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眼光(第2/4頁)

皇帝怔了怔,臉上既無怒意,也無不悅,反而是若有所思。

皇帝立刻“明白”了岑隱的用意。

封炎和端木緋這門婚事的重要性,自己和阿隱都心知肚明,卻不能廣而宣之,因此自己不太方便親自下旨賞賜。朝堂皆知阿隱代表了自己,阿隱的這份賀禮自然而然地可以讓朝臣們看到自己對這樁婚事的態度,想來不會再有人如同賀家與賀氏那般不長眼睛地上躥下跳了。

“阿隱,這事辦得很好。”皇帝毫不吝嗇地贊道,心裏只覺得果然還是阿隱最知道自己的心意,事事急自己之所急,思慮周道。

“皇上過獎。”岑隱對著皇帝抱拳,似朱染的嘴唇微揚,接著道,“臣方才去時,聽端木首輔說儀式已成,一切都很順利。今天還是安平長公主殿下親自去端木家下的小定……”說著,他似乎有幾分感慨地嘆道,“真是可憐天下慈母心。”

窗外,春風習習,吹得岑隱頰畔的幾縷碎發隨風飛舞,發絲溫柔地撫上了他絕美的面頰,給他添了幾分不羈,斜飛的劍眉下,烏黑狹長的眸子裏寧靜無波。

皇帝似笑非笑地勾起了嘴角,眼裏盈滿了笑意。可不就是,安平再強悍再能幹,封炎也永遠是她的軟肋,她的弱點。

如今安平能退一步,以後就還能退無數步!

皇帝慢悠悠地捧起禦案上的青花瓷茶盅,心情又暢快了些許。

岑隱不動聲色地觀察著皇帝的表情變化,唇角翹得更高了,順勢又道:“臣這趟出去,總算是不負皇命,在長碧山腳一個叫南山鎮的小鎮裏找到了那支影衛。影衛這十數年來一直都隱居在那裏,臣如今已經收服了他們。他們都宣誓誓死效忠皇上,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皇帝聞言,眸子湛亮,喜形於色地撫掌道:“好!如此甚好!”事情交給阿隱辦,果然最是穩妥!

這時,岑隱站起身來,俯首從袖中取出了一塊金色的令牌,長翹濃密的睫毛半垂,眸中掠過一抹異芒,一閃而逝。

他若無其事地上前幾步,恭敬地把手裏的令牌呈給了皇帝道:“皇上,臣不負所托,物歸原主。”

皇帝隨手把玩著這塊令牌,揚起的嘴角就沒放下過,又道:“阿隱,就依朕之前所言,從今以後,影衛並入東廠,全權交給來把控!”

皇帝這段時日也仔細考慮過了許多遍,這支影衛在外頭十幾年,難免就“野”了,到底可不可用,也要再行觀察。交由岑隱來管,一來是影衛所行之事與東廠相近,二來也可以由岑隱就近監視調教,自己才能安枕無憂。

“是,皇上。”岑隱鄭重其事地對著皇帝作揖道。

皇帝朗聲大笑,覺得心頭的一樁心事至此才算是完全放下了。他又吩咐岑隱坐下,然後端起跟前的茶盅,喝了幾口熱茶。

皇帝就在幾步之外,可是岑隱卻完全不拘謹,好似在自己的書房般,悠然自在地也端起了茶盅,淺啜了一口後,贊了聲“好茶”。

皇帝立刻就吩咐一旁的內侍待會兒給岑隱送些龍井過去,那內侍急忙應聲。

禦書房裏,君臣和樂,自岑隱歸來後,皇帝的眉頭就沒皺起過,內侍的心是徹底定了:反正只要有督主在,什麽事都能解決。

外面的微風不止,五月下旬的風暖烘烘的,吹拂得庭院裏的幾棵水楊的枝葉搖曳不已,“簌簌”不止,草木特有的氣味隨風飄進禦書房裏。

皇帝看著窗外的那幾棵水楊,水楊又名蒲楊……皇帝眸光一閃,想起了什麽,再次開口道:“阿隱,蒲王半個月前駕崩的事,可聽說了?”

岑隱捧在半空中的茶盅停住了,又放下,搖了搖頭道:“皇上,臣才剛剛回京,還不曾聽聞。”他陰柔的聲音還是如平日般不疾不徐,臉上噙著一抹安撫人心的淺笑。

“朕打算派使臣前往蒲國吊唁,卻是不知該派誰為使臣好。”皇帝右手成拳,隨意地在禦案上敲了兩下,語氣中掩不住抱怨的意味,“早朝上百官都討論好幾天了,就這麽一件小事,他們就爭個沒完了,推來推去的!”

皇帝想起早朝上鬧哄哄的樣子,就是目光一沉,跟著又看向了不遠處的岑隱,問道:“阿隱,可有什麽想法?”

岑隱修長好看的手指在茶盅上微微摩挲了兩下,似有沉吟之色。

須臾,他才開口提議道:“皇上,不如讓封公子跑一趟,您覺得如何?”

封炎?!皇帝手一僵,手中的茶盅差點沒滑落,眸中露出一絲訝色。這是他和文武百官都不曾考慮過的人選。

皇帝猶豫了,薄唇抿成了一條直線,沒有表態,只是沉默地放下了茶盅。

岑隱也不著急,不緊不慢地接著道:“皇上,以臣之間,我大盛與蒲國只能和,決不能有任何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