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遺詔(兩更合一)(第3/7頁)

皇帝的眼神漸漸陰鷙,眸子一點點地醞釀起一場狂風暴雨,嘲諷地說道:“你的主意倒是多!”

他的人還在姑蘇呢,他這個逆子就敢背著他指派起當地的官員來,這要是他不在呢?這逆子豈非更膽大包天了?!

皇帝差點沒把手裏的茶盅給砸出去,目光灼灼地瞪著慕祐景,眼睛中隱約有血絲浮現、蔓延。

慕祐景如何看不出皇帝的震怒,連忙跪在了冷硬如冰塊的地上,俯首請罪道:“父皇,是兒臣之過。兒臣聽到那些個學子誇誇其談地贊頌皇伯父……一時義憤,所以……所以才……還請父皇恕罪。”

慕祐景恭恭敬敬地把額頭磕在了地上,一動不敢動。

照道理,這個時候文永聚應該出聲做個和事佬,一方面安撫皇帝的情緒,一方面也在三皇子的跟前賣個好,可是他方才剛被皇帝斥了,也不敢再說話免得激怒了皇帝,噤聲不語。

一旁的兩個美人就更不敢吭聲了。

亭子內外,又陷入死一般的沉寂中,似乎連寒風都停止了。

皇帝的怒氣在一片沉默中愈發濃重了,聲音自牙齒之間擠出:“事情既然是你鬧出來的,就由你自己去解決!要是不能安撫住這些學子,那麽朕也只能折了你,也好給江南的士林一個交代!”

“……”慕祐景的身子差點沒軟倒,一種冰冷徹骨的感覺自心底迅速地蔓延全身。

他咽了咽口水,艱難地說道:“父皇放心,兒臣一定會安撫住這些學子們的。”他心裏其實還沒有頭緒,但這個時候,也只能盡量把話說得漂亮。

皇帝淡漠地冷哼了一聲,心道:放心?!他能放心嗎?!好好的,這逆子就給他攪出這麽一場風波來!

慕祐景道了聲“兒臣告退”,就匆匆地退下了,步履比來時還要慌亂。

夕陽落下了一半,黃昏的天空越來越昏暗。

慕祐景一鼓作氣地穿過了一片竹林,方才停下了腳步,當他再回首時,已經看不到皇帝所在的亭子。

跟隨在他身旁的小內侍有些擔憂地看著慕祐景,道:“殿下,要不要奴才去請江大人……”

這等小事哪裏需要驚動舅父。慕祐景擡了擡手,打斷了小內侍,小內侍立刻噤聲。

此刻,慕祐景已經冷靜了下來,心緒飛轉。

這些學子啊,如此膽大包天,說到底就是因為每天無病呻吟,沒吃過苦頭,才會上躥下跳的。要是讓他們知道厲害,他倒要看看他們還敢不敢鬧!

想著,慕祐景的眼神變得篤定起來,轉回身,大步流星地朝著滄海林大門口的方向走去。

滄海林中九曲十八彎,格局錯綜復雜,幽靜中藏著雅意,慕祐景在此也住了半個多月了,如今已經是熟門熟路,走過了十幾道各式各樣的門後,大門就出現在了前方。

大門外,熙熙攘攘,人聲鼎沸,遠遠地,就能聽到門外傳來的喧嘩聲。

自打皇帝住到滄海林後,這一帶還從不曾這麽嘈雜過。

跪地請命的學子們其實不過二十來人,守在大門附近的禁軍大概也有二十來人,附近最多的其實還是那些聞訊而來看熱鬧的百姓,男女老少圍得裏三層外三層,一個個指指點點,交頭接耳。

慕祐景氣定神閑地撩袍跨過高高的門檻,然後停了下來,看著那嘈雜的人群,皺了皺眉,卻也沒有驅散這些人。

他既然要“以儆效尤”,那總得有人見證著,也免得鎮壓了這一批,又來下一批。

慕祐景的眸子變得深邃幽暗。

隨行的小內侍清清嗓子,喊道:“三皇子殿下駕到,還不肅靜。”

對於那些圍觀的普通百姓而言,皇子那可是頂天的貴人了,是說書、戲文裏才能聽到的稱呼,趕忙都閉上了嘴。

那些百姓還有跪在地上的學子們都齊刷刷地朝慕祐景看去,慕祐景身上穿的早就不是那身在延光茶樓的藍色錦袍,換了一身金黃色的皇子蟒袍,那夾雜著金線的四爪金蟒看來閃閃發光,也襯得他身上帶著一種皇家特有的貴氣。

外面的街道一下子就安靜了下來,一眼望去,只見半空中片片殘葉在寒風中打著轉兒飄落。

慕祐景對於眼前的這一幕還頗為滿意,心更定了。

對於皇家,這些學子也不過是螻蟻罷了,他一只手就可以捏死他們。

這時,前來請命的學子中為首的青衣學子率先出聲道:“三皇子殿下,學生們是特意為延光茶樓的七位同窗請命,他們既沒有觸犯律法,也無謀逆之意,可孟知府卻不論緣由,派衙差將他們緝拿下獄。還請殿下通稟皇上,令孟知府釋放無辜學子!”

青衣舉子那堅定響亮的聲音在寧靜的街道上隨風傳開,口齒清晰,擲地有聲。

他身旁身後的其他舉子也都是目光明亮地看著前方的慕祐景,希望他能為無辜學子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