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遷怒(第2/5頁)

這樣的人堪為太子,堪為下一任天子嗎?!

這個疑問忍不住浮現在李廷攸的心頭,他的瞳孔變得幽深復雜。

畫舫還在繼續往岸邊行駛著,越是往前,周圍的湖面就越是平靜,畫舫也十分平穩,就仿佛方才的那場騷亂從來沒發生過。

李廷攸望著前方如鏡般的湖面,心思如潮水般劇烈地翻湧著,久久無法平靜。

“緋表妹,我們出去吹吹風吧。”涵星清脆的聲音從船艙裏傳來。

說話間,涵星拉著端木緋快步從裏面出來了,一看到門外的李廷攸,就嬌聲抱怨道:“攸表哥,船艙裏面太悶了!”

端木緋在一旁心有同感地直點頭。空氣悶,人更悶,再呆下去,她就要抑郁了。

她抱緊了袖子裏暖烘烘的手爐,反正她有手爐,不怕冷。

端木緋、涵星幾人說著話,兩個皇子還在你一言我一語地爭吵著,到後來,他們的爭執已經演變成一場意氣之爭,誰也不願意示弱,生怕在眾人跟前損了自己的顏面。

畫舫上的那些姑娘家基本上都“逃”進了船艙裏,剩下那些京城、江南公子哥只能尷尬地站在一旁,只當自己什麽也沒聽到,一個個伸長脖子望著湖岸。

畫舫不疾不徐地行駛著,距離湖岸越來越近,越來越近……當它穩穩地靠在岸邊時,幾乎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

劫後余生。

封炎的心情也十分愉悅,明亮灼熱的目光一直流連在端木緋身上,覺得今天也許是個好日子。

早上出門時他們沒能一起走,卻能和蓁蓁一起回去,果然是個黃道吉日!

下了畫舫後,眾人就四散而去,一場賞湖宴乘興而來,卻是敗興而歸。

唯有端木緋、涵星幾個心情不錯,涵星還拉著李廷攸問他關於閩州和海上行船的事,聽得表姐妹倆津津有味,說說笑笑地回了滄海林。

風陵舫沉船這麽大的事,在場又有百來號人,當然是瞞不住,沒幾個時辰,這件事就在姑蘇城上下都傳遍了,皇帝當天也知道了這件事,龍顏大怒,下令錦衣衛與應天巡撫徹查此事。

這一路南巡,皇帝本來一直心情愉悅,覺得國泰民安,百姓豐衣足食,沒想到,到了江南後卻發生了這樣的事,這就像一頭冷水當頭倒在了皇帝頭上。

稽州布政使文敬之誠惶誠恐地到了聖前謝罪,被皇帝罵得狗血淋頭。

“文敬之啊文敬之,朕對你委以重任,你就這樣回報朕的?”

“你行事也太不周全了,莫非是把朕的幾位皇子公主的安危當兒戲不成?!”

“朕對你太失望了!”

“……”

文敬之是一品大員,早聽聞過皇帝的喜怒無常,只不過,他十幾年不曾在京中任職,這還是第一次切身感受,誠惶誠恐地說著“臣有罪”、”臣惶恐“雲雲的話。

聽到這些千篇一律的請罪話,皇帝更怒。

“你當然有罪!”

“要是朕的皇子公主有什麽萬一,便是把你文家滿門都斬了,也難消朕之怒!”

“堂堂稽州布政使,朝廷的一品大員,連這麽一件小事都要辦出岔子來,你這一州之地又是怎麽管的?!”

文敬之只能由著皇帝罵,一個字也不敢反駁,心裏同時也慶幸他文家滿門撿回了一條命。

接下來的日子裏,皇帝再沒了剛到江南時的興致,連著幾天都待在滄海林裏,既不出去,也沒心思接待江南官吏。

而整個姑蘇城則進入了一片風聲鶴唳中,城中的大街小巷都是來來往往的衙役、錦衣衛,有人去沉船的地方查看沉船,有人封了造船坊,有人在盤查城中的生人,有人把當日的船工全帶去了應天府,總之一個字:查。

因為皇帝閉門不出,封炎反而因禍得福,總算可以不用伴駕了,每天都帶著端木緋“悄悄”出門玩。

他早就想好了要帶端木緋去哪兒玩,之前又跟著聖駕“踩了點”,因此帶著端木緋玩時,倒是顯得胸有成竹,熟門熟路地帶著端木緋在各個名勝古跡都溜了一圈。

虎丘、寒山寺、玄妙觀、滄浪亭、陽澄湖、拙政園等等,連著幾日,兩人就在城內外這些名勝古跡逛逛,走走,玩玩,喝喝。

十一月二十四日,封炎和端木緋從城隍廟玩了回來,悄悄地溜進了滄浪林,這時,才不過是午後,高懸在藍天中的冬日溫暖燦爛。

連著在城中玩了四五天,端木緋其實也乏了,因此逛了城隍廟、又在一家酒樓用些午膳後,就打包了些點心直接回來了。

滄浪林的內侍們以及錦衣衛都對端木緋恭敬有加,端木緋想溜出去玩,根本不費事,眾人都是視若無睹,這一日,卻是被一個錦衣衛迎面攔住了。

“封公子,皇上在一炷香前派人找您。”那個身材勁瘦的錦衣衛對著封炎抱拳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