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第2/2頁)

樂央原本並沒報什麽希望,只是因著裴明徹也牽扯其中,所以才專程遣人去查探。

今日一早,那人回來將查到的結果和盤托出,知曉雁姐的死訊後,她失態得哭了一場,隨後便連忙遣人去將沈瓊給接了過來。

如今再看沈瓊,樂央愈發覺著模樣相仿,又是傷感又是懊惱。若她能早些將人給認出來,也不至於鬧出這麽些事情來,又險些錯過。

沈瓊默然。

此事對她而言太過突然,毫無防備,如今倒像是被砸昏了似的,一時間竟不知道該作何反應。

與樂央長公主不同,她心中並沒有多少高興,也沒有什麽唏噓感慨,有的只是茫然無措。

興許是看出她的心思來,樂央嘆了口氣:“瞧我,也是昏了頭,自顧自地說了這許多,竟還沒來得及將事情同你說清楚。”

“就讓老奴來為沈姑娘講一講吧。”嚴嬤嬤倒了杯茶來,將事情攬了下來。

沈瓊接過那盞茶來,小口抿著,聽嚴嬤嬤講起了幾十年前的舊事。

沈瓊的母親原姓林,閨名棲雁,是先護國大將軍的唯一的女兒。

那時邊關動亂,林將軍奉旨鎮守西境多年,可謂是勞苦功高,連妻女都一並陪邊境的偏僻小鎮,無半點怨言。只可惜後來軍中出了叛徒,林將軍戰死沙場,林夫人原就身體不好,傷心過度,沒多久就隨著亡夫去了,只留下林棲雁這麽一個獨女。

先帝念他為國盡忠,特追封林將軍為護國大將軍,又特地將林棲雁接進宮中,養在了皇後膝下。

也正是因著這個緣故,樂央與林棲雁自小便相熟,後來更是一同長大。

與那些旁的後妃所生的各懷心思的公主相比,樂央更喜歡自小在邊境長大的林棲雁,兩人雖非血親,但卻如同親姊妹一般。

等到今上登基,皇後成了太後,樂央也成了長公主。

太後很是疼惜林棲雁,等她到了年歲後千挑萬選,最終做主將她許配給了宣平侯世子,兩人情投意合,過上了琴瑟和鳴的恩愛日子。

嚴嬤嬤說到這時,忍不住嘆了口氣。

沈瓊喝了足有半盞茶,卻仍舊沒能緩過神來。

她對娘親的身世來歷一無所知,怎麽也沒想到,自己竟然能同這些個“貴人”們扯上幹系。

“後來呢?”沈瓊見嚴嬤嬤欲言又止,忍不住追問了句。

畢竟若真是夫妻恩愛,那怎麽會到如今的地步?

“我來說吧,”樂央接過話茬來,神情冷淡了不少,“當年雁姐成親後,頭一兩年的確過得很是順遂,可因著她遲遲未有身孕,漸漸地便開始不那麽順遂了……”

當初,宣平侯世子求娶林棲雁的時候,曾許諾過一生一世一雙人,絕不納妾。

可婚後始終未有喜信,宣平侯夫人便開始坐不住了,總想著給兒子房中塞人,以免誤了延續香火。

樂央並未詳細描述當年的情形,但想也知道,這種事情會有多麻煩。

林棲雁自幼生在邊關,性情被黃沙磨過,不似尋常閨秀那般和軟。到最後,她也厭倦了那些個事情,主動提出了和離。

宣平侯府自是不同意,幾乎所有人都在勸她忍耐,不要如此沖動。

樂央至今都記得,雁姐一邊寫和離書,一邊同她說得那些話。

“我並非是沒有容人之量,只是覺著厭倦了,”林棲雁輕輕地吹幹紙上的墨跡,擡手將鬢邊的碎發拂在耳後,輕聲道,“我不想睜眼閉眼都是那些個麻煩事,整日裏什麽都不做,滿腦子都想著生孩子,又或是同那些各懷心思的妾室勾心鬥角……不該是這樣的。”

“人這一生,不過幾十年光景,若是都耗在這些事情上,未免也太可憐了。”

樂央那時候尚不明白她這一番話,可沒多久,她便留下和離書與一封信,銷聲匿跡了。

那信是留給太後與樂央的。

信上說,自己在京中十余年,如今想要出門去轉轉,看看少時曾在西境見過的風景,再到江南去逛一圈。等過個三五年在外邊也覺著煩了,再回京來給太後請安。

這舉動堪稱離經叛道,太後又是生氣又是心疼,忙不叠地遣人去尋,可卻始終沒能找到她。

近些年來,連樂央都漸漸放棄了,卻不意竟能循著沈瓊找到了故人的蹤跡。可故人,多年前已經埋骨他鄉。

但其實天高地迥,於林棲雁而言,何處又算得上故土?

舊事談盡,樂央眼底通紅。

她的目光始終落在沈瓊臉上,像是想透過她,再看那回不來的故人一眼。

沈瓊眼睫微顫,心中湧出些說不出的滋味。

其實她已經記不起娘親的模樣,可如今聽著樂央長公主講起多年前的舊事,心中原本那個單薄的輪廓,卻漸漸地生動起來。

作者:臨時有事,晚了點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