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得銀票(第2/2頁)

對於她的說法,眾人更是沒有意見的。

再說桂花嬸說的絕對是真的,在國公府官大一級壓死人。

要是遇到一個貪財的主管,就是把賞銀都收了,也沒處說理去。

要不然就不會有很多小丫鬟,月例都要被剝削了。

國公府的水深著呢,可不是安逸的桃園世界。

桂花嬸直接伸手拿了那塊玉佩。

春暖在心裏點頭,如果她是桂花嬸,她也會拿玉佩的,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

這玉佩即使拿出去當了,也不止十兩銀子。

秦嬸子直接奔那金子去了,一兩金子可換銀十兩。

這金子可不大,也就一兩左右吧。

當然春暖沒上手,她也說不準。

現在桌子上最大的面額就是十兩銀票了,她也就不用選擇了,直接拿了。

桂花嬸扭頭看了下桌子上剩下的銀子,“春暖,都說你會算賬。今個我考你一道題。”

春暖很有興趣,不過也不懼,“請出題。”

熙朝的算數,她還真不怕。

“在制作的時候,我調色做餡,占兩層,本身再占半層,老秦做面食手藝好,占兩層,你和香環打下手,各占一層。”桂花嬸轉頭看向桌子上剩下的銀子,“你說這銀子怎麽分?”

秦嬸子和香環已經在掰手指頭了。

春暖摸著下巴思考,題目不難。

桌子上共有銀錢十二兩,桂花嬸是2.5,秦嬸子是2,她和香環姐都是1。

問她們各應得銀錢多少?

這不就是小學應用題嘛。

就是算數不太整,不能整除。

那就大約數好了,不用那麽準確。

“桂花嬸,幸不辱命,我算出來了。桌上銀子為十二兩可對。”溫暖看到眾人點頭了,繼續往下說,“您應該得4.6兩,秦嬸子是3.7兩,我和香環姐是1.85兩,正好十二兩。”

秦嬸子一聽這數,“你等等,我再算算,怎麽算出來的這是。”

桂花嬸雖然滿面笑容,心裏也在算,不過她聰明一些,用春暖給的答案算,她也只會算兩樣,一是把它們都相加,看是不是十二兩,再一個,老秦的3.7是不是比春暖的1.85多一層。

後面那個還好算,前頭她還得掰掰手指頭。

咳咳…好像差不離,就這樣吧,“春暖算的對,那我把數字記下,我先把整的給了,回頭換了零碎銀子再將剩下的給你們,你們一人再挑個荷包吧。”

桂花嬸扔給秦嬸子三兩,給香環和春暖各一兩,剩下的她收了起來。

秦嬸子也不算了,得了銀子立馬又起身挑了個荷包,春暖和香環也各拿了個。

春暖也不懂材質,她就看哪個順眼好看就拿了。

她拿到荷包好像略小點,但是上面好像有暗紋。

春暖性格裏有些悶騷的,她喜歡低調的奢華這種調調。

桂花嬸讓她們去放銀子,畢竟那麽多銀子放在身上不安全,“允許你們回去一趟,老秦你路程遠,可快點,別耽誤做晚飯,咱們得蒸包子、花卷呢。”還好之前她們就把面發上了,應該不耽誤做。

秦嬸子、春暖她們就要起身了,桂花嬸又說了句,“回去都給我想想,這彩面還能做什麽。”

春暖幾人帶著銀子和思考走的。

這常見的面食,也無非是饅頭、包子、面條、水餃、面餅、花卷幾樣。

還能做出花來。

不對,這句話說的不對,花是可以做出來,但是這不和人家袁師傅學了麽。

桂花嬸在主要面食上下功夫,不就是想和袁師傅捏小動物、小花區分開麽。

其實也不是沒有好辦法,她曾經看過現場制糖,就是把各種糖漿染上色,藍色的,黑色的,紅色的,然後開拉開揉,揉成長條,再把其中一個擀成扁扁的糖皮,把其他的幾種不同顏色的長條糖漿包裹進去,也不知道人家是怎麽操作的,橫切面就是個栩栩如生的小熊貓。

然後用切刀開切,每塊圓糖的圖案都是小熊貓。

可愛的不行,惹得很多人爭先購買。

基本上一做完,就被買光了。

還有很多人駐足觀看,拍成視頻,發到網絡上去。

但是讓她做的話,她肯定是做不出來的,人家估計也是實驗了不知道多少次才成功的。

春暖相信,糖漿條可以做圖案,彩面條也是可以的。

但是她要怎麽說,即使說出來了,她們就能做出來麽。

她保持懷疑,而且她們的彩面顏色還是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