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還債(第4/4頁)

文永聚努力地讓自己冷靜下來,告誡自己,這次的南巡是一個大好機會。

皇帝笑著對端木緋招了招手,笑道:“端木家的小丫頭,你過來看看,你覺得這幅畫如何?”

端木緋便落落大方地走到了皇帝身旁,仰首看著橫掛在墻上的那幅山水畫。

舒雲看著端木緋的側臉,又看看皇帝,面露煩躁焦急之色,欲言又止,終究還是沒說話。

文永聚斜著眼看了舒雲一眼,不動聲色地撫了撫衣袖。

端木緋細細地把這幅畫賞了一番後,才笑吟吟地說道:“慕老爺,高析孟是青綠山水的名家,我小時候學畫山水時,也臨摹過好幾幅他的畫,對於他作畫的筆法、印章也算是粗通幾分。”

“這幅青綠山水畫筆鋒細膩嫻熟,色彩奪目,氣勢磅礴,又透著幾分他早年獨有的輕快。”

“而且,高析孟精於篆刻,取法於漢碑加以演變,篆刻自成一家。”

“這幅畫的確是高析孟的真跡。”端木緋肯定地說道。

雖然高析孟晚年以“老遲”為落款的幾幅畫價值遠遠高於他早年的作品,但是這幅畫既是高析孟的真跡,那可謂是一顆滄海遺珠,頗為罕見了。

皇帝聽著小丫頭自信滿減滿地娓娓道來,臉上的笑意更濃了,覺得這丫頭真是好玩,這才十二三歲的人,還口口聲聲地說什麽“小時候”,什麽“粗通幾分”,一副老氣橫秋的樣子,果然還是小孩子!

加之今日微服私訪竟然偶然覓得一幅好畫,皇帝的心情更好了,覺得這也是一則佳話!

皇帝笑容滿面地收起了折扇,扇柄在掌心敲了敲,道:“這幅畫我要了!”

皇帝沒有問這幅畫的價錢,這皇帝要的東西,銀子自然是其次。

接下來也不用皇帝跟人討價還價,文永聚很自然地上前拉著掌櫃到一邊說話去了。

不一會兒,掌櫃就喜笑顏開地親自過來給皇帝取下那幅畫,又收到了一個畫筒裏,笑得眼睛都快眯成了一條線。

這果然是京中來的貴人啊,出手真是夠闊綽!

應了他們古玩行的一句俗話: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

掌櫃又殷勤地招呼皇帝一行人在鋪子裏看完了剩下的字畫,然後親自把人送出了鋪子,點頭哈腰,還熱情地給皇帝介紹了城裏不少名勝,比如雲門寺,比如羅平湖,比如附近有名的酒樓茶館等等。

從古玩鋪子出來後,皇帝一行人繼續往前閑逛,走了一條街後,文永聚指著前方的一家茶樓說道:“老爺,那不是方才程掌櫃說的風青茶樓嗎?老爺可要進去歇歇腳,喝口茶?”

既然恰好路過了這家茶樓,皇帝就應了,大步流星地朝那間風青茶樓走去。

茶樓裏十分熱鬧,從外面就能看到大堂裏坐得是滿滿當當,幾乎座無虛席。

“幾位客官裏面請。”小二熱情地上來迎客,“一樓大堂和二樓的雅座已經客滿了,不過二樓倚著扶欄還有兩張桌子……”

皇帝出來微服時,一向不拘小節,扇著扇子笑道:“小二哥,勞煩給我們帶路。”

皇帝進去喝茶,那些個喬裝的小內侍和錦衣衛就不便進去了,都守在了外頭,只有程訓離和文永聚跟了進去。

小二哥在前面領路,領著皇帝一昂人沿著樓梯往二樓去了,一樓大堂的說書人正好說完了一段,一句“且聽下回分解”引來一陣熱烈的掌聲,不少客人都給了多多少少的賞錢。

涵星朝下方說書人的方向望了一眼,有些失望地咕噥了一句:“這就說完了啊……”

那小二耳尖地聽到了涵星的嘀咕,連忙道:“這位姑娘,後面還有別的表演,您放心,肯定精彩。”

話語間,小二把他們引到了扶欄旁的兩張雕花紅漆大桌子前,用肩上掛的白巾給他們擦了擦桌子,又聽他們點了茶和點後,就匆匆地下樓去了。

樓下的大堂起了一陣騷動,大堂的中央走了說書先生,又來了一對父女。

父親看來三十余歲不到四十的樣子,頭發上已經夾雜不少銀絲,穿著一件普通的青色袍子,形容幹瘦,手裏抱著一把二胡;

女兒最多十六七歲,一頭烏黑濃密的的青絲梳著一個朝雲近香髻,頭上只戴了兩三朵青碧色的絹花,身上穿著一襲青碧色繡竹葉紋的襦裙,一身細膩的肌膚欺霜賽雪般的白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