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拿捏(第3/5頁)

從端木憲身上探聽不到消息,就有人把目光瞄準了許明禎。

許明禎是正正經經的兩榜進士,曾官拜兩廣總督,乃封疆大吏,很顯然,慕炎特意把這位外祖父弄回京一來是唯親是舉,二來恐怕是為了分權,擴大他在朝堂上的勢力。

他們能想到的,岑隱肯定也能想到。

不少人都在觀望,一些消息靈通的人已經打探到許明禎進了兵部後,會負責整治晉州。

誰都知道晉州如今山匪為患,可不是那麽容易可以拿得下的。

這個時候,被眾人所關注的許明禎正在武英殿的書房中,目光望著掛在墻上的一幅輿圖。

這是晉州的輿圖。

“外祖父,現在晉州從太康城到九河鎮還有安吉城一帶都被金家寨占領了。”慕炎就站在輿圖邊,一邊說,一邊以一枚枚白色的小旗子在輿圖上釘下標記。

“而章文澈和伍延平在晉南,”慕炎的手指在輿圖上緩緩地下移,停頓在大通城一帶,“他們已經把周邊的四五成小寨子收服、整編……”

這些小寨子一對上朝廷軍隊,就慫了,終究不敢以卵擊石,大都是直接投降的,但還有些寨子選擇與其他寨子合作,也有些寨子投靠了晉州最大的兩個山寨金家寨和泰初寨。

金家寨囂張地占地為王,泰初寨以懷柔政策默默發展。

慕炎又用一枚枚藍色小旗子標記在輿圖上,標示出泰初寨的勢力範圍。

白色旗子代表金家寨,紅色旗子代表朝廷軍,藍色旗子代表泰初寨,三股勢力一目了然。

許明禎早知晉州亂,卻是到此刻才知道亂到了這個地步,眉心微蹙。

許明禎深深地凝視著輿圖片刻,沉聲道:“攝政王,如果要收復這兩個寨,只能開戰……”

氣氛微凝。

“外祖父,我不想內耗。”慕炎坦然地表達了他的態度,眼神清澈明亮。

戰爭就意味著傷亡,南北境戰亂數年,死傷將士與百姓不計其數,到現在,北境的戰事還未結束,不到萬不得已,他實在不想把兵力用在自相殘殺上。

這幾年,大盛死的人已經夠多了……

“外祖父,我希望您能制定出整頓晉州的政策。以最小的內耗,收復晉州。”慕炎神色鄭重地看著許明禎道,同時,他伸手做請狀,示意許明禎到窗邊坐下。

兩扇窗戶大敞著,照得書房裏一片明亮,此刻是七月盛夏,書房內擺著冰盆,氣溫恰到好處,只是從窗口吹進來的夏風帶著悶悶的暖意,窗外,蟬鳴不斷,知了知了地叫著。

外祖孫倆在窗邊坐了下來,落風給他們上了茶。

許明禎拈須看著慕炎,眼底露出一抹欣慰,欣慰中又有幾分驕傲。

雖然他與慕炎見面的次數兩只手都數得出來,但是,這寥寥的幾次見面已經足夠許明禎對於慕炎有了不少了解。

慕炎在孤獨與仇恨中長大,背負著不可對外人語的秘密與重擔,許明禎本以為這孩子的性子中多少會帶上幾分陰郁、孤僻、偏執。

但是慕炎沒有。

看著眼前目光明朗的慕炎,許明禎的眼神更柔和了。

如果長女還在世,能看到這樣的慕炎,應該會很高興吧!

許明禎壓下心頭洶湧的情潮,若無其事地問道:“攝政王,這兩個寨子行事作風如何?”

慕炎知無不盡地一一答了:“金家寨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暴戾不仁;泰初寨行事頗有幾分俠風,劫富濟貧,寬和治下。”

許明禎沉吟著道:“臣覺得在對待這兩者上可以‘因人而異’。”

慕炎也是這麽認為的,頷首道:“我和岑督主商議過,對泰初寨可以采取招安。但是,招安的具體條件,也要您來擬定。”

許明禎自是一一應下。

在他看來,大盛已經千瘡百孔,晉州山匪為患,恐怕是滿目瘡痍,這個時候,招安可以減少折損和傷亡,於大局而言,是最為穩妥的方式。

“那金家寨……”許明禎試探地問道。

慕炎毫不掩飾自己對金家寨的嫌惡,冷聲道:“金家寨行事殘暴,屢行屠村之舉,罪無可赦。”

言下之意是他不會考慮招安金家寨。

許明禎心裏有數了,端起茶盅,飲了幾口茶。

說完了正事,氣氛也變得閑適起來。

許明禎笑著隨口道:“攝政王,你這麽久不在京城,倒是對晉州的事了然於心。”

慕炎沒打算瞞著外祖父,直言道:“都是岑督主查的。”

對於如今的大盛,除了南北境與懷州外,最麻煩的就是晉州,慕炎回到京城後,就和岑隱商量過關於晉州的問題。

許明禎的指尖在茶盅上輕輕地摩挲了兩下,眸光閃爍。

許明禎猶豫了一下,還是道:“阿炎,你和岑督主到底……”

他其實想問慕炎和岑隱到底是達成了什麽樣的利益交換,也想提醒慕炎防人之心不可無,要提防岑隱。說到底,當年崇明帝的實力並非不如今上,他就是敗在了“大意”上,他沒有提防他的皇弟,才會遭受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