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鬧崩(一更)(第2/4頁)

楚太夫人忍不住在腦海中把這兩個孩子擺在了一起,越想越覺得他們倆真是般配極了,眼睛笑得眯成了縫兒。

楚老太爺安撫地拍了拍她的手道:“等小天回來後,問問就知道了。”

不著急,他們以後有的是時間,他們會看著孫兒成家立業,看著他們的曾孫出生……

老兩口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秋風陣陣,窗外的庭院裏一片片紅色的楓葉翩飛,京裏京外都是如此。

九月二十六日一早,新任晉州總兵肖天率三萬禁軍以及一支火銃營精銳浩浩蕩蕩地啟程去往晉州。當日,攝政王慕炎親自去了西山大營為他送行,並為大軍鼓舞士氣。

這些日子來,京中各府都在關注這件事,自然也有不少府邸派了人去圍觀大軍啟程,這一看,他們方才知道原來傳聞中的肖天竟然是一個不足十七歲的黃毛小子,再次嘩然。

肖天走了,但是京城中關於他的各種流言反而愈演愈烈。

朝臣們實在是想不通啊,楚家和章家居然從始至終都沒有任何動作,仿佛他們全然不在意章文澈辛苦了一年卻被搶了功勞,也不在意他被這麽個無名小卒壓了一頭。

這實在太不合理了!

喧喧嚷嚷之中,一直盯著宣國公府的某些人想起了兩天前攝政王曾經親自拜訪過楚家的事,不禁浮想聯翩,在暗地裏議論紛紛:

“莫非是攝政王跟楚家承諾了什麽,楚家才如此悶不吭聲地吃下了這記悶虧?”

“不無可能……不,定是如此!楚家向來精明,宣國公為攝政王立下大功,攝政王怎麽也虧待不了宣國公府。”

“哎,攝政王真真任人唯親,又聽不進諫言,弄得朝堂上下一片烏煙瘴氣,毫無明君風範啊。”

“……”

朝野裏,各種聲音陰陽怪氣地議論著。

內閣幾位閣老自然也聽到了這些個風言風語,他們這次學聰明了,幹脆先坐視不理,放任流言擴散……直到這些流言傳得沸沸揚揚,內閣這才適時地放出風聲,說是肖天是攝政王招安的泰初寨寨主。

短短幾天,“肖天”這個名字又一次讓整個朝堂震了一震,風頭無人能及。

朝臣們目瞪口呆。

“招安”這回事自古有之,但是在本朝很少,也就是在英宗皇帝時有過一次。

彼時,英宗皇帝招安了西南的青龍寨,青龍寨在當地勢力頗大,當年,是由青龍寨幫著牽頭,才“兵不血刃”地令周邊的一些小族臣服於大盛。事後英宗皇帝也沒有卸磨殺驢,封了青龍寨寨主為世襲侯爵,就是如今西南的平西侯府,平西侯也已經傳承了五代。

原來攝政王是招安了泰初寨!

原來攝政王是要以匪制匪!

原來肖天竟然是泰初寨寨主!

震驚之後,朝臣們都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大部分人覺得攝政王也真是故弄玄虛,招安就招安唄,事先說一下不就行了,省得他們猜來猜去的。

再一想,內閣既然都知情,那麽顯然攝政王是早就知會過內閣的。

得知了“真相”的朝臣們一時也失了湊熱鬧的心,一下子全都消停了。

朝堂在喧囂了七八天後,總算是安靜了。

對此,遊君集以及其他閣老們佩服不已。

“端木兄,你真是高。”遊君集以茶代酒,敬了鄰座的端木憲一杯。

端木憲優雅地淺啜了口茶水,雲淡風輕之中又帶著幾分義正言辭,“招安之事,都是實話實說,並無虛言。”

包括遊君集在內的其他幾位閣老聞言,露出復雜的表情。

“是啊是啊,你沒有虛言!”遊君集隨口敷衍道,心裏感慨端木憲對慕炎這未來的孫女婿真是沒話說。

如同端木憲自己說的,他確實沒有虛言,只不過是狡猾地利用了“時機”而已。

他先故意瞞著肖天的身份,挑起朝臣們的好奇與不滿,等他們鬧大了,這才公布肖天是泰初寨寨主,如此一來,就巧妙地轉移了朝臣們的注意力。

鬧了那麽久,現在反而沒人注意,慕炎對於這次招安給予了太多不合理的優待。

秦文朔、黃思任等其他幾位閣臣暗暗地交換著眼神,暗嘆:端木憲真是個老狐狸!

想必第一代平西侯要是知道了肖天招安的待遇,要氣得從棺材裏爬出來,再嘔出一口老血來。

當年英宗皇帝招安青龍寨的時候,朝廷可不曾給過三萬大軍,別說大軍了,甚至連一根糧草都沒給,招安時也沒有給他們家任官封爵,只是給畫了一個大餅罷了。

也就是說,當年,朝廷既不花錢也不出人,空口白話地說服青龍寨自己去立功。

如今民間流傳的英宗皇帝和平西侯的軼事中,把他們君臣的故事傳成了美事,但事實上,這件事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麽“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