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德勝之戰(一更)(第2/3頁)

李存勖把急報整個看完,放下,“朱友貞又重新啟用了賀瑰,並且調集大軍給他,看來這次是鐵了心要毀掉德勝浮橋渡口。”

“四個月,也夠賀老將軍解釋清楚了,不過梁朝皇帝能如此不計前嫌,看來存審老將軍那只怕不妙。”

李存勖豁然起身,“你去通知各位將軍,我去換身衣裳,半個時辰後,校武場議事。”

“是,”馮道起身,匆匆朝外走去。

*

馮文沒想到自己才來晉陽沒兩個月,他堂叔就因為要跟著晉王上戰場,不得不再把他們送回老家。

馮文一邊暗暗吐槽梁軍來的不是時候,一邊幫他嬸娘收拾東西。

拜他堂叔成了晉王掌書記,這次他們來,晉王一眾女眷送了不少東西,他嬸娘這段時間用了不少,剩下的本著不浪費的原則,他們就帶回去。

除了這些,還有他叔父送他和堂弟的書,也得一塊拉回去。

大大小小收拾起來,來的時候兩輛馬車,回去的時候,就變成了四輛馬車。

除了東西,他嬸娘還帶了個意外之喜,那就是肚子裏多了個包子。

所以這次他嬸娘雖然對馬上離開有些不舍,卻也並沒有太過難受。

畢竟,很快就要多個孩子,她也沒空顧念堂叔了。

四月末,孫茹帶著兩個孩子,離開晉陽,回瀛洲老家了。

**

德勝之戰果然像李存勖想的一樣,來的又快又急,李存勖剛把大軍整起來,駐守濮陽的李存審老將軍八百裏加急就火燒屁股的來了。

德勝南岸築城面臨失守!

原來賀瑰帶著大軍來到德勝後,發現德勝渡口兩岸居然被李存審建了兩座新城,中間連了浮橋,還有重兵把守,頓時大驚,知道這下不好打了,就先派一支騎兵去試探了一下。

結果這支騎兵剛到德勝渡口南城,就被南城的守將發現了,然後南城守將一邊死守城池,一把放出信號,黃河北岸駐紮的晉軍一見,立刻進入北城,從北城通過浮橋,進入南城,和南城守軍一起抵擋外敵。

賀瑰立刻悟了,這兩城用浮橋一連,打一個就相當於打兩個,因為另一邊會源源不斷的派援軍來。

不過賀瑰自持帶的軍多,倒也沒太在乎,你不是來救援麽,我帶的大軍比你北城南城守兵都多,一起滅了不就行了。

於是不管北城援軍,直接猛攻南城。

只是賀瑰想的雖好,可晉軍的援軍可不只是北城守軍,黃河以北,大部分還是晉軍的地盤,怎麽可能不來救,而最近的,就是李嗣源的兵馬,李嗣源見兄弟李存審戰事吃緊,立刻帶兵來援。

於是,賀瑰就發現德勝南城的兵馬越來越多。

不行,這樣打下去就沒完了,必須阻止援軍到來。

而要想阻止援軍,那就得斬斷黃河上這座浮橋。

賀瑰心中一動,偷偷派了一隊人馬,帶上火種,打算去火燒浮橋。

可賀瑰想的雖好,李存審卻技高一籌,李存審當初建浮橋時,就想到火燒浮橋這一弱點,所以在建浮橋時,李存審沒用繩,也沒用木頭,直接用了粗粗的鐵鎖,刀砍不斷,火燒不斷,然後才在上面鋪了木板,賀瑰的人哪怕把木板燒了,等到渡河時,晉軍一人背一張木板,往上一鋪,照樣過橋。

第一回合,賀瑰對李存審,賀瑰棋差一招。

可李存審是建造高手,同為名將,賀瑰也不差,賀瑰當即偷偷派人到上遊,造了十多艘戰船,外罩牛皮,上設短墻,橫列在黃河上面,然後上陳精兵,直接把戰船開到浮橋下,截斷了浮橋。

截斷浮橋後,戰船直接停在黃河中間,徹底阻斷南北城,賀瑰開始猛攻南城。

這下輪到李存審急了,浮橋被斷,用小船派援軍又會被戰船上的精兵用弓箭截殺,根本過不去,黃河南岸的南城成了孤城,這樣下去豈能撐得住。

李存審開始想辦法破壞戰船,恢復浮橋。

而最實用的,就是用火燒。

李存審當即派人帶火種去燒船,可等到派去的人偷偷靠近戰船,才發現,整個戰船外面都被牛皮包著,壓根點不著。

第二回合,李存審對賀瑰,李存審棋差一招!

李存審見毀不掉戰船,南城又戰事吃緊,只好派人強攻戰船,可戰船在黃河中央,李存審手下的都是北方兵,本就不善水戰,所以幾天下來,都被戰船上的梁軍打了下來。

李存審無計,只好抓緊向李存勖求援。

就在賀瑰即將攻下德勝南城時,李存勖帶著大軍,終於風風火火的到了德勝。

只是在看到浮橋下那如碉堡一般的戰船時,李存勖也傻眼了。

不過好在李存勖到底腦子轉得快,自己想不出計策,當即下令把自己所帶的金銀錢帛倒大軍前,堆成一堆,並揚言,誰想出辦法,這堆錢就歸誰。