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雙更合一

李存勖聽馮道說德勝渡口之間的浮橋一直修不好,是因為缺建材,忙讓他爹另一個養子李存進去看看。

李存進帶兵跑去一看,好麽,這還真是缺建材。

眾所周知,之前李存審為了建德勝雙城和浮橋,那可是下了大功夫,更是保質保量,光那浮橋,就是用了碗口粗的鐵索,弄得賀瑰想燒都燒不了,最後弄了碉堡戰船,才截斷。

而李存審如今想修復,自然還得重新弄個鐵索,可光著一個鐵索,要讓旁邊城池的鐵匠打,沒好幾個月都打不出來。

李存進得知這個情況後,頓時著急,王爺都要帶大軍和王瓚幹仗了,浮橋卻還沒修好,這像什麽話。

李存進不愧是被李克用收為養子的人,親自考察了一番後,決定改變修浮橋的策略,不用鐵索,用麻繩。

李存審修浮橋用鐵索,不是為了萬古千秋,而是怕被敵軍火攻,可如今梁軍也在不遠處建了一個浮橋,卻是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畢竟一旦用火攻,兩個浮橋離得這麽進,肯定一起著了,梁軍只要不腦子有病,就不敢用火攻。

於是,李存進帶著手下的兵,就地取材,用蘆葦編繩,用樹林伐木頭,很快,德勝南北兩城之間的浮橋修好了。

聽得浮橋修好,李存勖立刻帶大軍來了。

李存勖帶大軍來了後,就和王瓚幹起仗來,只是這仗,打的有些憋屈。

按李存勖的想法,兩方把大軍拉到野外,直接硬剛一仗,一仗定勝負,這是最好,可李存勖這麽想,王瓚可不這麽想,王瓚雖然有點紙上談兵,有點膽小,可他不傻,而且還很有自知之明,晉軍最大的優勢是什麽,鐵騎!鐵騎在打仗中最大的優勢是什麽,野戰!

也就是只要打野戰,李存勖是無敵的存在!

他腦抽了,才和李存勖在平原上玩野戰。

身為將二代,王瓚雖然經驗欠佳,可常識必備!

所以從李存勖的大軍來,王瓚就堅決執行一個政策,堅守不出,派小股騎兵去騷擾李存勖大軍。

李存勖大軍一出,他就跑,李存勖大軍一回去,他就再去騷擾。

敵進我退,敵退我追,敵駐我擾,敵疲我打,這一招,不僅周德威、李存勖會,王瓚也照葫蘆畫瓢,玩的很遛。

不過這招雖好,可也得看對象,晉軍玩的好,那是因為有天下第一的騎兵,馬好,跑得快。

晉軍的馬,那是李存勖的太太爺爺,拿兩萬族人的命換回來,昔日沙陀族本是西突厥的一支,世代生活在西北河套一帶,後來吐蕃勢大,沙陀族被吞並,就成了吐蕃的一支,可誰想到,吐蕃卻覺得沙陀並非自己族人,所以吐蕃每次打仗,都讓沙陀族打頭陣,幾仗下去,吐蕃是大獲全勝,可沙陀,卻幾乎要被滅族,在情況下,身為沙陀族族長的朱邪盡忠(李存勖太太爺爺)和長子朱邪執宜知道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於是狠下心來決定帶全族剩下的三萬老少逃跑,在逃跑途中,因為吐蕃憤怒沙陀的背叛,派重兵追殺,沙陀族且戰且逃,三萬老少,最後只有不到一萬人活著跑到了山西,而逃到山西的沙陀人,窮得只剩下一物,那就是身下的馬。當時河東節度使正好打仗,缺騎兵,就稟明皇帝,出錢征召了其中一千二的精銳,組成了沙陀軍。一窮二白的沙陀族這才靠著給唐朝打工活下去,後來朱邪執宜因替大唐征戰有功,升為刺史,再後來其子朱邪赤心因戰功被李唐皇帝賜姓李,改名李國昌,再再後來李國昌子李克用因攻打黃巢軍,成為晉王。

晉軍的馬,就是當初從萬裏逃亡中活下來馬的後代,而梁軍的馬,卻是朱溫花大價錢從西域淘換回來的,孰輕孰重,不用比都知道。

所以當李存勖一看王瓚玩這套,直接把自己的輕騎派出,然後,王瓚的騎兵就如同肉包子打狗,有來無回了。

王瓚見派出的騎兵被收拾,知道玩騎兵肯定不行了,於是立刻改變策略,玩水戰。

打仗就要揚長避短,王瓚自己雖然沒長處,可也知道找晉軍短處,晉軍都是北方人,不善水。

梁軍在黃河南岸,晉軍在黃河北岸,中間兩座浮橋,王瓚就弄了不少小船,每每去北岸騷擾晉軍,晉軍一出來,梁軍就駕船逃跑,晉軍都是旱鴨子,只能瞪眼。

弄了兩次,晉軍吃了不小的虧,李存勖直接惱了,不就玩水戰麽,誰怕誰,李存勖立刻造了幾十只小船,選了會水的晉軍,和梁軍在黃河裏幹起來。

於是,兩方上百艘船,幾千人,天天在水裏幹仗,三個月的時間,居然打了上百場。(一天一場,定點定時開始)

戰況之激烈,兩方軍士都站在河邊齊齊喝彩。

一直打到快過年,李存勖突然醒悟過來。

丫的,他腦子進水了,天天在這陪王瓚玩過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