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正統(二更)(第2/3頁)

慕祐昌的薄唇抿成了一條直線,嘴裏泛起濃濃的苦澀,說不出話來。

閻兆林冷聲叮囑那小將道:“李參將,傳我之命,給南境諸將,讓他們注意軍營嘩變,安穩人心。”

“切記一點,不管戰因為何,我們是為了黎民百姓。”

慕祐顯回過神來,擡眸對上閻兆林的眼眸,“閻總兵,你說的是,我們這一戰是為了南境百姓。”

閻兆林端起手邊的茶盅,擋住嘴角的淺笑,眼眸銳利如箭。

等九月初九,他就會與梁思丞裏應外和,與南懷決戰,屆時,聯合他這段時日已經掌控了的南境三州,就能徹底整合南境。

自打皇帝下了罪己詔後,現在從江南到南境的百姓,已經在他們的步步引導下,念起了崇明帝的好。

崇明帝在時,稅收是現在的一半;

崇明帝在時,懲治貪官,吏治清明;

崇明帝在時,北境有鎮北王府,安枕無憂,南境也是太平無事。

最近這一年多,有不少百姓開始在家中供奉著崇明帝後的牌位,這事瞞不過人,慕祐顯也早就知道,但因為今上弑兄之舉而有愧於心,也沒有阻止,只當不知。

閻兆林不動聲色地又瞥了慕祐顯一眼,現在只要大皇子乖乖的,後面的事也好辦多了。

慕祐顯本不足為懼,不過他人品不錯,閻兆林也不希望自己不得不對他下手。

這時,慕祐顯站起身來,對著閻兆林拱了拱手,“閻總兵,本宮先告辭了。”

“殿下,末將送送殿下。”

閻兆林起身送慕祐顯出了軍營大門,目送他的背影遠去。

清晨,天氣略有些陰,不見一絲陽光,曉風拂面,那寫著“閻”字的軍旗在風中被吹得獵獵作響,閻兆林的袍角也隨風飛舞著,帶著幾分狂放。

等閻兆林轉身時,李參將還如影隨形地跟在他身後,兩人意味深長地相視一笑。

閻兆林和李參將沒有返回之前那個中央大帳,而是去了校場。

此刻校場裏,人頭攢動,一片嘩然。

數以千計的士兵聚集在那裏,這些的臉上都義憤填膺,慷慨激昂地討論著方才聽到的消息,遠遠地就能聽到“密旨”、“皇上”、“北燕”、“陷害”之類的詞語隨風傳來。

眾人的情緒越來越激動,雙目發紅,就如同巨浪起伏的江面般,喧囂不已。

忽然,人群中不知道有誰高喊了一聲:“閻總兵來了!”

猶如平地一聲旱雷響,校場裏很快就靜了下來,那些士兵們的目光都齊刷刷地朝閻兆林的方向望去。

閻兆林在眾人灼灼的目光中,依舊擡頭挺胸,步履如飛。

他的面容嚴峻,目光銳利,就像是一把出鞘的利劍,帶著一身懾人的殺伐之氣。

這是一種在戰場上經歷過生死錘煉才能磨煉出來的氣勢,讓他麾下的這些士兵不由自主地屏氣凝神。

雖然閻兆林還沒下令,那些士兵已經自發地動了起來,訓練有素地站成了整整齊齊的方陣,整齊得好似用尺子量出來似的,一個個身杆筆直得仿佛那一杆杆紅纓槍。

閻兆林大步流星地走上校場北面的高台,左手搭在身側的刀鞘上,挺胸而立,俯視著下方的那些士兵們。

“閻總兵,”一個虬髯胡的千夫長扯著嗓門嘶吼著,怒目而睜,“皇上如此荒唐,通敵叛國,我們保家衛國又有何意!”

他這句話仿佛一石激起千層浪,其他士兵們也都被感染,群情激憤。

他們一個接一個地高喊起來,直抒胸臆:

“是啊,閻總兵,我們實在不想落得跟先簡王一般的下場,我們這些士兵在前方拼殺,結果卻被人從後方捅一刀!”

“小人的堂伯、堂叔就是十二年前戰死在北境,落得個死無全屍,沒有香火的下場!他們死得不值啊!”

“是啊!我們邊境多少將士戰死沙場,就是為國為君,可是這個‘君’,根本就是無恥無德的小人!”

“我們效忠一個賣國的皇帝,那還是不是走狗!最後沒準還要幫著他賣國!”

“……”

這些年輕的士兵全都將心中的憤懣與唾棄寫在了臉上,每一張臉漲得通紅,眼睛充血,聲嘶力竭,神情中都難掩迷茫之色。

他們在這裏拋頭顱灑熱血,到底是為了什麽呢!

忽然,一個陳舊的頭盔被什麽人狠狠地砸在了地上,跟著是一把刀鞘“咣當”落地。

不少人的目光都下意識地看向了頭盔的主人。

那是一個年輕小將。

解下頭盔後,他猶帶著幾分稚氣的臉龐就變得清晰起來,臉龐棱角分明,頭發有些淩亂,幾縷碎發散在頰邊,雙目含淚。

他看來恐怕還不滿十六歲。

這個年紀本該在家接受父母長輩的寵愛,替他開始張羅婚事,而現實是,他不得不站在這個有今天沒有明天的戰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