顧夕顏悄悄商量端娘:“你去和孫嬤嬤交際交際,看看劉家到底出了什麽事?他們家要倒了,我們家也沒有什麽好日子過?”

端娘非常吃驚,但還是領命而去。

晚上端娘請了孫嬤嬤和田嬤嬤幾位陪房嬤嬤喝酒,用的是“以後要幫著姑娘管園子所以請各位嬤嬤多多關照”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