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敬畏(第2/5頁)

禦書房裏再次陷入了死寂,程訓離急忙告退,以最快的速度召集了十幾名錦衣衛,從京城的南城門駛出,一路快馬加鞭,連夜趕路,終於在五十裏外趕上了投宿在驛站裏的李廷攸。

半夜時,大雪又紛紛揚揚地下了起來,眾人踏著風雪在天亮時趕回了京城。

新的一天在熱熱鬧鬧的爆竹聲開始了,除夕終於來臨了。

京城的街頭巷尾皆是大紅燈籠高高掛,與四周一片潔白的冰天雪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李廷攸在錦衣衛的護送下回到了祥雲巷的李宅。

程訓離辦完了差事就先回宮復命去了,可是他走了,卻留下了四個尾巴在李宅的門口。

李廷攸對此毫無異議,嘴角始終噙著一抹優雅得體的淺笑,宛若翩翩貴公子。

雖說皇帝是以要在宮宴上嘉獎他的名義把他叫回京裏的,可是都用上錦衣衛給他看門了,這架勢分明就透著幾分“軟禁”的意思。

李廷攸進了宅子後,悠閑地先洗漱了一番,又換了一身簇新的寶藍色錦袍,束上玄色嵌白玉鑲邊錦帶,少年公子信步閑庭之間,一派風度翩翩。

“大年三十,小弟也沒什麽好招待幾位大哥的,大夥兒喝點姜湯驅驅寒。”

李廷攸對著守門的幾個錦衣衛拱了拱手,他身後的小廝立刻打開了紅漆木食盒,給他們都一一奉上了一碗熱騰騰的紅棗桂圓姜湯。

這大冷天的,一碗姜湯便是雪中送炭,禮輕情意重,那幾個錦衣衛也沒客氣,喝起熱乎乎的姜湯來。

“李老弟,你真是太客氣了。”其中一個留著絡腮胡的男子對著李廷攸抱拳回禮,國字臉上有些不好意思。

這個絡腮胡是錦衣衛中一個小小的七品總旗。

李廷攸所屬的神樞營和錦衣衛都是禁軍,平日裏他們這些在軍中當差之人多少都有些往來,李廷攸又是一個長袖善舞之人,和不少人都處得不錯。

有道是“見面三分情”,大夥兒以前都是坐一起喝過酒、吃過肉的,曾經稱兄道弟的,此刻絡腮胡還真是有些板不起臉來。

對於李廷攸而言,他們願意收下姜湯,本身就是一個善意的信號。他嘴角的笑意又深了一分,體貼地說道:“林大哥,大家都是為皇上辦差……”

林總旗聽著甚為受用,笑呵呵地提點道:“總之,李老弟,咱們辦咱們的差,你過你的日子就是。”

其實,他們幾人也對這次的差事有些莫名其妙。

要說皇帝想封府嘛,也不會只留他們四個人;要說打算拿人吧,他們也沒接到旨意,甚至上頭也沒說不讓人進出宅子,他揣摩著這道命令的意思裏似乎是示警觀望大於懲戒。

李廷攸露出幾分心有戚戚焉的表情,與那林總旗感慨著辦差的各種不容易,說了一會兒話後,他就大大方方地帶著小廝出了門。

除夕的午後,京城大街更為熱鬧了,路上人來人往,這些路人的臉上皆是容光煥發,一個個步履輕盈,渾身洋溢著過年的喜悅。

街上的鋪子裏客來客往,不少人還在緊急地為晚上的年夜飯添補些什麽,那些掌櫃、夥計一個個笑得合不攏嘴,逢人都說著“發財”之類的喜慶話。

李廷攸出手闊綽,買起年貨來然不問價錢,沒一會兒,跟在他後頭的馬車就裝了大半車,消息傳得極快,他才走到昌興街的中段,這後頭大半條街的鋪子都知道街上來了一個財神爺,得好好招呼著。

“這位公子請,不知公子想看些什麽?我們繡芳齋可是有口皆碑的,屏風、荷包、帕子、扇套、抹額……應有盡有。”繡莊的夥計熱情地招呼著李廷攸,恨不得一口氣把繡莊裏的東西都告訴了這財神爺。

鋪子裏還有兩個姑娘在,正對著一個小小的紫檀木插屏品頭論足。

聽到有人進來了,兩個姑娘聞聲望去,其中一人不禁愣住了,喚道:“攸表哥!”

端木紜難掩驚訝地看著李廷攸,原來剛剛別人說的“財神爺”是他啊。可是李廷攸不是前日就啟程回閩州了嗎?怎麽還在京城?!

端木緋歪著腦袋,淺淺笑著,沖他調皮地眨了眨眼,仿佛在說,我都等你很久了。

“紜表妹,緋表妹。”李廷攸大步上前,優雅地與二人見禮。

他顯然看出端木紜的疑惑,笑吟吟地解釋道:“皇上召我參加新春宮宴,我就回來了。”

繡莊的夥計是一個三十余歲的婦人,見這位客人是兩位主家的親戚,笑著道:“原來是表公子啊,三位慢慢說,小的先去招呼客人。”

夥計識趣地退下了,又跑去鋪子口招攬客人。

李廷攸含笑打量著這小小的鋪子,問道:“紜表妹,緋表妹,這是你們開的繡鋪?”

端木紜應了一聲,嘴角微微翹了起來,頗為自豪地含笑道:“攸表哥,你別看我們這繡芳齋小,麻雀雖小五臟俱。表哥,我和蓁蓁帶你四下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