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督主(第3/5頁)

這時,下方的大堂又是一道激動高亢的男音伴隨著撫掌聲傳來。

“成兄說的不錯!我們讀書考取功名就是想為國為民出一份力,”灰衣學子重重地擊掌兩下,說著,諷刺的目光看向了那靛色衣袍的公子,義正言辭地斥道,“像兄台你這般瞻前顧後、畏首畏尾之人,就算是入朝為官,也不過是再多一個趨炎附勢之人罷了!”

“成兄,劉兄,有道是,道不同不相為謀,我們與這等人還是少說為妙。”那青衣學子也是朗聲附和道。

這番話說得就有些誅心了,那著靛色錦袍的公子臉上一陣青一陣白,眼角不由瞥向岑隱的方向,遲疑著他是該坐下,還是趁機甩袖走人的好……

“敢問宦臣如何把持朝政?”,一道清雅溫和的男音倏然響起。

那聲音仿如山澗清澈的溪流淌過,不疾不徐,從容淡定。

眾人的目光再次齊刷刷地看向了溫無宸,而他正擡眼看著那慷慨激昂的灰衣學子,眼神清亮。

那灰衣學子立刻就答道:“比如那司禮監秉筆太監岑隱,所有上達天聽的奏章皆要經他之手,他甚至還替皇上批閱奏章,這難道還不是把持朝政?!”他的語氣義憤填膺,咄咄逼人。

與他四目相對的溫無宸還是那般平靜,如那皓月當空,笑容清淺似水。

他抿了口茶,方才緩緩道:“今上在位十四年,每年從各地送往京城的奏章不知凡幾,這些奏章先由眾位內閣大臣批閱,秉筆太監的職責便是按照眾位內閣大臣票擬的結果替皇上朱筆批紅,其中的國政要事則由皇上親自禦批。這十幾年來,經朱筆批紅的奏章至少超過四萬件。”

溫無宸從頭到尾語氣淡淡,似乎只是在陳述某個事實,然而那語外之音卻仿佛在說,這位兄台莫非以為那些內閣大臣會放任秉筆太監在奏章上隨意胡為不成?

灰衣學子一時語結,他不過是一介寒門學子,對於那些朝堂之事,所知泛泛。

“無宸公子所言正是。”又一個三十來歲、著柳黃色錦袍的男子站起身來笑著,試圖轉移話題,“大家來自大盛各方,今日難得相聚一堂,就由在下來請各位喝一杯水酒。”男子故作從容,卻完不敢看向岑隱的方向,只想輕描淡寫地趕緊帶過這個話題。

可是,那幾個學子正義憤著,根本就不給面子。

“水酒就不必了。兄台也說了,這難得的機會相聚一堂,鄙人只想求教無宸公子,”成姓藍衣學子嘲諷地擡眼看著溫無宸挑釁道,“不知道公子對那東廠又有何看法?……誰人不知東廠驕橫跋扈,肆意拿人,根本視官府為無物!”

溫無宸與他四目相對,仍是神色淡淡,道:“東廠,即東緝事廠,乃太祖皇帝所設,其職責為訪謀逆妖言大奸惡等等,與錦衣衛均權勢,彼此制衡。偵緝、拿人本就是太祖皇帝創立東廠之用意……”

“溫無宸,你不過是借著太祖皇帝來當擋箭牌罷了!”那成姓藍衣學子憤然地打斷了溫無宸,擡手指著他的鼻子,“東廠囂張跋扈,人人皆知,沒想到你堂堂公子無宸不過沽名釣譽,也是那種畏懼強權、阿諛奉承之人!”

溫無宸看著那成姓學子,還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笑而不語。

“啪啪啪……”

一陣擊掌聲驟然響起,聲音不大,但在這寂靜的狀元樓裏卻分外響亮。

眾人起初還以為又是哪個書生意氣的學子,卻不想擊掌的竟然是不久前剛進門的那個絕色青年,不少知其身份之人暗道不妙。

“我才知道原來我東廠行事如此囂張跋扈,倒是我督導不利。”岑隱陰柔的聲音不緊不慢,如道家常般,不見一絲怒意,卻聽得不少人心裏涼嗖嗖的,仿佛心口驟然出現幾個大窟窿,寒風呼呼穿過。

本來岑隱便服出行,在場某些人即便是認識他,也只得假作不識,可是現在岑隱幾乎是自報身份,他們也不好再視而不見,包括那靛袍公子在內的十來人都三三兩兩地站起身來,對著岑隱作揖道:“見過督主。”

在京中,會被稱為“督主”的也就兩人,眼前這個青年不過是弱冠年華,又把東廠掛在嘴邊,自然就是岑隱了。

其他人都嚇蒙了,特別是那些剛剛還慷慨激揚、忠君為國的幾個學子們,他們是對如今的朝政頗為不滿,恨不得掃奸佞清聖聽,一展抱負,卻也沒打算把命丟在這裏。

十年寒窗苦,也就是為了“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四周再次陷入一片死寂,空氣凝固,沒有人敢再出聲,那幾個學子更是臉色慘白,真怕下一瞬那些如狼似虎的廠衛們就蜂擁而入,把他們一一拿下。

岑隱環視眾人,淡然一笑,漫不經心撣了撣衣袖,說道:“今日這辯會也頗有幾分意思,不過,這朝堂也好,民間也罷,都要講究個各司其職,方能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