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神算(第3/4頁)

若非是親眼目睹,誰又能相信這幅境界開闊、氣勢磅礴的畫作是出自一個嬌小天真的小姑娘手下!

若非是親眼目睹,誰又能相信端木緋在短短半盞茶的功夫間,寥寥數筆就把這幅山水畫改成了另一種迥然不同的意境!

看著眼前這幅畫,她們的腦海中不禁再次響起方才端木緋對章大夫人所畫的評價:“……只可惜,太過規整了一點,缺了點‘氣韻’。”

直到此刻,當她們親眼看到這幅畫前後的差別,這一瞬,她們才真正明白了何為畫之“氣韻”。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章大夫人率先出聲打破了廳堂中的寂靜:“工而有意,放而不亂,靜中有動。”

章大夫人看著端木緋的眸子裏贊賞之余,又多了幾抹感慨。

其實端木緋給予的那句評價,章大夫人也不是第一次聽到了,她的父親是大盛知名的書畫大師,也曾私下說過她這些年被庶務束縛,畫技雖然嫻熟,可是畫作裏卻少了年輕時的鋒芒,沒了氣韻。

父親在書畫上可謂天縱奇才,彼時,她聽了,只以為父親嚴苛,並沒有太放在心上,直到方才聽端木緋點評她的畫,才有所觸動。

這個小姑娘年紀小小,眼光卻銳利得很。

不止是眼光,而且畫技也不錯……

只是……

章大夫人目光有些復雜地看著端木緋,覺得這個小姑娘還真是古怪得很,方才她畫畫時,看似流暢,卻偶有一瞬的遲疑,故意改變了筆鋒,似乎別有顧忌,因此不敢盡情肆意。

若是讓她放開了去畫,也不知會畫出怎樣的驚世絕艷之作?!

“端木四姑娘,這幅字和這幅畫可否贈與我?”章大夫人笑著問道。

“榮幸之至。”端木緋自然是應下了。

章大夫人吩咐丫鬟收起了字畫,嘴角的那抹笑意更濃了。

這次來京城,能遇到這位端木四姑娘是她最大的意外與驚喜。

學琴棋書畫不難,難的是樣樣精通。

琴之一道,鐘鈺對端木緋的琴藝自嘆不如。

棋之一道,章大夫人也曾看過端木緋前年在西苑獵宮設下的那個殘局,和李妱一起品評過,聽聞遠空大師也親口贊過端木緋的棋藝。

書之一道,端木緋的簪花小楷既然已有筋骨,想來她的纂書、隸書、楷書也不錯。章大夫人原來沒多想,可是剛才看端木緋畫畫時有藏拙之意,想來這簪花小楷十有八九也不是她最最擅長的字。

還有這丹青之道,哪怕端木緋蓄意藏拙,她的畫技已經與自己不相上下,甚至於在意境上,這個年輕的小姑娘遠勝於自己。

到底要怎麽樣的人家才能養出這麽一位驚才絕艷的姑娘?!

章大夫人心中不禁有幾分唏噓與慨嘆,難免想起了另一個當得起“驚才絕艷”這四個字的名字——楚青辭,只可惜紅顏薄命。

四大世家百年來互有聯姻,到京後,章大夫人曾與夫婿一起去拜訪過宣國公府,見過楚老太爺夫婦……

章大夫人眉頭一動,突然問道:“端木四姑娘,你可曾見過宣國公府的楚大姑娘?”

端木緋怔了怔,搖了搖頭。

章大夫人繼續道:“前不久,我去宣國公府曾看了幾幅楚太姑娘的遺作,其中有一幅飛瀑圖,令我印象深刻,與你所繪迥然不同,卻各有意境。”

“可惜無緣得見。”端木緋惋惜地嘆道,她也是真的覺得惋惜,只有她自己知道,那幅飛瀑圖還沒有畫完,還差了最後一步,本來她是想畫完後送給祖父的,可是恐怕再沒這個機會了。

見章大夫人與端木緋似乎談得頗為投契,四周的其他姑娘又是一陣交頭接耳的竊竊私語,她們也都知道章大夫人和另外兩位大家鐘鈺、李妱有意開辦女學,皇後娘娘還下懿旨把國子監隔壁的蕙蘭苑撥給了她們使用,女學的事宜進行得井然有序,大家都在觀望著誰會是女學的第一批學子。

今日看來,章大夫人恐怕是會力薦端木四姑娘了。

端木緋被這些目光看得頸後的汗毛都豎了起來,心道:難道她真的是冰果子露吃多了才覺得寒氣森森的?!……唔,總覺得有什麽重要的事似乎被她忘記了。

既然忘記了,那應該代表這件事沒那麽重要吧?

她在心裏對自己說,這時,外面又傳來一陣清脆的笑語聲,四五個姑娘說笑著進來了,其中一個紫衣姑娘對著清瀾殿中的一個藍衣姑娘和一個翠衣姑娘喚道:“潘姐姐,呂妹妹,原來你們在這裏啊!讓我一陣好找,我們不是說好了要去泛舟嗎?”

紫衣姑娘身旁有一道眼熟的嬌小身形,著一襲著芙蓉色繡花襦裙,容貌娟秀,正是封從嫣。

那藍衣姑娘、翠衣姑娘以及其他五六位姑娘的臉上都露出幾分尷尬,她們確實與人約好了去泛舟,因為來得早了所以才特意來清瀾殿小坐,沒想到在這裏偶遇了章大夫人,一時激動,臨時想起讓章大夫人指點書法,就把與人約了黃昏泛舟的事忘得一幹二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