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不甘(第4/5頁)

“是,皇上。”那個中年太監即刻俯首作揖領命,然後火急火燎地退下了。

禦書房裏服侍的小內侍眼明手快地開始收拾那一地的狼藉,又給皇帝上了茶,可是皇帝心神不寧,根本就食不知味。

一炷香後,簡王還沒來,京兆尹劉啟方就先來求見皇帝。

皇帝遲疑了一瞬,還是讓人把劉啟方給帶進來了。

進屋前,小內侍在外頭好心地提點了劉啟方一句,因此劉啟方這還沒說正事,心已經是七上八下的,直打鼓,覺得自己真是倒黴透頂,怎麽就選了這麽個時間來求見皇帝呢。

想著自己馬上要稟的事,皇帝恐怕是不會喜歡的,劉啟方就覺得心提到了嗓子眼,然而他現在也是騎虎難下、箭在弦上了,只好硬著頭皮稟了。

“參見皇上。”劉啟方先恭恭敬敬,不露聲色地給皇帝行了禮,“關於大平寺那僧人的命案,微臣已經有所發現。那個叫玄信的僧人是從戒台的西北角摔下來的,但是在戒台的東南角發現玄信的佛珠散亂在那裏,而且旁邊的樹枝上留下了被人推搡的痕跡,可能玄信與什麽人在那裏起過爭執……微臣基本上可以推斷,玄信之死應該不是自殺。”

皇帝眯了眯眼,倒也不意外,神色淡淡地隨口道:“接著說。”

劉啟方理了理思緒,繼續稟道:“那個叫玄信的僧人是京城附近一個小村子裏的人,七歲父母雙亡,被叔伯送入京中的普濟寺,這十年來都待在普濟寺中參研佛法。他自小性子溫和,這些年來都從沒跟人紅過臉。”

“一個月前,他在寺中留下一封書信,不告而別,只在信上說他自覺修行不夠,想雲遊四海,參悟佛法,自此下落不明……直到三月初六,他才去了那大平寺掛單。”

“根據大平寺的住持大師所言,玄信天資聰慧,飽覽群書,為人處世也通透得很,來大平寺不過短短幾日,寺中上下都對他印象極好……”

禦案後的皇帝皺眉看著劉啟方,覺得他今日說話實在是主次不分,說這麽多與案情無關的事,又有何用?!

劉啟方敏銳地感受到皇帝不悅的氣息,硬著頭皮接著道:“今日一早,普濟寺的一個僧人來衙門稟報,說……”

劉啟方咽了咽口水,有些猶豫地道:“說他正月裏其實曾在‘葫蘆巷’附近見過玄信,玄信平日子很少出寺,當時他還以為自己看錯了……”劉啟方說完後,幾乎不敢呼吸,冷汗涔涔落下,心裏哀嘆:這京兆尹實在是不好做啊!

禦書房裏登時一片死寂,空氣凝固。

皇帝的臉瞬間就蒙上了一層寒霜。

皇帝去歲賞了舞陽一棟宅子,卻不會特意去記那宅子到底在何處,可是,前些日子禦史連連彈劾了舞陽在葫蘆巷裏養和尚的事,“葫蘆巷”這三個字也就深刻地印在了皇帝的眼中。

和尚和葫蘆巷。

事情哪裏有這麽巧的!

難道說舞陽在宮外豢養的和尚就是玄信?!現在事發,舞陽就殺人滅口?!

想到這種可能性,皇帝的臉色愈發陰沉了,心也沉了下去,感覺自己好像從不曾認識過這個看著性子如驕陽的長女。

如果真的是如此,舞陽不僅是私德有虧,而且未免也心狠手辣了!

劉啟方等了好一會兒,見皇帝一直沒說話,就悄悄地擡頭察言觀色。

皇帝那陰郁的面色嚇得劉啟方又立刻地把頭低了下去。

禦史在朝堂上彈劾大公主舞陽的事鬧得沸沸揚揚,劉啟方自然也知道京裏的那些傳聞,卻壓根兒沒想到大平寺這樁普普通通的命案查到後面,竟然又扯上了大公主!

這案子的真兇到底是誰,已經昭然若揭,接下來該不該往下查呢?!

不查的話,此案還能以一樁“意外”蒙混過去;這要是再往下查,一旦人證物證俱,那皇家可就要成為整個京城茶余飯後非議的對象了!

可想而知,皇帝絕對不會願意看到這樣的事發生,那麽自己這京兆尹還不是要被皇帝遷怒!

哎——

上次是武寧侯誤殺親妹,這次是大公主謀殺情人,自己今年果然是流年不利吧?!

劉啟方獨自關在書房裏猶豫掙紮了大半天,還是進宮來求見皇帝。這案子到底要如何處理,還是要看皇帝的意思。

皇帝不語,劉啟方也不敢再說話,令他透不過氣來的沉默持續蔓延著,空氣越來越凝重……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就在劉啟方覺得自己快要虛脫的時候,一個小內侍挑簾進來了,稟道:“皇上,岑督主來了。”

皇帝面色微緩,急忙道:“讓阿隱進來吧。”

須臾,一身大紅麒麟袍的岑隱就箭步如飛地進來了,朝劉啟方的方向飛快地望了一眼,對著皇帝行禮道:“皇上,臣有要事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