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教訓(第4/4頁)

巷子外靜悄悄的,只有一匹矯健的黑馬徑自朝著巷尾的幾棵大樹跑去,“得得”,輕微的馬蹄聲回響著。

宅子裏比巷子裏還要安靜,仿佛一座無人的空宅,走在前面引路的隨從也不說話,領著封炎穿過一片青石板庭院,拐過一個彎,又走過一小片翠竹林,沿著一條鵝卵石小道往前走,就看到了一個飛檐翹角的八角涼亭靜立在池塘邊。

長隨停下了腳步,只伸手做請狀。

封炎閑庭信步地朝涼亭的方向走了過去,步履不疾不徐,神情愜意。

此時不過是巳時,日頭漸高,陽光正暖,周圍的丁香花正開得如火如荼,一穗穗淡紫色的小花如水晶似紫玉,星星點點地點綴在枝頭。

風一吹,淡淡的花香彌漫在空氣中。

涼亭中有兩人,一人坐,一人站,皆是四十來歲。

二人似乎聽到了腳步聲,轉頭朝封炎的方向望了過來。

那站立的男子看來四十出頭,中等身量,一襲藏藍袍子掩不住他的將軍肚,鬢發間摻雜著幾縷銀絲,乍一看,就像一個養尊處優的鄉紳,再一觀,就會發現他的一雙眼眸精光四射。

藍袍男子目光銳利地直視著封炎,與此同時,原本坐著的男子也站了起來,只見他青衫綸巾,一派儒雅斯文。

封炎還是一派似笑非笑的樣子,仿佛完全不在意藍袍男子那灼熱銳利的視線,徑直走到了涼亭前。

涼亭中著青衫的儒雅男子率先對著封炎拱手道:“公子。”

“華總兵,”封炎在亭子外停下了腳步,隨意地拱了拱手,先是對著青衫男子,然後是對著藍袍男子,“董大人。”

這兩位正是青州總兵華景平和皖州衛都指揮使董慶達。

背手而立的董慶達還在上下打量著封炎,十七歲的少年身形挺拔如一叢青蔥翠竹,一身玄色萬蝠流雲暗紋直裰,鑲以暗銀色繡花滾邊,腰束鑲翠玉繡雲紋腰帶,鴉羽似的烏發松松地束起,形容間就透著那麽一股子隨意率性的味道。

金色的陽光柔和地灑在少年的臉上、身上,襯得他那雙鳳眸愈發漆黑明亮。

涼亭擋住了上方的陽光,董慶達立於亭子的陰影中,臉上的五官顯得有些模糊暗沉,瞳深如夜。

他不是第一次見到封炎,此刻卻有一種仿佛今天才認識他的感覺。

董慶達沒有出聲,封炎也不在意,徑自在涼亭裏撩袍坐下了,伸手做請狀,“華總兵、董大人請坐。”

寥寥數語就透出一種反客為主的味道。

華景平應聲坐下了,而董慶達的雙腿卻牢牢地釘在了原地,一雙眼睛黑得深不可測,開門見山地問道:“封炎,那封遺詔是你‘弄’出來的?”

封炎也不強求對方,挑了挑眉,一邊給自己倒了一杯水,一邊說道:“遺詔是真的。”

“你……有何證明?”董慶達再問道。

他眯眼看著封炎,在他銳利的眼眸下,似乎任何秘密都無所遁形。

封炎執起水杯,成竹在胸地說道:“遺詔上的印璽、筆跡皆是證明。”頓了頓後,他的語速放緩了一些,徐徐道,“我即然有拓本,自然就有正本。董大人,你總該知道遺詔所用卷軸是無法偽造的。”

說話間,亭子外拂過陣陣春風,丁香花在枝頭顫顫巍巍,花香淡如浮煙,飄入涼亭中,縈繞在眾人的鼻尖。

董慶達深吸了一口氣,只覺得那馥郁的花香盈滿胸膛,讓人有種壓抑氣悶之感。

他一眨不眨地盯著封炎,沉聲再問道:“即便如此,你要怎麽讓我相信,你會是明主?”

他幾乎是一字一頓,空氣隨之一冷,微微凝滯起來。

封炎俊美如畫的臉龐上平靜如常,泰然自若。

華景平卻是皺了皺眉,心裏有些急了,暗道:這董慶達真是個一根腸子通到底的,不會說話!

許是人無完人,有所長必有所短吧。

董慶達不會說話,卻是個善於領兵作戰的將領,這半生經歷過近百次大小戰事,皆是無往而不勝,多次以少勝多,在軍中也可謂是一則傳奇,為人稱道。

董慶達曾經官拜蜀州總兵,風光無限。

然而,因為五年前的一場兵敗,他被連降幾級,調到了皖州,這些年其實一直被閑置著。

董慶達是個可用之將,所以華景平才會想著把他引薦給封炎。

華景平遲疑了一瞬,正想開口,就聽封炎不驚不躁地反問道:“董大人,那你需要怎樣才會相信?”

他把問題拋回給了董慶達。

董慶達靜靜地看著封炎片刻,然後擊掌兩下,“啪啪!”

不遠處一棵枝葉繁茂的老槐樹下,一個抱著長方形木匣子的青衣小廝聞聲走了過來,一直走進涼亭中。

小廝把那個木匣子放在石桌上,打開匣子,從中取出一卷羊皮紙,並將之鋪開在石桌上,羊皮紙上的所繪的地形立刻呈現在眾人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